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8463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滑轮》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滁州市中小学实验说课大赛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滑轮天长市千秋小学施晓斐科学实验课滑轮说课稿天长市千秋小学施晓斐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大象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小机械师第3课。教材特点:本单元侧重培养的科学探究要素是“作出假设”,其5-6年级的学段目标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滑轮属于技术工程领域当中的简单机械。新课标提出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知道常见的简单机械,并且会使用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验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知道滑轮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滑轮的类型。2 .探究实践:能提出

2、关于滑轮作用的问题并作出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得出结论。3 .责任态度: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新成集体的观点。实验重难点:1 .实验重点:认识滑轮的作用及省力不省力原理。2 .实验难点:使用滑轮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二、实验器材定滑轮、动滑轮、自制定滑轮、自制动滑轮、自制支架、钩码。三、实验改进与创新L在自主学习定滑轮与动滑轮以后,课本上原来设计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这一环节,但是我认为同学们关于滑轮的知识积累还不充分,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假设,并且能够说出假设的依据。”因此我设

3、计了“找一找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支点、动力点、阻力点”这一教学环节。并且通过自制教具,把滑轮与上一节课学过的杠杆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同学们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 .为了体现分层教育,我对实验记录单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增加了“定滑轮和动滑轮支点到动力点与支点到阻力点距离比较”的这个二阶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了扩展和延伸,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在“我的发现”这一环节,把课本上原来的文字叙述改为了PPT图片展示。定滑轮是不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至于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一目了然,非常直观,便于同学们理解和记忆。3 .基于对实验器材的改造,在支架上贴上了标尺。我又增加

4、了一个创新实验。探究“滑轮使物体升高的高度与拉力端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这一实验,通过分类、对比等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滑轮工作的原理。四、实验教学过程L复习旧课,导入新知注重课本相关知识连续性。创设情境,帆船准备起航,但是船帆却不能升起。引导学生利用手头现有的材料组装成简单的机械,已达到使船帆升起的目的。但是刚才的设计对于部分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升国旗的事例进行提示。为什么向下拉绳子,国旗却往上升呢?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为了便于观察,我特意自制了教具,把旗杆按比例进行了缩小。又把旗杆上的滑轮进行了一定比例的放大。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下升国旗的操作。使同学们比较容易的

5、发现滑轮的构造及特点。这时候同学们知道了。国旗之所以往上升是因为有滑轮的存在。4 .自主学习,知识积累认识滑轮的结构:滑轮是有带凹槽的轮子和轴两部分组成。轮子绕轴转动。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我国最早的滑轮始于战国时期。在作战器械,井中提水等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展示了这么多的滑轮,其实滑轮是存在兄弟俩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升旗杆上的滑轮。他是固定在这里不动的,我们就把它定为定滑轮。而像这个滑轮,它会随着物体的上升一同上升。我们就把它定为动滑轮。在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后,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不同点。课本教材在这里提出问题与并做出假设,但是个人理解在这里其实滑轮在相关知识了

6、解在并不深刻,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因此我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为接下来的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找一找滑轮的支点、动力点、阻力点:展示迷你旗杆上的定滑轮,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定滑轮。我们把它这两段去掉以后,它就是我们上一课所学的杠杆。把两个钩码挂上去。发现它是一个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为什么呢?因为中心支点到两端的距离是相等的。而课本上是没有这样的介绍的。研究完定滑轮,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动滑轮。动滑轮又是什么样的原理呢?下面请看PPT。如果我们把动滑轮的某部分去掉。就会发现他也变成了一个杠杆,下面我们用实物来展示。我们看到的这个动滑轮其实就是由无

7、数根杠杆所组成的。再引导学生发现支点、阻力点、动力点。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是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把轮画回去,很明显动滑轮它是一个省力杠杆。这就是用前面的知识。解决了滑轮省力或不省力的理论依据。5 .亲身经历,体验探究同学们认识滑轮的理论依据,这时候已经达到了顶峰。接下来放手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滑轮的特点,除了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提起重物所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外,还增加了“定滑轮与动滑轮支点到动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比较”这一探究内容,同时还添加了一个创新实验”探究滑轮使物体升高的高度与拉力端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经过以上两个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形成探究步骤。从多角度去发现滑轮工作的

8、原理。6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有了哪些收获,联系生产生活中的滑轮的应用,使同学们了解到机械带给人类的诸多方便。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五.对于本课的反思与评价1 .这节课原本教材设计时单一的从滑轮入手,没有体现相关知识的连续性,使同学们在理解滑轮工作原理有一定的难度。我设计增加了“找一找定滑轮与动滑轮的支点、动力点、阻力点”这一教学环节。并且通过自制教具,把滑轮与上一节课学过的杠杆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同学们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 .原本教材探究内容比较单薄,没有体现分层教育。我对实验记录单进行了求真尚美志右千秋一定的修改。增加了“定滑轮和动滑轮支点到动力点与支点到阻力点距离比较”的这个二阶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进行了扩展和延伸,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在“我的发现”这一环节,把课本上原来的文字叙述并不方便同学们理解与记忆。因此我改为了PPT图片展示。定滑轮是不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至于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一目了然,非常直观,便于同学们理解和记忆。3 .为了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滑轮工作的原理和特点。基于对实验器材的改造,我又增加了一个创新实验。探究“滑轮使物体升高的高度与拉力端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这一实验,通过分类、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工作的原理与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