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江西省参赛集训工作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江西省参赛集训工作指导意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江西省参赛集训工作指导意见为做好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我省参赛集训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目标任务。参照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和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相关竞赛规则和技术文件要求,科学组织选手集训I,有针对性地培养并提高选手参赛水平,选拔各项目最优秀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争取取得优异成绩。通过集训工作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完善集训方法,提高竞赛组织管理水平,培养锻炼竞赛专业人才队伍,传播推广世赛、国赛先进理念,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二、组织领导。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西省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集训
2、工作的统一领导,对集训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和监督。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基地所在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属有关部门以及所在院校(以下统称集训主管部门)配合做好本地区、本行业、本院校集训组织管理工作。集训基地承担集训工作的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及集训主要组织实施工作。技术指导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负责制定集训工作方案并落实。三、集训工作基本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参与集训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公平、公正开展选手集训工作。在训练中,应将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公平且充分用于每位选手;在阶段性考核中,应严格按照程序,执行考核纪律,确保考核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二)坚持世赛、国赛标准。以历届世赛
3、、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相关竞赛规则和技术文件,特别是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各项目技术描述、竞赛试题、评判标准和竞赛规则等(以下简称世赛、国赛技术要求)为依据,制定集训工作方案,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开展集训工作。(三)坚持科学训练。根据世赛、国赛技术要求,合理安排集训时间、内容、形式,把握集训节奏。采取技术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定点与走训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训练工作。(四)坚持协作配合。在组委会统一领导下,各集训主管部门、集训基地、专家组、选手、选手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等,应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落实责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集训工作顺畅、高效运转。(五)坚持交
4、流合作。集训项目、集训基地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以先进经验带动集训工作整体水平提升。要注意向其他地区、机构和人员宣传推广竞赛先进理念,带动各地竞赛和技能人才工作发展。要结合客观实际,通过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有序开展对外交流,掌握全国乃至世界技术技能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四、集训时间安排。2023年4月至5月底,各项目根据自身情况完成选手阶段性考核,确定各项目正选、备选选手各1名(组)(国赛精选新职业单人赛赛项正选选手为2名,备选选手为1名)。2023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集训考核相关工作,做好赛前强化训练及各项准备工作。第二部分集训工作组织五、集训工作组织机构(
5、-)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集训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等事宜,办公室设在江西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竞赛组织处。(二)集训主管部门。集训基地主管部门按照组委会统一要求,负责项目集训I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对集训工作分工和集训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会商,审核集训工作方案,确保集训工作公平、公正和顺利实施。对集训项目进行全面总结。承担对相应项目集训基地集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提供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解决集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集训基地正常运转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主集训基地主管部门应安排专人作为联络员,承担与组委会、其他集训主管部门(或基地)、专家组长的沟通和联络工作。联
6、络员应相对稳定,以利于保持工作连续性。(三)集训基地。集训基地在其集训主管部门领导下,参与集训工作方案制定、集训专家组组建,承担集训主要工作任务,落实集训工作安排;对集训工作进行日常管理,承担相应工作任务。集训基地均应按职责为开展集训工作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支持,包括训练设备、技术保障,以及集训各项安全、后勤保障并配备专人负责落实;及时向集训主管部门汇报集训工作情况;按照世赛、国赛技术要求,加强集训基地建设。(四)专家组。负责集训相关技术工作。1 .基本构成。集训专家组一般由1名专家组长、若干名技术指导专家和1个教练组构成(统称为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7人,各成员应保证技术、技能领域
7、覆盖全面,具备训练各项技术、技能要求所必需的能力,并须根据实际工作安排,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分To2 .人员产生。集训专家组组长原则上由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相应项目技术专家组长担任,同时兼任教练组组长。原则上技术指导专家由其所在单位推荐,教练从大赛项目成绩前3名(团队项目前2名)选手的指导老师中推荐,技术指导专家和教练应符合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竞赛技术规则第七条裁判员基本条件。专家组组长、技术指导专家及教练经申报推荐后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遴选,最后确定专家组成员。3 .工作职责。专家组按照组委会要求,在集训基地主管部门的日常组织管理下,实施集训技术工作。(1)专家组长。及时了解并掌握世赛
