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3学生品德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大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13学生品德测评.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十三章学生品德测评第一节品德测评概述一、品德测评的意义品德测评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思想品质(包括知、情、意、行)的测试和评定。(一)有利子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二)有利于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三)有利于学生德育管理(四)品德测评也是德育和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二、品德测评的类型学生品德测评的分类;取决于分类的标准。例如,从品德测评的目的和途径上分类,有诊断性测评、形成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从品德测评的内容上分类;有总体测、平:局部测评和单项测评;从品德测评者上分类,有他人测评、自我测评和综合测评。这里只阐述诊断性测评一、形成性测评
2、和总结性测评。(一)诊断性测评一般在各学年、各学期初或德育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基础和情况,判断其是否具有新的德育所必备的思想品德,即摸清学生的思想品德之底细,为制定德育措施作准备。诊断性测评具有测定性和预测性。(二)形成性测评形成性测评也叫过程测评,或叫诊断-进步测评。一般在德育过程中进行,即在德育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如在一个学期的某些阶段进行。目的是及时了解德育活动过程的效果(特别要了解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节、及时强化。(三)总结性测评总结性测评一般在德育过程告一段落,如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乙
3、其目的是了解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德育工作后,学生是否达到德育目标的要求而作出较全面的总结性的测评;它特别注重德育活动的结果,不关心德育活动的过程;-是活动终结时的测评。如学生毕业时的综合测评结果以及每个学期末的小结,就是总结性测评的结果。三、品德测坪的基本要求品德测评是一件严肃而复杂细致的工作,、开展学生品德测评活动,应做到以下基本要求。(一)外显行为测评与道德认识测评相结合(二)单项测评与整体测评相结合(三)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第二节品德测评的指标体系一、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确立的依据品德测评的指标体系是由人设计出来的,因而有主观因素,但它的设计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一
4、)依据社会的需要我们培养学生是为社会服务的,因而学生发展方向必须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特别是在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方面,学生应根据社会的政治方向和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所以,学生的品德测评具有社会性,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受社会的需要制约。品德测评的指标应反映社会观念,并随社会观念的转变而变化。(二)依据德育大纲德育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并颁布的以纲要形式规定德育内容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社会对学生的品德要求,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指南。(三)依据品德结构品德测评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学生品德结构的全貌,这样,在实践中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完善。学生品德结构可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从社会方面
5、看,学生的品德结构应由政治品质、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组成,因此,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应包括这三方面基本内容,三者不可缺一。二是从心理方面看,学生品德结构应由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四个要素组成,四者不可缺一。设计品德测评指标体系依据学生品德结构,可令指标体系更完整、系统和有条理。(四)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的品德要求。因而年龄特征也制约着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来设计测评指标,意义在于增强品德测评指标的可接受性和测评指标的针对性。一般说来,中小学品德测评指标体系可分四个阶段设计,即,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初中;高
6、中。各阶段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指标的设计受前面所述的三个依据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则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二、中小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一)构建中小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1 .重视指标体系的开放性开放性是品德测评的基本特性;测评指标体系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和价值取向,因此,指标体系应向社会开放,善于吸纳社会有关信息,调整不适宜的指标。开放性还表现在,品德测评指标不仅在校园里适用,在家庭、社会上也同样适用。指标体系不只是供德育工作者使用,或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由少数人去操作,而是可以向家长公开,向社会有关人士公开,也向学校的全体人员(包括学生)公开;评价指标对于学校、家庭
7、、社会等环境,对于参与测评的所有人士包括学生本身,都是开放的,无需任何保密,并且各方面人士都能理解和接受指标的内涵,都能参与品德测评活动。2 .重视指标体系的教育性3 .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4 .处理好稳定性和发展性的关系5 .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二)中小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参考样例见书370-377o第三节品德测评的方法学生品德测评比成绩测评复杂得多,因为人的思想意识是人的深层意识部分,是难以直接量度的抽象体。同时,由于人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非常复杂,而且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所以测量的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品德测评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是通过学生对测题的反应和根据一些行
