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XX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从农业发展的历史看,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再到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是基础产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切实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是需要认真面对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XX全县“农业大而广、产业小而散”,存在着“长不大做不强”的“成长烦恼”,还具有明显的山区农业特征和共性。近期,县政府研究室采取实地调查、查阅资料、走访座谈、政策咨询等形式,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并从生态农业发展的角度深入思考,希冀抛砖引玉,集众之智,服务决策。发展之喜近年来,沿着“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生态农业之路,从县级层面整合了一大批资金,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调
2、整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已经处于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概括起来,取得“四个逐步”的成效:1 .生态农业产业逐步形成。围绕旅游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明确,致力打造县农业科技园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了具有一定优势的菜业、果业、药业、兔业、茶业、休闲农业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县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为省级园区,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有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中药材3.5万亩、水果5万亩,是供港蔬菜基地、全省兔业基地,20xx年农业总产值13亿元。2 .生态农业方式逐步转变。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金融、物流、防疫现代生态农业五大服务体系。创建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6
3、个农业新品种、42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6%o认定万佛山等乡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4万亩,探索了“公司+基地+农户”、“猪一沼一果”等现代生态农业模式,成功创建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3 .生态农业主体逐步发展。目前发展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61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8家(省级以上合作社9家)、家庭农场91家,粮农、菜农、果农、茶农、林农、药农劳动技能有新的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发展,在带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当地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 .生态农业链条逐步延伸。一是获得农产品生产收入,20xx年农产品销售7.2亿元,并与步步高集团、佳惠集团建立了“有
4、多少收多少”的销售机制。二是带动了农业加工企业逐年增加,全县25规上企业有18家是农业企业。三是在采摘体验、农耕观光接待游客50万人次,估算带来食住行游购娱消费2亿元以上,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发展之忧理性看待全县农业,还存在规模不大、加工不足、品牌不响、创新不多的问题,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可持续”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1 .生态农业产业规模不大。真正拿得出大量外销的量产农产品没有几样,“基本自给自足、部分集散周边、少量供应两广”是当前农产品的主要集散状态,没有在国内农产品市场形成产品牵引功能。目前,全县50亩以上的基地只有69个(不包括粮油),标准化养殖场22个,但都分布零星、覆盖面小
5、。究其原因,还是农业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价格不稳定,群众缺乏市场信心。2 .生态农业产业加工不足。全县农业龙头企业仅有11家,而且企业规模整体偏小,加工能力不足,市场份额偏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足60%。一些偏远的乡村还停留在“木头卖方、萝卜卖筐”的自然农业阶段,大家“种粮饱肚子、养猪供孩子、打工盖房子”。在调研中发现畜禽养殖业发展不乐观,虽然标准化养殖场生产销售勉强稳定,但是散户养殖销路不畅、积压突出,生产风险又转嫁到了农户上,大头牲畜存栏量较五年前减少40%o缺乏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进行带动,值得我们反思当前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3 .生态农业产品品牌不响。虽然全县农业资源富集,油茶、茶叶
6、、梅柑、雅猴桃、果蔬等农产品遍布,却是“你有,我有,大家有”,大家各卖各的货,没有统一包装,没有统一品牌。目前打造的3个省级品牌也没有在国内叫响,只能说是“墙内开花,墙外不香”。就以茶叶为例,XX高山茶品质优良,标准化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000亩,有5个标准化茶场注册登记茶叶商标3个,但至今仍未摆脱“千家万户种茶,小规模作坊式加工”,还没有一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这其中,反映出我们“重实业发展、轻资产管理”。4 .生态农业模式创新不多。概括起来,产品技术、行政管理、市场开拓、产业融资、利益联接机制“五个创新”不够。产品技术创新不够表现在企业的科技转换能力不强,基本都没有研发中心。行政管理创新不够表
7、现在技术服务、业务指导、经济研究、组织体系没有对接市场,都没有形成科技注入的引导机制。市场开拓创新不够表现为市场经营主体信心不足、眼光短浅。产业融资创新不够表现为政府没有农业融资平台,企业没有创造条件争取金融资金支持、民间资本支持。利益联接机制创新不够表现在企业不愿意与广大农户产生经济关系,在具备相当优势的高山绿茶、仿野生种植、侗药苗药等领域没有主动跟踪服务、开拓市场,最终出现政府企业热情高、群众兴趣低的“两高一低”。发展之惑多年资金和人力的积累、叠加,为何农业推进步履艰难、成效不尽人意?为何山区农业至今仍未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由此,引发了我们的三个疑惑:1.现代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否适用山
8、区?通俗的说,现代农业生产组织以“七化”为特征: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劳动者智能化要使山区农业都达到平原地区生产条件,投入的各种资金巨大到无法估量,而且农业本身就是要在自然的“一亩三分地”上挖效益,用“遍地撒金”方式弥补先天不足,各级都认为本末倒置、不予可取。在基础条件不优、生产耕作不能全面机械化、增长方式集约不够的条件下,市场主体也不可能大量进入。客观的说,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在山区地区推进还是具有一定的限制。2,农产品天然没有市场价格优势?农户都反映,“不丰收无效益,丰产贱卖更没效益”,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2012年
