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园区建设典型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教园区建设典型经验.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职教园区建设典型经验*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大学城职教园区,是促进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的战略之举,也是抢抓职业教育发展重大机遇、整市打造职教创新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强市的核心工程。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资源共享、全域融合”原则,分块建设、整体推进,打造连片式组合型职教园区,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和人才支撑。一、园区建设基本情况*职业教育园区又名*大学城职教园区,规划为核心区、辐射区和带动区。核心区总体规划占地18000亩,预留发展空间3000亩,处于原*经开区核心位置,现*新区位置,全部建成后在校生达12-
2、15万人,常驻教学科研人员和各类实用型人才达到1万人。20XX年,*大学城职教园区开始规划建设,按照3年初具雏形、5年基本建成、8年全面完善的规划思路,把园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资源高度共享、校企深度合作、生活服务配套的城市新区,建成鲁中地区一流职业教育园区。目前,已入驻*职业学院、青科大*教科产融合基地、*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医药学院等8所院校和张江*科技产业园、新华医疗科技园、黄营创业园、海悦龙宫物流产业园等10个左右特色产业园区。辐射区由核心区周边区域连片开发建设的各类型功能区、工业园区和院校组合构成,主要包括周边的*高新区、*经开区、*先创区、*新区等功能区和西铁城高端装
3、备制造园、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工业园区,现有*理工大学、*工业职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技师学院、*水利技师学院和*机电工程学校、*莱茵智能科技学校等12所院校。目前,在校生达到15万人。带动区是指适应*组群式城市特点,通过核心区、辐射区功能延伸,不断深化校城融合、产教融合,强化提升与县域中高职院校贯通培养规模和水平,推动*职业教育强市建设,整体打造全域职教园区。二、主要建设成效1.统筹规划、高点定位,在整体布局上形成了“一核二区N学校”的大职教园区格局统筹规划、超前规划是职教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根本保证,参照广州大学城、重庆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和国内知名职教园区,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
4、院所进行高标准设计,统筹规划布局了“一核二区N学校”建设(大学城核心职教园+辐射区、带动区+新建改扩建N院校)。先期重点打造“一核”即*大学城职教园区核心区建设,总的目标是建设“5+10+10”,建设5所左右全日制高等或高职院校,建设10所左右专业特色院校,建设10所左右应用型、产业型研究院。目前,已建成国家“双高”校一所一一*职业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2所一一齐鲁医药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校区,*理工大学研究院和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正在建设的*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职业教育产教实训基地)一期占地20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可满足3500名师生的实习实训和科技研
5、发转化。*工艺美术学院产教融合基地(*陶瓷学院)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占地168亩,在校师生2500名。*体校规划占地190亩,在校生可达2000人。*化工研究院*分院,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今年秋挂牌启用。正在洽谈引进的项目有5个,着眼长远,为新引进教科研资源预留发展空间,目前,预留3000亩教育建设用地。2,完善配套,高端建设,在发展定位上确立了“紧贴经济实际、校城深度融合”战略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校城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整个职教园区建设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始终与我市城市品质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就业民生保持同步,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端建设设施设备。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全面完善了辖区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孝妇河综合治理进度,加快水、电、气、热、交通与主城区一体化管理步伐。做好与*大学城职教园区建设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居住、创新园区等方面的配套,实现与*新区资源的共享共用,如配套建设了*东校区(*大学城实验中学)、*实验幼儿园大学城分园、*中医院东院区等。高标准建设*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职业教育产教实训基地),总投资达27亿元,全部采用装配式结构,其中建设单体实验实训楼争创国家最高建筑奖鲁班奖。大力支持现有院校发展。主要是全力支持齐鲁医药学院发展,支持其积极建设中药博览园、基因诊断与个体化诊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口腔医学技术
7、数字化产学研中心。支持*职业学院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重点加强*职业学院产学研合作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几个实训基地建设。3 .师资保障,匹配政策,在办学体制上取得了多元化、多样化创新政策引导和政府主导推动,是职教园区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强职教园区建设,在园区多个项目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规划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职教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选址、规划、资金、征地、迁建等复杂问题,克服无数困难和阻碍,强力推进职教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才能在短时间
8、内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全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构建了“四个统筹”的市级发展新机制,即统筹职业院校发展规划,统筹专业设置调整,统筹资源共建共享,统筹优化职业院校空间布局,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打破学校类型界限和条块分割,集约利用职教资源,推进职业院校错位、特色发展,鼓励学校开设地方急需的新兴专业和紧缺专业。全面落实职业院校五项办学自主权,由职业院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聘条件、内容和程序,自主制定年度招聘方案,经
9、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备案后,自主招聘各类人才。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核拨财政经费。依托*市职业教育研究院成立了*市职业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为今年秋季开学即将启用的*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职业教育产教实训基地)配置新增了27名事业编制人员,保障基地建设好、发展好。为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今年初制定了*市民办中等及以下学历教育学校设置标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补充说明,对产教融合型企业自办、合办职业教育,降低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办学规模等准入条件。省级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新景表业有限公司领力、
