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学校对策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远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学校对策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偏远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学校对策摘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后备军的基础工程。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存在只关注学习成绩,缺少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识;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家庭缺失劳动教育从小培养等现实困境。学校在解决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是家校共同努力,学生需树立劳动的意识,明白劳动的重要性,享受劳动的快乐。让党和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在偏远农村小学落到实处。关键词:偏远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学校对策引言:劳动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是一项生活基本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劳动教育有助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
2、面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以自主、务实、创造和负责任的方式管理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现今生活水平的发展,家庭孩子人数较少,所以宠爱孩子现象严重,家长舍不得小孩做一点儿劳动,不给他们自小培养锻炼的机会;上小学后,在学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偏远农村小学生基本靠在校学习新知,书写作业,回家后爷爷奶奶管束不严),每天主课学习内容多,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加上应试考试,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不够重视。针对偏远农村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采取的有效对策。一、农村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只关注学习成绩,缺少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识1 .学校不重视劳动教育小学对劳动教育的要求贯彻不一致,在不少地方和学校,小学
3、阶段的劳动教育基本上就是让学生做一做值日生,在校园捡一捡垃圾而已,尚未开设劳动课,初中阶段主要进行一些劳动技能教育。整体上,没有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阶段性的劳动价值教育、幸福观教育、劳动奋斗教育、珍惜劳动成果教育等专门课程,无法实现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培养与劳动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偏远农村就更难做到劳动教育,日常这种劳动课基本都不会上,有时学习主课内容,有时劳动课就上自习,很难体现劳动课的价值。2 .家庭缺失劳动教育从小培养绝大多数家长把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当作唯一目标,对劳动观念及孩子完整人格培养这种软性的实力往往会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以致在日常中连基本的家务都不让孩子做,孩子不会劳动、不愿
4、劳动成为普遍现象。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小学生,都是10后的独生子女,一小部分一家两个;并且许多家庭都是合二为一,孩子作为两个家庭的独苗,自然是家里的宝贝,这些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学生动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具体的“劳动”。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不爱、不肯劳动的坏习惯。因而从来没有自小就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特别在偏远农村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小孩,他们省吃俭用好的都留给孩子吃,觉得让小孩做家务就是亏待她(他),更别说让他们动手去做劳动。(二)劳动教育认识存在误区1 .学校及老师认识不清由于劳动
5、教育与考试关系不大,在应试、升学压力面前,学校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偏远农村小学校劳动教育缺乏规划、劳动教育计划性不足,劳动教育无考核。有的老师将劳动当作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教育方式错误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采用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一种厌恶。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质疑。2 .家长认识不正确在教育观念上,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学习,他们认为智育比劳育更加重要,忽
6、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家庭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叠被子、穿衣服等,他们没有引导学生为他人服务,如分发碗筷等。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导致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其中包括以下几点:(1)劳动观念不正确根据有关专家调查,部分家长认为小学生还小,不具备参与劳动的能力,不愿意让学生进行家庭劳动,会在生活中代替小学生做许多事情,如替小学生打扫等,这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此外,还有一部分家长会用物质奖励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依赖感,认为进行家务劳动的目的是获得奖励,进而
7、导致小学生形成错误的劳动观念。(2)没有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部分家长没有掌握科学的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方法,在教育小孩时缺乏耐心,当小孩没有满足自身的期望时,他们就会认为小孩在“捣乱”“帮倒忙”,批评他们,这降低了小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导致小学生无法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还有一些家长会将家庭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抵触劳动,不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3 .小学生自身的认识不足学生是劳动主体,也是接受义务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基本对象,在当前大力倡导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时代下,很多小学也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吃苦意识和劳动意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总体而言,现在的小学学生从小都在安逸
8、的生活环境下长大,对劳动缺乏深刻的认知,社会体验不足,所以在接受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排斥心理,甚至有很多学生单纯认为劳动又苦又累,而且还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所以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意识,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有很大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内涵掌握不全面。对于学生来讲,对劳动的理解处于表面化状态,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内涵,没有内化劳动教育的态度价值和实践性考核,多数人员对劳动知识表现口头化。第二,因为学校方面并没有加大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因此,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有着一定的误差,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进行劳动,而且拒绝劳动,劳动实践能力低下,认识不到位,这样一来,就导致劳动
9、的价值难以发挥出来,也无法转换成合理的劳动价值理念。二、学校在解决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家校共同努力从一年级开始配备专业师资队伍,强化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一方面,要建立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引导农村小学招收高素质劳动教育专职、兼职教师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鼓励购买劳动教育保险,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全面保障学生安全。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场所。加强劳动教育的统筹协调,建立劳动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10、整合相关力量,实行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大课堂作用,让各个领域都成为劳动教育资源,全力打造“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多个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搭建城乡小学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城乡结对、构建联盟等方式,促进城市和农村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互相帮带、互相学习,实现劳动教育基地共用、课程共享、活动共建、学生共育;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村委会、福利院和公共场所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农村治理等,让学生在多元劳动实践中奉献社会,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转变家长认识观念,加强家长培训实施。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宣传引导
11、,通过村委会、家长会、校讯通、家长微信群等给家长精准推送劳动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帮助家长认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了借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安排合适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够获得劳动的机会、增长劳动的兴趣、提升劳动的观念。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氛围,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共同价值观。(二)树立劳动的意识培养孩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兼备
12、,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学校教育重点要在于从孩子人生的起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习惯。应该从孩子能胜任的劳动能力入手,让劳动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而不应该以孩子学习任务重为由,剥夺他们自己动手的劳动时间。对孩子进行劳动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培养孩子劳动的意识尤为重要。要让孩子意识到劳动在生活中的意义,不仅是劳动创造了人类自己,人类还在劳动中创造了文明。劳动不仅仅是能看得到的有动作的行为。脑力劳动也是劳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来社会对劳动会有更明确的分工,但目前在孩子们的整个学习阶段,他们需要付
13、出的脑力劳动就是要在学习上勤思考、多努力,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偏远农村的孩子们他们就更需要在小时候就有劳动意识,很多孩子家境并不富裕,但是因为被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他们不仅不愿意动手劳作,而且脑力劳动他们也不愿意努力;因而农村的孩子更要从意识开始明白“劳动”。认识劳动,学会劳动,喜欢劳动,享受劳动。(三)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
14、动的重要性,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让偏远农村的小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白劳动作为以某种形式占有自然物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同时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热爱劳动,才能热爱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温暖。(四)享受劳动的快乐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一个人只有融入自然,亲历社会,才能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厌倦官场恶浊的陶渊明在悠悠南山下辛勤地劳作,他体验到的是一种亲自劳动的自在,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吟咏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15、由此可见,劳动便是一种自由的快乐。劳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最光荣的事,它带给人们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幸福感,精神力量。当在学校,小学生齐心协力一起做事的时候,可以看到学生们都在认识劳动,感悟劳动,并且他们是开心快乐的,从劳动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当在家庭劳动中,学生能通过为自我和他人服务逐渐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增强自身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同时很多的家庭劳动都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参与家庭劳动能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与他人积极合作;最后,学生能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这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更好地开展社交。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偏远农村的小学生会珍惜
16、眼前的幸福,为劳动者鼓掌。努力劳动,享受劳动的成果,享受劳动带给他们无尽的快乐。总之,希望通过提出的学校在解决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可以解决偏远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缺失,让家校共同努力,给更多孩子树立好劳动意识,明白劳动的重耍性,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偏远农村的孩子也能有自己的“劳动教育”课。参考文献:1张建仁.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中小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34):1819.2尹秋雯.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破解之道U1.中小学校长,2020(7):64-66.3郭军.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