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6862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摘要:人文素质是人文研究所需的认知能力,作为对人价值和生存的鉴赏,对于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初级阶段的初中生而言,人文素质的培养极具有价值。基于此,文中以“双减”政策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思路、策略为分析对象,重点探讨如何借助初中道德与法治来渗透人文素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行为规范等。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双减”政策明确对义务阶段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减负减压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道德素养,还需要在兼顾学生的学需、学情变化情况的前提下,引导

2、学生读薄课本、读通课本、读懂课本。但就当前国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尽管学生的生活与教材之间关联比较密切,但是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情况仍然存在,偏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学科素养、价值观、人文素养等培养要求,容易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差距巨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很难被持续激发起来,学生的想象力、知识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也难得到良好的提升。一、深挖教材中人文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为学生减压减负,核心素质与教学改革倡导教师要放开学生的手脚,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桎梏,通过为学生搭建深度学习的支架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愿意学习、爱上学习、

3、积极主动学习。如上各项要求都需要教师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缩小学生与学科之间的心理、情感距离。但是相比较语文、数学等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更偏于逻辑性、原理性,需要学生透过形形色色的物象、事物表象来理解其背后的本质与原理。所以,在“双减”政策等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始终围绕学生学需和兴趣变化趋势创设教学课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学生整体学习体验的升级要求,尝试融入学生能理解的人文素材、生活素材等,或者鼓励和辅助学生尝试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挖掘人文因素,在分析、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人文素质水平,使学习成果最终能转化成学生行为的准绳。以少年有梦一课

4、的教学为例,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使学生能切实理解文中所描述的“少年梦”,教师可使用讲解自己的故事,讲解身边人的故事,讲解班级优秀同学的故事等方式来为学生树立学习、追随的榜样,使学生精准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自己最终要达到的。每一个在课堂上描述自己的“梦”的同学,每一个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梦”的同学,都会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其他同学的指点,他们不仅能在讲解和倾听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还能找到自己当前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再比如做更好的自己一课,教师拟融入自己对学生爱好、日常行为等的观察结果,并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和畏难情绪,就需要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情况,调

5、整教学方式,如设计趣味性教学主题活动,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等,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教学活动设计的同时更为深入的了解、掌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所以,课上教师可设计学生耳熟能详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让学生们按照自己性格特征选择课代表自己的植物或者僵尸,选好后,用卡通图的方式描绘出来,加上自己的名字,放入抽签桶中,教师随机抽签,被抽到的学生到讲台上描述自己与自己绘制的植物或者僵尸的相似点,其他同学为其补充或者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帮助学生静下心来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从而了解的优缺点,明确自己如何优化调整自己,完善自己,欣赏自己。借助这个过程,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三省吾身”的必要性和价值,懂得如

6、何做一个谦虚、谨慎、好学、认真的人,为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二、强化人文关怀,鼓励学生探索人文素养无论在小学还是在初高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指明灯,一声温暖的关怀,一次有温度的交流都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继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可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着眼,如学生平时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困惑,教师自己成长中的各类感悟,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趣事等。如在自由平等的追求一课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谈一谈自己对自由平等追求的看法,教师自己可带入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思考方式等。在师生探讨中,教师可就目前网络喷子、键盘侠们的做法与学

7、生探讨“自由平等”的内涵和相对性,并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围绕“自由平等的追求”设立辩题,鼓励学生分别扮演正反方自由辩论。通过辩论等方式,学生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等的认知自然会更为深入。初中生正处在身心阶段性成长阶段,其三观、思维、对事物的认知等均不够成熟,教师可在教学中多关心学生的心理、情感、认知、思维的阶段性成长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路上、学习路上遇到的各类问题。比如在做负责任的人的教学中,教师可将中国少年说中的案例作为引导学生分析的对象,在学生分析自己对家庭、社会、社区等的影响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能力大小、培养方式正确与否和自己对家庭、社会、社区等健康发展

8、的助力。在比如我的修养守则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查、自省、他查、互验,就大家身边和自己身上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行为集中探讨,用旁观者、自身的身份和视角客观、主观的审视自己,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分析他人、反观并对比自己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会持续强化,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三、创设适宜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体味人文情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以生活实践为相关素材搜索、筛选、整合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除了将教学课本中阐述的知识纳入到课堂中外,还可举办系列的人文素养实践活动,用以适配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味人文情怀。比如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可配搭服务社会这堂课举行,在条件允许

9、的情况下(学校或者教师与学生、社区沟通协调好)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为社区的文明宣传有组织的发放宣传单,做主题讲演,观察和分析社区中各类不文明现象,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参与和旁观会使其主动的、被动的,产生主观的、客观的人文感悟,这些都是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的关键要素。法律法规类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恶、厌倦的情绪。但如果教师将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与之相融呢?如在我国基本制度的教学中,教师可举办“我国基本制度的相关知识点竞答赛”“我国基本制度实践应用之XXX社会调查”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师以

10、学生感兴趣的、好奇的、关注的各类事件作为噱头,比如“东部战区军事行动符合/违背我国基本制度中哪条?为什么?”“解放军演练封锁台岛符合/违背我国基本制度中哪条?为什么?”诸如此类。这些社会热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也能从父母、老师、网络中获得解读这些问题的建议与意见。学生在搜索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自己的思考来了解我国基本制度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影响时,会进一步理解我国基本制度存在的价值,对维持社会稳定的影响等。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决定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会、也不能局限于文本教材,而是要辐射到社会、家庭这些新的课堂中,以各类人文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在法律知识讲解和诠释的

11、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感悟人文情怀,形成正确道德认知,教师要打破长篇大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将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从“我要教谁”“谁具有什么特点”“谁需要学习什么”“谁可以学习什么”的角度思考如何优化调整教学方式。比如在“走入社会”的系列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用虚拟角色来体验社会,以便形成正确认知。比如国家权力机关一课,随机邀请学生担任国家X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其他学生介绍国家X机关的架构、职能、存在的必要性等,教师在学生介绍时,一旦学生出现“磕巴”“词穷”等情况,教师可使用语言做提点,引导学生们一起思考、提问,帮助负责介绍的学生顺利完成讲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有很多可供学生深度探索,提炼人

12、文要素的篇章,虽然题目比较提纲挈领,但是内容却可以关联学生的生活。如延续文化血脉与学生的家乡文化可关联起来成为教师吸引学生关注、探讨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本地文化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各类元素提取出来作指引,然后师生一起就本地文化的古今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等展开分析、探索、考量等。学生运用自己大脑思考,运用双手、眼睛、口去亲身观察、感知、体验,这个过程不仅能满足学生求知欲,还便于学生由身边事物来感悟道德经验与人文素养等。四、结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调整是随着我国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与新课程的持续变革而形成并发展的。很多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人文素养融入到教材分析和教学活动设计上,使

13、教学更符合学生生活与体验,但是仍有部分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和道理讲解,相对忽视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兴趣作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先导,如果一直被忽视或者被压抑,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师可将枯燥的法律知识与德育知识融入到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用家庭课堂、社区课堂、社会大课堂作为补充理论教学“血肉”的辅助,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设计、实践的过程中的同时,也将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人文素材等合理的融入到教学中,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和人文性。参考文献:1王双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试题与研究,2022(18):85-86.2惠友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C1.中小幼教师新时期首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2022:20-22.3陈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5):167-169.4李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2(15):123-126.5陈银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10):7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法律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