10、*新景职业学校、*科技有限公司领办*中德智能科技学校,今年2所中职学校将实现招生办学。通过举办校企合作发展论坛、人才供需见面会等形式,搭建“键对键、面对面”发展平台,深度调研了解市内高精尖企业开办职业教育的需要,全力调动民办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目前园区内学校,采取了多种办学体制,有公办民助办学、民办公助办学、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知名学校领办等多种模式。4 .资源共享,融合贯通,在发展模式上探索出产教深度融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一是全面深化校城融合发展。20XX年,启动校城融合战略,出台*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驻*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市外高校院所与*
11、地方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政策,市财政设立校城融合发展专项资金,从年6000万元增加到近1个亿的资金,分四类大力支持项目平台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协调沟通机制,通过采取新举措拓展校城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二是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一批混合所有制办学项目实现落地,校企共建立13个二级产业学院,今年将新建20个产业学院。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推动校企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举办20XX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会暨签约仪式,建立产教对接制度平台。*职业学院等5家院校与*众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聘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智等11位专
12、家受聘为*职业教育研究院产业教授。三是全面扩大产教融合。加大项目资金向园区、向学校投入的力度,以研发在学校、转化在城市的模式,构建校城合作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通过*农业工程学院、*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职业学院等学校建设,打造一批产教融合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努力创建产教融合型城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完善产学研融合推进机制,助推校地全面合作、科教深度融合,推动校企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促进驻*高校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四持续搭建校际联盟。先后成立了*职业教育联盟和*高校联盟(*高校协同发展校
13、长联席会议),积极组织政产学研对接活动,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20XX年,成功举办新时代东中西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等77家单位的代表应邀参会,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互学互鉴、互联互通的合作平台,推进东中西职业院校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推动*职业学院与俏江南公司合作共建现代服务产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与上海赛特丝绸进出口公司合作共建国际时尚学院建设。会同*理工大学推进四方共建*理工大学华为云学院暨*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建设。五是突出职业院校专业特色化建设水平。*职业学院、*师专、*轻工职业学院、*工业职业学院5个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所立
14、项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1所省示范校将建设11个省级特色化专业,推动“校校有特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大力实施驻*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程,先后分两批遴选40个品牌专业予以重点支持,市财政将给予835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引导高校围绕*产业发展设置优化专业建设,实现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20XX年,驻*高校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42个专业,完成新增招生2540人;调整优化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等44个专业,完成招生5262人。通过高校专业调整,驻*高校留*人数和留*率显著提高,留*毕业生质量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认可。三、存在的主
15、要问题1.投资主体单一,建设资金匮乏。目前,职教园区的建设投资主要以政府牵头及投入,这使得投入与产出、需求联系不紧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脱节或矛盾。2.建设用地紧张。受近年来用地宏观政策趋紧的影响,调整用地空间规划,争取土地指标,难度大、周期长、办理手续繁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积极性和进度。四、措施和建议1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特点进一步细化职教园区整体设计,科学合理规划实训基地。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通过讲授形式让学生获得技术理论知识,更多地是通过实训基地给学生直接“操练”的机会,培养他们与一线对接的技术实践能力。实训基地不仅要重视先进实训
16、实验设备等硬件的配置和陈列,还要注意配以相关的讲授设施,让两者有机的融合起来。2 .职教园区建设筹资机制,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提高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职教园区建设。二是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向企业等相关单位出租,通过有偿使用来提供部分建设维护资金。三是制定园区企业制度化投资制度,建立社会投融资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就近利用企业先进的设施资源,构建园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科研基地。用市场的办法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引导社会各方面投资入股、混合所有,共建共享,扩大职业学校融资渠道。四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项目等方面的经费支持,或设立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专项奖励资金。4,加强调研、科学预测,合理布局专业结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定期开展深度调研,充分了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