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8819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五经”大多成书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答案】C2014年题组2.【考点】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生前并没有使儒学成为官学,故A项错误;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他生前也没有使儒学成为官学,故B项错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促成了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朱熹是生活于宋朝,儒学成为官学在西汉时期确立的,故D项错误。【答案】C3.【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恭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与亲子血缘关系淡化,故B项错误;恭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份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答案】D4.【考点】汉代儒学董仲舒

3、的思想主张【解析】对于君与民的关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不同于原始儒学的“民贵君较”,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故A项错误;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题中的话题主要是原始儒学和董仲舒思想关于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并没有涉及到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德治并没有摒弃,关于德治的主张题中也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答案】B5.【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儒法并用)【解析】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从“礼、开L相为表里者

4、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答案】B6.【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强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答

5、案】B2013年题组1.【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条件“吸收外来文化”。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将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不是外来文化;朱蜃的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故排除含有、的选项,即排除ACD,答案选B。【答案】B2.【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的是贫富程度与治国难易的关系,但材料中没有强调怎么达到贫富有度,B、C、D

6、三项都是在强调怎么达到这个度,扩大了材料的信息。所以只有A符合题意。【答案】A3.【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提取题干的信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和“天命攸(所)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儒家思想,糅合了法家、法家、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为基础,带有明显的神学色彩,故答案C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1.【考点】(1)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思想【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和“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归纳为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根据材料一“主张设立各级学校“和”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归纳为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根据材料一“培养为君子”和“要有完美的品格”归纳为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根据材料一“以天下为忧”和“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归纳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答案】(I)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科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