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道(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之道(2022).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教师之道一、师之重(一)生命之重人有三命,一为父母所生之命,二为师造之命,三为自立之命。父母生其身而师造其魂,而后自立其命。所以师者,再生父母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为师父。(二)圣学之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孰继孰开,师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孟夫子继往圣,开来学,万世典范也。(三)天下之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能责,在于务学,务学者,务经务师,然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所以为人师者,人之贵人也,天下之贵人也。二、师之责(一)传道之责道者,良知也。人之初,性本善,因有良知也。所以师者,顺人善性,扬其善而抑其恶,是为传道。师者,顺道而为,开人之创造,是为传道。(二)授业之责师者,因材授业,鼓
2、之励之,以至成业,是为授业。(三)解惑之责人未有不学而知者。未知而学,学而后知不足,于是愈学,于是愈知不足,于是愈学,旋而复始,成长之道也。师者,教其不足而解其迷也,是为解惑。三、师之慎()惰之慎学子少小好动,心性不定,未入正道,师不可惰而不严。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严者,非怒也,非厉也,不惰也。不惰者,尽心也,必果也。(二)怒之慎为人师,压力烦恼,慎勿发怒,苟若发怒,过较常人更重。一者,学子少小,心性脆弱,易受伤害,苟受伤害,恐终生难愈。二者,为师者一人怒而众人受,一染十,十染百,受者甚众。三者,怒则失敬,失敬则学子不畏不信,恐有荒学业。师者应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愿受,受福受福,能
3、有大受,必有大福。(三)利之慎庄子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誉),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师者,君子也,莫以利而教,莫以教谋利,苟以利教,苟以谋利,则失道亦。然师亦为人,人必计利,而教育之业,乃久利大利之业。师者,应以天下之久利大利而利。大利则大善,必有大庆。四、师之道(一)仁爱之道仁者德也;爱者慈也;师者父也;弟者,子也。故为人师者,唯以父母慈爱儿女之心爱人,方可行师道于天下,古今之圣王贤师,莫不以仁爱为教之本。师以爱子之心爱人,弟子自以孝亲之心尊师,父父子子,师师弟弟,父慈子孝,师慈子尊,孝亲尊师,道在其中矣。(二)师范之道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4、乃教之根本。博学广闻,学而时习,教而时新,是以学高,可以为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以身正,可以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而后能得敬,得敬而后能得信。其身不正则不能得敬,不能敬则不能得信。(三)谦德之道师者,勿以为师而自傲,人皆各有所长于天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又曰:不耻下问。韩愈云: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又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五、师之法(一)鼓励之法善为师者,鼓其气,励其行。鼓者,使其动也。励者,劝其力也。动而力,
5、力而动,愈动而愈力,愈力而愈动,周而复始,良性循焉。(二)诱导之法人之创造,与生俱来,善为师者,循循然善诱人。诱者,导也;导者,致其自达创造也。创造生其成就,成就生其信心,信心生其动力,动力生其创造,创造复生其成就。周而复始,良性循焉。(三)威严之法威于信,严于律,不怒而威,依律而严,是为威严。威者,信也。自信信他。信而能威,威而能敬,敬而能畏,畏而能严,严师出高徒;严者,律也。律己律人。律而能严,严而能行,行而能果,果而能成,成人子弟,方为人师。六、师之本(一)乐教之本好为而后能恒为,好教而后能恒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好不能为之恒也。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乐教而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师之大乐也。师乐教而弟子乐学,教乐乐,学乐乐,教学相长,乐在其中矣。(二)修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在修身,修身之道,在大学,大学之道即大人之道,大人之道,即修身之道,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师者,为人师范,尤当以修身为本,修身治教行大道。(三)功德之本弟子以师贵,师亦以弟子贵,古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今天下之为师者,皆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治教,贤德桃李满天下,是为师之大功大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