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894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来体会和理解李清照诗歌的情感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2、体验到这首词的意境3、词的技巧分析4、提高朗诵能力教学难点1、把握诗词情感2、提高朗诵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李清照生平及其创作的资料,丰富学生对词人的认识。一、诗画导入(展示图片)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师生齐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十六岁的少女,

2、花一样的年华,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这就是所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啊。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她的另一首如梦令,在这首词里,李清照却忧伤了,我们来看看她为什么而忧伤呢?二、研习新课(一)一读新课,初步理解展示幻灯片1、听名家朗读示范。2、词人在为什么而忧伤呢?明确:惜花伤春3、用现代文翻译这首词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二)深入研习,分组讨论:5分钟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一个形象?表达了怎样

3、的思想感情?刻画了一个爱花、惜花的年轻女子形象。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表达了主人公伤春、惜春,实则是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之情。2 .尽管饮酒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是什么?院中的海棠经过一夜的狂风骤雨,现在怎么样了。3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试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4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

4、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却道”有丰富的内涵,请同学们说说看。(1)从侍女的角度: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漠不关心。(2)从词人的角度: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5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又有对卷帘人冷漠态度的嗔怪,(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Y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

5、是!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怎么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6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些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拟人。“绿肥红瘦”中的“肥”“瘦”用比拟写雨后海棠花的叶和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叶繁茂,红花萎谢。(2)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红”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叶和花,十分贴切。(插入和比喻的区别,相似性,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相关性,小红帽,红领巾)(3)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天成,

6、奇妙无比。(4)反复。“知否,知否”含有对卷帘人冷漠态度的嗔怪,又有爱花惜花的急切心情。(5)比喻。(以花自喻,青春易逝)(6)对比。“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运用拟人的收法作出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三)学生朗读,注意节奏、情感。教师点评从第一首如梦令到第二首如梦令,快乐的少女有了对青春易逝的伤感,但这种伤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伤感。三、诗词拓展,了解李清照(一)前期的李清照1、整合课前收集的有关李清照的资料。提问学生关于李清

7、照在靖康之难,南渡之前的经历和代表作。明确:李清照生于一个宦官人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文学家,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师状元孙女,擅文学。她既能享受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样的出身,对那个时代的女子是多么可贵。十八岁,和太学士赵明诚结婚,他们俩的结合应该说是门当户对,琴瑟和鸣。新婚后的李清照是幸福的,他和赵明诚两人既是文学知己,更有事业上的相投一一金石研究,新婚燕尔,诗词琴棋,妇唱夫随。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代表作一剪梅点绛唇如梦令醉花阴等。赏析一剪梅中的情感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

8、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欣赏流行歌曲一剪梅这首词表达什么情感?哪里看出?明确:相思之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挥之不去,召之即来)(3)同学有感情朗读一剪梅教师点评这是李清照写给新婚不久负笈远游的赵明诚的。字里行间情深意浓,读来让人心醉,使人觉得牵挂和被牵挂都是一种幸福。(二)后期的李清照可是幸福总是那么短暂,老天也许都在妒忌李清照的幸福吧。他们所处的大宋朝经历了“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华之后,赵宋王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为屈辱的一页。1、李清照又经历了什么?明确:公元1127年,北方女

9、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最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但依宋朝法律

10、,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即使印证丈夫有罪,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驰伶”之人为伴。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今天男女之间分离结合是合法合情的平常事,但在宋代,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读书女人的再婚又离婚就要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歧视。在当时和事后的许多记载李清照的史书中都是一面肯定她的才华,同时又无不以“不终晚节”、“无节操”、“晚节流荡无归”记之。可见我们的女诗人当时是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目睹了国破家亡

11、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婵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一生没有子女,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代表作有声声慢武陵春忆秦娥等。2、赏析声声慢中的情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12、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了解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我们也就理解了李清照的这万古愁心:(板书:愁)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孤独之病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2)同学朗读声声慢感受那种柔肠百结,凄清孤寂的脉脉情怀。教师点评(强调“愁”字读法)凄凉的晚景,国破家亡的惨痛,那种千愁万绪、凄苦无告,真是无从说起。师生齐读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小结两首如梦令和一剪梅声声

13、慢这四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她渐深的哀愁。四、探讨婉约词风格这四首词在风格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是婉约词。试说说婉约词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大胆发言,凡是能挨边的说法都予以肯定,然后由教师小结)明确: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题材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五、创新思维练习:发散联想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没有不同于婉约词风的文学作品呢?若有,试举例。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师:听听看这气势,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弱女子所写,这是一般的七尺男儿都没有的气魄。这就是李清照,她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须眉之刚毅。

14、她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如果说武则天是女人在政界的一个传奇,那么李清照就是女人在文学上的一个传奇。李清照是不幸的,不过,或许又是幸运的,最起码她拥有过幸福,得到过别的女子一生从未得到的许多。可能若不是上天造弄,她的才华也只会禁锢在青涩的层面,达不到而今我们眼中一篇篇情感错杂、含义丰富的难得境界。所以,往往历史造就的或许就是最好的太吉果。面对如此才情的女神,你不想对她说些什么来表达下自己的感想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六、总结最后让我们以赞美李清照的一副对联来结束这节课:(生齐读)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七、板书设计如梦令李清照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