8、、国赛技术要求,把握本项目集训技术方向,及时将所获得的技术信息分享给专家组成员和参与集训各方;研究世赛、国赛技术要求,提出本项目集训工作基本技术思路;专家组组长牵头组织各专家组成员,编制集训工作方案、考核技术文件及试题,与集训基地沟通协调,落实集训工作方案的技术保障相关安排;组织安排技术技能训练具体工作;组织专家组,会同集训基地研究并解决集训技术工作方面的问题,向组委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反映存在问题;总结集训工作中的好经验并加以固化;做好专家组管理工作。(2)技术指导专家。按照专家组长要求,参与制定集训工作方案;根据集训工作方案和专家组长按模块或工作流程等分工安排,协助专家组长做好集训技术指导
9、工作,参与考核技术文件和相应试题的制定;发现集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向专家组长报告。(3)教练组。设教练组组长1名(原则上由相应项目专家组长兼任)、教练若干名。教练组组长按照集训工作方案和专家组长要求具体组织选手训练;集训期间应始终跟踪掌握选手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向专家组长反映训练中的技术问题,对集训工作方案提出调整意见建议;总结训练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加以固化、提炼;协助集训基地做好选手各项安全保障工作。教练应根据集训工作方案和教练组长安排对选手进行训练汲时向教练组长反映训练中的技术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建议。(五)选手所在单位主管部门。集训期间,选
10、手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作为集训选手主管部门,应明确1名负责竞赛工作的人员作为领队,组织选手参与集训,了解集训动态,按程序反映相关问题。集训期间,选手因各种原因放弃集训资格的,须由集训选手主管部门向组委会出具书面报告,空缺名额原则上不再递补。各项目集训基地及专家组长应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江西省参赛集训工作承诺书(以下简称集训工作承诺书,见附件1)。集训基地及专家组长可参照集训工作承诺书内容、形式,分别组织专家组成员、选手等集训相关人员签署。第三部分集训训练工作六、集训工作方案。集训训练工作分日常训练和强化训练两个阶段。日常训练指自集训工作启动,到确定参赛选手集训I考核之前的训练;强
11、化训练指确定参赛选手的集训考核之后,到参赛之前的训练。集训工作方案包括集训框架方案、日常训练方案、强化训练方案和相应集训考核基本安排、技术支持等内容。集训基地和专家组长名单公布后,专家组长应及时了解集训基地实际情况,本着优势互补原则,制定集训工作方案,明确各方所承担任务。自集训工作启动10天内,由主集训基地主管部门组织审核后将相应项目集训工作方案报组委会备案。经组委会同意,由集训I主管部门于5个工作日内,印发该项目工作方案至各有关单位。集训工作方案将作为评估集训基地和专家组长工作、检查集训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处理集训期间争议的依据。七、训练工作内容。应结合集训项目、选手的特点及训练形式等合理安排,
12、充分体现科学训练的基本原则。各项目应按照世赛、国赛技术要求和本项目训练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安排训练内容。其中,日常训练和强化训练阶段的训练重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技能训练按照世赛、国赛本项目技术文件等要求,结合本项目技术技能基本要求,对选手进行全面的技能训练和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辅导,促使其达到各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强化训练阶段,要充分吸收国赛公布的最新技术要求内容,对选手进行针对性训练。专家组要会同集训基地创造条件,使选手尽早熟悉比赛设施设备性能。(二)综合素质训练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各项目应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融入集训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措施,提高选
13、手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2.强化规则意识。各项目应进行竞赛规则、规范培训I,将竞赛规则、操作规范、安全健康等融入训练和集训考核,使其成为选手工作习惯和必须遵守的要求。3加强心理训练。各项目应加强选手心理培训,提供心理咨询、测评和疏导。4.加强应变能力训练。各项目在训练过程中,应结合世赛、国赛技术要求,对选手进行各类突发事件应变能力训练,包括设备、设施、环境改变,工具、材料及试题等临时变化,以及安全等其他方面突发情况应变能力的训练。同时,注意加强选手抗压能力及技能水平稳定性的训练。5,加强选手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专家组应注意发挥选手的主观能动性倾听并吸收选手意见,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研究解决训练中的问
14、题。鼓励选手主动思考,按照集训工作方案,参与制定部分具体训练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检查、管理训练工具和设备,提升选手自我管理能力。6 .加强体能训练。专家组根据项目特点和选手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提高选手体能,满足参赛要求。7 .开展交流能力英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世赛项目专家组要注意对选手进行必要的外事礼仪及英语训练,使选手掌握对外交流的基本常识和方法。8 .加强适应性训练与团队磨合。在强化训练阶段,要充分了解比赛地的环境特点,并在赛前组织适应性训练。专家组成员和选手要加强团队磨合训练,强化团队意识,增进了解,提高团队参赛协同配合能力。八、训练工作形式。训练可根据项目实际和训练工
15、作需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为增强选手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可采取异地走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九、训练工作要求(-)集训主管部门及集训基地1 .集训基地主管部门应掌握了解各集训基地间配合情况及全面的集训工作动态;及时解决集训期间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公平、公正的问题;通过联络员及时向组委会反映集训工作动态及重大问题,及时向集训基地及专家组组长传达组委会相关工作要求。2 .集训基地要主动与专家组沟通,掌握了解集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专家组落实训练、阶段性考核等工作安排;解决集训技术及后勤保障问题;认真听取其他集训基地的意见建议,与专家组协商后进行必要调整;及时向集
16、训基地主管部门反映集训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意见建议;也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方面的保障。各集训基地应公平、公正对待每位选手,组织好训练工作。(二)专家组1.结合项目自身实际分析优势和问题,确定训练总体目标,明确体现在集训工作方案中,力争参赛成绩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3 .将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到训练各环节中,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并使参与训练各方清晰了解各阶段的目标要求。4 .合理安排训练节奏、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专家组长要从本项目实际出发,科学把控训练技术工作,做到训练节奏、内容与方式三者关系协调、合理;要专人指导、落实好每位选手的训练任务和进度。5 .在专家组长带领下,尽快使选手和专家组融合成集训工作团队,帮助选手适应集训生活、训练节奏,产生团队归属感。6 .掌握了解每位选手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特点,据此制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