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及文件精神,按照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接续推动我街道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街道上下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扶贫精准化战略行动,18个村(社区)全部出列,1976户849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366户1685人易地扶贫搬迁。全街道贫困人口收
2、入大幅度提高,“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3+1”保障突出问题彻底消除,贫困地区发展动力活力极大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精气神极大提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极大巩固。我街道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最根本是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虽然我街道消除了绝对贫因,但是脱贫地区发展的基础仍然不牢,扶贫产业刚刚起步,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全街道脱贫户劳动力有2473人在外务工,占比达29.12,稳岗就业压力大;1685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后续扶持;边缘易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190人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做好巩固
3、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关系到新时代街道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关系到与全国同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各股室部门、各村(社区)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主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县委八届九
4、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坚持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统揽全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保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保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街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
5、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街道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到2035年,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三、工作措施(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
6、机制L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村、脱贫户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防止贫困反弹。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衔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工作要求,立足实际延续、优化、调整本领域配套政策,持续在摘帽不摘政策上下功夫,其中兜底救助类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确保精准兜底。同时,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对产业发展效果明显的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继续实施,过渡期内延续脱贫攻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按照省
7、、市、县制定的调度指标,每季度对县直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四个不摘”落实情况进行调度。2.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监测研判,定期开展摸排。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排查检查。重点围绕收入低于6000元、“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出现短板对象,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监测,通过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多渠道形成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持续强化贵州扶贫云系统运用,合理有效利用大数据结果。各行业部门做好统筹跟踪,及时动态提供预警线索,强化线上防贫监测平台
8、信息数据更新录入,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实行动态清零。强化数据统计分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指标,并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反馈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库,继续发挥信息系统数据统计监测分析作用。探索建立防贫保险机制。3,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持续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引导所有初中毕业生全部就读高中、中职或技工院校。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基本医疗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三重医疗保障”有
9、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居住养老院等多种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大力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升级改造,尽力推进镇村供水一体化。进一步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保持维修养护资金投入,完善合理水价和水费收缴机制,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4.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强化搬迁劳动力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妥善处置好易地扶贫搬迁遗留问题。5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对脱贫攻坚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东西部扶贫协
10、作和定点帮扶、社会捐赠、世界银行贷款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严格落实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属地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职责,逐年逐个扶贫项目追溯资产状态、厘清权属关系、登记资产信息,县乡村分级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对确权到集体经济组织的扶贫项目资产,村集体切实肩负起直接管理责任,并引导收益主体参与管护。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村级组织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规范收益分配使用,公益性资产要继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和不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严禁一发了之、一分了之。加强对新增资金和项目的管理
11、,将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巩固脱贫成效的项目纳入项目库,严格准入条件和程序。对资金使用实行动态适时监控,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加强日常监督和审计。对新增资金建设项目形成的资产,参照扶贫项目资产同步纳入管理和监督。(二)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L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责任制和坝区坝长责任制,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高重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发展稳定花椒主导产业,规划发展艾草等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强化水利等支撑保障作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加快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产
12、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继续做好科技帮扶和消费帮扶。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致富带头人发展。持续深化“三变”改革,探索建立“决策共商、村民共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把种养交给农户,把加工销售交给企业,把更多农产品变成工业品,把初级产品变成高端商品,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适宜农村发展的服务业,培育和打造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促进脱贫劳动力充分稳定就业。充分运用劳务协作直通车和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健
13、全劳务就业数据平台,精准掌握脱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边缘易致贫户中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坚持培训与就业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围绕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意愿,结合县内外用工市场和就业岗位需求,对各类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创办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加大脱贫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水土保持、产业园区、林业草地基础设施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坚持办好扶贫车间,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认定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持续发挥作用。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继续推动生态护林员、公路养护员、卫生保洁
14、员、河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脱贫群众,帮助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同时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过渡期内逐步调整优化公益性岗位政策。大力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3,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根据不同村寨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将村寨划分为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不搞“一刀切”。加强村庄风貌管控,注重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防止盲目攀比大修大建。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加快补齐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
15、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用一年时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全覆盖,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1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争取达到80以上,用5年时间基本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乡镇连接公路提等升级改造,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逐步完善农村消防设施。加强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快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问题。4.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持续加强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和规划长期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继续实施家庭
16、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和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职业教育提质扩容行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公费师范生的招聘,加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大病专项救治政策,优化高血压等主要慢病签约服务,完善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抓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并建立长效机制,重点倾斜支持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万医下基层“大型义诊巡诊活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改善疾控条件,提升疾病防控能力。继续实施“银龄计划”。全面实施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工程。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集中治丧点等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弘扬优生优育、勤俭节约等文明新风。5,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根据国家最新调整结对帮扶关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