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瓶子里的声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瓶子里的声音.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瓶子里的声音一、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敲门声、脚步声、扫地的声音等,在大自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鸟鸣声、风声,关门窗、车的喇叭声等,如果不注意引导,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就会悄悄地从幼儿的身边溜走。指南中科学探究子领域目标指出: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因此我设计了小班探索倾听声音的科学活动瓶子里的声音,以此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感官来感知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从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激发探究欲望,提升探究能力。二、活动目标1 .知道硬的材料放入瓶中摇晃时会发出声音。2 .积极探索感知不同物体在瓶子里摇晃时发出的不同声音。3 .体验科学探究
2、活动带来的乐趣。三、重难点:积极探索感知不同物体在瓶子里摇晃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 .大米、石头、豆子、核桃、棉花。2 .盘子、不透明瓶子、勺子。3 .音乐、图片、红绿灯牌子。经验准备:对大米、石头、豆子、核桃有一定的经验认知。五、活动过程(-)找瓶子、激发探究欲望。L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玩具,看看是什么?(出示瓶子)2 .教师:教室里面许多地方都藏了这样的瓶子,一会儿老师要请你们去找一找。3 .教师:找的时候请注意:(1)听到音乐才去找。(2) 一位小朋友找一个,找到后坐回位置。4 .幼儿找瓶子,教师观察引导。(二)感知硬材料放入瓶中摇晃时会发出声音。
3、1 .出示装核桃的瓶子并摇动,幼儿第一次感知瓶子里的声音。2 .认识材料。(大米、核桃、石头、豆子)3 .幼儿代表感知材料,第二次感知瓶子里的声音。4 .教师小结:把硬硬的材料放入瓶中,摇晃时会发出声音。(三)探索不同物体在瓶子里晃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1 .分组请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2 .装材料时请注意:(1) 一个瓶子只装一种材料。(2)装完材料后不要晃动瓶子,悄悄回到位置上。(3)不让别人发现自己装了什么材料。3 .幼儿摇晃瓶子,感知物体在瓶内撞击发出的声音。4 .为材料相同的瓶子找朋友。(1)选出一个瓶子里是大米的幼儿朋友。(先摇晃、再猜测、最后验证)教师:现在我们来给瓶子找朋友了。教
4、师:我们先听听你的瓶子,猜装了什么?和她是好朋友的站上来,一起摇一摇。(2)请装豆子的幼儿找朋友。教师:听和他瓶子是好朋友的站上来,你们也坐在一起吧。(3)请出装核桃、石头的幼儿找朋友。教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他们的瓶子里装了什么?(打开验证后请相同的幼儿摇一摇瓶子)5 .教师小结:把不同的材料放进瓶子里,晃动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装了石头和核桃的瓶子晃动时发出的声音很像,但也是不一样的)(四)听一听玩一玩,体验科学游戏带来的快乐。1 .讲解游戏规则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红绿灯游戏啦,小朋友们根据老师的指示牌摇动手里的罐子,绿灯摇动、红灯停,准备好了吗?2 .教师一手出示红绿灯、一手出示大
5、米、豆子、石头图片。(五)延伸探究活动(瓶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1.听一听想一想,瓶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瓶子(出示一个装满棉花的瓶子摇一摇。)里面有东西吗?教师:打开盖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哪些东西放进瓶子里摇动不会发出声音呢?我们下次再一起去寻找吧!六、活动反思优点:1 .活动过程完整,各环节设计具有一定层次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2 .教学具准备充分,符合活动设计,适合幼儿活动中的操作。3 .活动导入有趣,幼儿参与度高,达到了预定的活动目标。4 .幼儿学习状态好,注意集中,操作过程中幼儿有探索、教师有整体和单独指导。5 .活动较有趣,师幼互动和谐
6、,教师有引导,幼儿有参与,师幼互动频率高且有效,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究。缺点:1 .教师语言可再科学简介、提要求时语言过于冗杂。2 .抛出问题后未给予幼儿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时间。点评:指南指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J声音作为小班幼儿喜欢探究的领域,本活动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通过提供丰富材料,鼓励幼儿在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中选用不同的材料感受声音,注重引导小班幼儿通过观察,积极探索感知不同物体在瓶子里摇晃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通过设计红绿灯游戏的设计,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兴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层层深入,通过感知不同材料的特点、尝试感受不同材料的声音、为瓶子找朋友以及小游戏等,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能够让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感受不同的声音,进而支架小班幼儿丰富对声音的认识与体验,是非常有意义的一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