8、为表现,运用分析、判断、推测的方法,以及数量化的技术,来测评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和水平。目前,品德测评方法颇多,这里仅阐述若干种。一、定时考核法对于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道德认识的测量,可以采用学业成绩测量的方法。即根据德育的要求,拟定德育试题,指定考试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考试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二、问卷测评法问卷测评法是通过使用问卷或量表测试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自编问卷法和自陈量表法两种。1 .自编问卷法这是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品德测评方法。自编问卷是由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的和一定的德育理论构架,自行编制的问题表格。2 .自陈量表法自陈量表法与自编问卷法不同之处
9、是,自陈量表法一般是使用由测量专家编制的标准量表。施测者要求学生根据陈述的人格或品德问题,按照自己的情况作出回答,然后由主试者加以评鉴。在施测过程中,受测者按照问卷的题目,报告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感受。合乎科学要求的自陈量表法应具备两个前提,一是量表的内容能代表所要测量的人格和品德内容;二是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不以社会对某种行为、观念的赞许或批评转移,即不受“社会认同性”的影响。目前比较常用的量表有:艾森克人格量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等等。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这些量表作了修订,使其尽量与我国情况相符。此外,我国也自行制订了一套中小学生12种性格因素量表,其中的上层性格结构就包括世界
10、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与思想品德密切相关的因素。自陈量表法简单且能直接地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在的思想世界,但测试结果的鉴定比较主观,容易掺杂个人偏见在里面。三、项目评分法项目评分法是设置一些测试的项目,每一项目都给予一定的分值,然后参照这些项目,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进行测量。它主要包括加减评分和测试评分两种:1 .加减评分加减评分的做法是:(1)确定德育测试的量标。根据学生守则和德育的要求,提出一些良好的品德行为项目作为加分项目,每个项目根据要求的高低,确定一个加分值;同时,也列出一些不良的品德行为项目,作为减分项目,每个项目,根据其对社会、对集体或对他人的危害程度及在德行方面的性质,确定一个减分
11、分值。(2)确定基础分。对每个学生,在每学期开始时,都确定一个基础分(如60分),项目的加分或减分,都在这个基础分上进行。(3)根据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按量标进行评分。平时,学生在品德行为中,有加分项目行为者(即良好的德行),按该项目规定的加分值予以加分;有扣分项目行为者(即不良德行),则按该项目已规定的减分值予以扣分。加分和扣分可以互相抵消。这种方法注重平时对学生思想行为作出记载,一般每月在民主评定的基础上评定总分一次(或由班主任平时积分,月终总评),期末总计。低于基础分者为不合格,高于基础分者为合格。在合格者中,按分数多少定优、良、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a,测量有事实依据,较为客观;L.领导
12、和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德行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加强德育;c.己分简易。缺点是:a.项目量标和加减分值的确定难以科学、合理;b.对学生限制过多,不利于培养主动性;C,偏重于外表的言行测量而忽视内在的动机,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有局限性;d.记分难以准确。2 .测试评分测试评分的做法是:(1)拟定测题。根据有关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具体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拟出几十个思想品德行为的测题。每题分三个或四个评分等级,分别定出等级分值。全部测题,总分为100分。测题可以长期保存,连续使用一段时期。(2)自测。拟定测题后,将全部测题向学生公布,在学期结束时,将测题和评分标准列表印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自测自填。(
13、3)评审。学生自测后,进行评审。评审可分为两步:首先,由班主任主持,由若干班干部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的每一项目的自测成绩进行复核和调整。然后,由班主任按平时掌握到的情况,结合自测与评审小组意见作出最后评定,再算出总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编制和实施都较为简易。通过学生自测,班干复核和班主任确定,使测量过程成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既有群众基础,又能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评分较为客观。缺点是测题过细,答案标准分的确定很难做到科学和合理。四、情境测验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先巧妙地设计一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开展活动,教师对学生在该条件下活动或反应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据此来对其思想行为加以衡鉴。情境
14、测验的种类颇多,如游戏情境测验、两难道德情境测验、考试情境测验,等等。其中,考试情境测验,也可以作为一种诚实测验,用于测量学生是否诚实或作弊。这里介绍两种供参考。1 .留痕法此法为VoeIker所创,我国学者略加改良。其实施步骤如下:(1)测验的工具:一纸对折而成,共4页,开口用一封条贴着,第1页为客观性试题,第4页为试题的标准答案,第2页完全空白,第3页则涂有一层薄蜡。(2)测验时,试卷第1页朝上;主试宣布试题的答案印在第4页,即底页,非到记分时不得翻阅。主试此时须在场监视,以防作弊。(3)规定的时间到后,主试令学生拆开封条,将试卷展开,使底页与第1页内容均向上,让学生同时看见第四页与第1页
15、,以便校对计分。(4)接着主试令学生参阅第4页的答案,为自己的试卷记分。(5)学生是否有作弊行为,主试只需比较第1页试卷的内容与第3页蜡面所留下的痕迹便知。参见:陈一百教育文选.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14、315页2 .评分法此法为哈特逊一梅(HartShOnle&Ma)所创。以后一些教育心理学者又加以改良。其实施过程是这样的:在教室里进行字汇测验,或数学测验,或句子完成测验。考完后,教师收回该卷,但不在卷面评分,而只作另外的登记(或复印试卷),然后.再将试卷发还给学生,同时公布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要求学生按标准答案自己对自己的试卷评分。最后,将学生自己评定后的试卷收齐,并与登记的答案或复印试卷进行对照,从中发现学生是否自行修改过试卷答案,如果发现其中一些学生为得高分而改动过试卷答案,便可认为这些学生不够诚实。诚实测验的记分,可根据学生作弊的严重程度而确定,作弊的题数越多,越不诚实。五、社会关系测量法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是指学生在班级或学校社团中的人际关系。这是研究团体中友伴相互吸引与排斥关系的测量方法。例如,通过几位学生回答“你最喜欢班里哪位同学”和“你最不喜欢班里哪位同学”来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其测量方法可用“人际关系”矩阵,如表12.6o从表12。6的数据可知,学生B最受喜欢,学生D最不受喜欢。表12.6人际关系矩阵分析表学生ABCDF10100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