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溺水应急工作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防溺水应急工作预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学防溺水应急工作预案为预防和救治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教育预防,科学处置”的应急工作原则,实行防溺水责任校园责任制,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保安全。二、防溺水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书记、校长副组长:副校级干部成员:教导处、大队部、信息中心、总务处、办公室领导小组职责:1.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2 .指导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育。3 .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责任。4 .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报告上级,请求110、120救助。5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二)工作小组1 .办公室组长:行政副校长成员:教导处、大队部、信息中心、总务处、办公室职责:(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2)制定修订学校防溺水应急预案和工作程序;(3)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工作;(4)负责组织防溺水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应急演练;
3、(5)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6)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2 .保卫组组长:安全副校长组员:总务处职责:(1)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护,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2)及时报拨打110、120求助电话;(3)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次生灾害处置工作;3 .疏散引导组组长:德育副校长组员:教导处、大队部、总务处职责:(1)负责组织师生快速、安全、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2)对学生进行安抚、教育,以免引起混乱,防止谣言传播,并适时负责学生安全离校。(四)善后工作组组长:教学副校长组员:教导处、大队部、信息中心、总务处、办公室职责:(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决策,负责事故现场各小组与指挥部及外部的通讯
4、畅通,确保指挥部对现场的指挥调控,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2)努力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工作;(3)配合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取证;(4)对事故责任划分后,在职责范围内,根据学校有关管理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五)信息调控组组长:教学副校长组员:信息中心职责:1.密切关注舆情,及时作出回应;2.会同办公室适时发布情况信息;3联系媒体,对舆情做正面引导。三、加强学校防溺水教育1.教育学生不要私自在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2 .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3,严禁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
5、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麻,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4 .教育学生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5 .游玩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6 .遇到同伴溺水时,不要盲目施救,量力而行,向成年人求助。四、落实防溺水技能教育1.自救方法:发生溺水事故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保持体力,以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
6、2.理智营救:一旦学生发生溺水现象,救援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当场急救,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