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算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预算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院预算管理制度为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医院发展,根据预算法、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L预算管理领导机构:医院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院长为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分管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为成员。2 .预算编制原则:2.1 政策性原则:按照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及我院的有关财经政策、财务制度进行编制。2.2 2可靠性原则:收支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可靠,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避免赤字预算。2.3 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原则:首先保证工资、离退休费等刚性支出,在此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重
2、点项目资金到位。2.4 “优化结构,勤俭节约”原则: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勤俭节约,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 ,预算编制的依据:3.1 国家关于医疗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事业发展计划。3.2 上级下达的人员编制、定额标准、收支标准和预算计划。4 .预算的编制内容:4.1 收入预算的编制。编制临床各科室收入预算,有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结合业务量编制。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则要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结合本年的相关影响因素编列。4.1.1 医疗收入,门诊部分应以计划门诊人次和计划平均收费水平计算,住院部分应以计划病床占用日数和计划平均收费水平计算,其它医疗收入应区分不
3、同的服务项目,确定不同的定额,分别计算;4.L2药品收入,可以上年度每门诊人次和每占用床日药费的实际收人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年度业务量预计变动数计算编列;4.L3其它收入,可根据具体收人项目的不同内容和有关业务计划分别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逐项计算后汇总编制。4.2支出预算的编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人员编制,有关开支范围和开支定额(或标准),物资供应及价格变化等因素编制。没有支出定额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编列。4.2.1医疗支出,对人员经费支出部分应根据医疗业务科室计划年度平均职工人数,上年末平均工资水平,国家有关调整工资、增加工资性补贴的政策规定、标准,职工福利
4、费的提取标准、提取额度,计划开支的按规定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的增支因素等计算编列;公用经费开支部分,应以年度人均实际支出水平为基础,按计划年度医疗业务科室平均职工人数、业务发展计划、经费开支定额计算;对业务费可在上年度实际开支的基础上,根据计划年度业务工作量计划合理计算;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可根据需要和财力可能安排的修购项目实事求是地编列。4.2.2药品支出的编列方法与医疗支出基本相同,包括药品管理支出和购进药品的支出。4.2.3对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以及其它各类杂项开支应分别计算编列。其它支出,可参考上年度实际开支情况,考虑计划年度内可能发生的相关因素,正确预计编制
5、。5.预算审批程序:5.1 在上年决算完成后,各部门申报预算计划。5. 2财务科讨论并草拟预算建议方案。5.3财政拨款数额下达后,修订我院预算草拟方案。5 .4召开预算管委会会议,讨论年度预算计划并审批。6 .预算的执行:6. 1要按政策规定积极组织收人,保证各项收人准确、及时、足额的收取。6.2 要按预算计划,及时、合理、节约地安排和使用资金,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6.3 要妥善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由于客观实际变化所引起的预算变化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妥善地调整预算。6.4 加强对预算的管理,正确地、精心地组织预算的实施工作。6 .5搞好预算执行的分析与监督,对不按计划办
6、事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应及时纠正与处理。7 .预算分析7.1 分析的内容:预算执行进度,资金收支情况,超计划和未达计划的程度,存在主要问题、原因和应该采取的措施,预算执行措施落实情况,有何经验和问题。7.2 分析的指标:预算完成率,收支完成率、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等。7.3分析的方法:采用比例法、对比法等。8.预算调整:8.1调整的内容:一般情况是将执行计划的增减金额在本年度预算各科目之间调整,不得突破年度预算金额,财政补助收入和专项资金收人一般不得调整。如因国家有关政策、事业计划有重大调整,公用开支部分物价调整,经预算委员会批准,由预算内的机动费用解决。8.2不论任何人、任何部门不经预算委员会讨论,均无权修改预算。因特殊情况确需办理的预算外支出项目,经财务科严格审核后提出意见报预算委员会审批,由预算的机动费列支。9.预算考核:9.1通过预算绩效考核,全面总结评价各部门预算的编制是否准确,执行是否合理,调整是否合规等内容,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9.2预算绩效考核的内容:管理措施、制度建设评价。主要包括各部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等方面;资金使用情况评价。主要包括资金的申请、批复、使用范围、使用金额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