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认识的本质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第三节真理与价值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I)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表现实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测试题单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3)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
2、识的发展。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1 .认识主体人认识主体的性质:自然的物质基础、社会性、历史性、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2 .认识的客体一一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性、对象性认识客体的结构: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3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关系。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主体把客体转化为思想观念,使客体
3、主体化。另一方面,主体又把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体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转化为新的客体,使主体客体化。4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测试题单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反应,又体现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一、从感性认
4、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L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初级阶段)特点: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2)理性认识(高级阶段)特点: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测试题单选: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J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特点: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对立统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
5、性认识的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感性材料是丰富的、全面的,必须合乎实际而不是错觉,人们是无法根据零碎不全与不合实际的感性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的。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1)只有经历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只有经历这次飞跃,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得到丰富和发展。测试题单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
6、二次飞跃的是()A.从感性认识到实践B.从理性认识到实践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正确答案JB答案解析J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到理性,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到实践。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句话体现了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
7、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这是指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的相一致、相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这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应跟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三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及其属性1 .真理和谬误(1)定义真理: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谬误: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区别联系:真理与谬误互相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 .真理的属性(1)真理的客观性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内容客观)真理的客观性还
8、在于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标准客观)(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这也是绝对的。相对性:广度(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深度(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
9、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实用主义提出的“有用即真理O2 .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
10、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挂。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1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1) OJ: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1道是指外物对需要的满足。(2)统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以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的价值属性;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
11、形成的。2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O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认为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C(所谓运用就是把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测试题单选: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A.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B.了解事物的各种现象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D.
12、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认为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所谓运用就是把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1)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理论联系实际(中介-方法),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目的)。测试题单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理论联系实际(中介-方法),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目的)。(2)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体现了马克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