9、重庆粮王梁自然破产事件给我们深刻的启迪:当前农产品还没像工业产品一样,形成稳定的市场价格调自我调节体系,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不断上扬的房价、稳定的大宗电器、高利润的品牌服饰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与国家宏观的政策调控有关,要放开农业产品价格市场,势必会造成新的社会不稳定,显然不具备条件;二是企业的商品意识不强,没有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进行经营,仅仅进行简单的产品集散,农产品时缺时剩,连企业自己都无法调控产品价格。因此,农产品本虽有价格属性,但是缺乏足够的商品化营销。3.山区农业有没有成熟的发展模板可以借鉴?农业经营有农户经营、大户生产、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经营四种组织模式。就山区而言,各
10、种模式单独发展都有一定限制。认真分析全县各类农业发展模式,还是以源田生菜业公司的“基地在内、销售在外”的模式最为成功,产业效益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引进香港强记菜业在XX投资注册源田生菜业公司以来,通过公司全额投资、7名公司技术人员现场负责,有效解决了农村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等难题,至今扩产到2000亩标准化示范种植,并带动农户种植5万亩,所产蔬菜全部销往香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目前XX基地已经成为香港强记菜业公司下属的四大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深入分析源田生公司的经营体系,它整合了农业公司经营、农户经营两种组织形式,折射出的是“飞地经济”的影子。目前,农业“飞地经济”模式已经在
11、青海、河南、四川等地得到广泛应用。发展之策基于当前产业基础和几点疑惑的思考,我们认为,坚持走生态农业路子、完善山区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推进动农业创新,山区农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完全大有可为。1.对口争取政策支持。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发展机遇,农业产业要在近期实现较大改观,必须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全力争取各级各条块政策的强力支持。近期可抓3件事:一是厘清政策。按照国家和全省“十三五”扶贫规划总部署,从20xx年开始,省委、省政府从省级财政层面,对脱贫摘帽县形成了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9个方面覆盖面较广、领
12、域较多的扶持政策体系。前段时间,省直厅、局、委、室又陆续下发相关文件,包涵了一大批整合资金及倾斜政策。比如,省水利厅明确了水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省林业厅从7个方面加强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省经信委实施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等等。可以由脱贫攻坚指挥部协调各部门,系统厘清并分门别类的整理出各条各块扶持政策及标准,做到政策了然于胸。二是全力争取。政策带有普遍性,支持带有主观性,争取与不争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社会帮扶政策的落实渠道和主体,就需要县直相关部门密集衔接、多方争取。应当划定各部门争资跑项“平均口粮线”,在此基础上再明确争资跑项目标和责任,实行“上线奖、线下惩”的制度,真正争取到更多政策落户XX、
13、惠及农业。三是确定重点产业。综合资源优势、发展水平,建议对上级产业扶持政策进行进一步整合,重点支持“两精两高”农产品建设,“两高”即高山油茶、高山夏橙,作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主流产品,走量产的路线;“两精”即精品黑老虎、精品生姜,作为区域性地理品牌标志产品,走高端路线。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农业产业特别是山区县农业发展的瓶颈。结合当前生态农业“一园区两基地”的发展目标,近期重点可以在农村公路、生产便道、园艺设施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农村公路方面,近期要抓两项工作:加快建设。全力加快771公里农村道路提质工程建设,构建农业生产第一级运输动脉。登记产权。抓好771公里农村公路产权登记,为农
14、业融资、产业布局工作服务。生产便道方面,目前还很缺乏为产业基地服务的公路连接匝道、机耕道、观光道、便捷小桥、盘山道,对于这些生产“微循环”的投入,企业和农户望而生畏。近期可以抓两项工作:摸清底子。据初步估计,近几年需要建设的便道超过IOOO公里,可由农业部门深入调研,明确区域和具体数量,为产业融资、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服务。及时支持。近期可以先整合部分涉农资金,对生产经营困难的小果园、小菜园、小药园、小养圈、小花园、小基地,给予“雪中送碳”式的帮助,提振农业生产的信心。园艺设施方面,全县精品农业起步标准较低,业态还比较单一。近期可以抓好两件工作:一是编制规划。编制全县精品农业专项规划,结合当前
15、旅游市场需求和全域旅游创建,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发展一批果园子、花园子、药园子、菜园子,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二是办点示范。以具备一定规模和交通条件的基地和企业为主,重点完善县农业科技园区棚、网、灌、溉、光补、水体等设施,并借鉴当前比较成功的“花果体验”运作模式,引导业主及时调整种植各类观光采摘花果作物,比如跺猴桃、火龙果、樱桃、西瓜及各类鲜花,做好“以花为媒”、“以果为媒”文章,从源头形成观光体验业态。3 .发展农业飞地经济。“飞地”在资源配置上、在保护山区生态、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快捷交通上有明显优势。要乘着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引入“飞地”经济模式,积极发展农业“飞地产业
16、”,破解当前农业生产规模不大、产品销售不畅、品牌创建滞后等问题。可以先抓三件工作:一是对接体制。对于XX来说,发展“飞地经济”是一个新课题,而飞地经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管理体制问题。可以由发改部门深入分析研究,并全面对接飞出地融资、财税、审批等各项制度,以此为基础争取上级支持和完善县内管理体制,确保所涉及的工作为“飞地”开绿灯、让车道、安助推器。二是确定产业。也就是要解决“拿什么产品来卖”的问题。农业部门可以结合全县农业优势资源和潜在资源,整体谋划全县“飞地”布局,做到产品确定、区域确定、规模确定、模式确定。特别是合作模式一定要超前谋划,目前比较成熟的模式有:土地连片开发模式、林地托管模式、休闲农业开发模式、资产资源增值模式、税源开发模式,我们也可以适当进行探索。三是外出招商。可以围绕中药材、高山果蔬、油茶、生姜等产业建设,赴长株潭、北部湾、珠三角等经济带的各类园区,大力开展“飞地”招商,一方面是在相关企业已经布局的“飞地”产业内争取机遇,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争取为XX专设“飞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