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全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全文)摘要罗马IV标准规范了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但临床上常可见未达到罗马IV诊断标准的婴幼儿,部分被误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并给予了不恰当的干预。应提高对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管理水平。新生J次口婴幼儿(036月龄)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慢性反复发作的一类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经适当的医疗评估,患儿的症状不能以其他疾病解释,包括反流、反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婴儿绞痛、功能性腹泻、婴儿排便困难及功能性便秘7个疾病。临床上有较多婴幼儿因消化道不适症状就诊,但发作时间和(或)频次未达到罗马IV标准,不能明确诊断,给临床处理和患儿健康管理带来困难。因
2、此,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闲学分会消化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了国内儿内科和中医专家,制订了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为更好理解该共识,对相关要点进一步说明。一、功能性胃肠病与婴幼助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1980年世界知名专家小组在罗马举行专门会议,制定了功能性胃肠病的定义和规范化的试用诊断标准即罗马标准,1994年发布了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即罗马I标准,直到1999年发布的罗马标准才单列出儿童功能性胃肠病分类,2006年罗马I标准根据年龄分为新生儿和婴幼儿(036月龄)和儿童(36月龄)2个年龄段,分别制定了各自相应的标准,2016年罗
3、马IV标准强调诊断主要基于以症状为基础的循证依据,更新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的观念,并对相应的诊断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如就诊患儿较难达到肠绞痛罗马In标准,罗马IV标准中分列了临床诊断标准和研究诊断标准,哭闹未达到三三标准患儿,可以临床诊断为婴儿绞痛,这解决了临床规范化诊断问题。由此可见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及功能不完善,此阶段生长发育迅速;婴幼儿的喂养从单一乳类到接近成人的食物,是食物过渡的重要阶段;加之部分婴幼儿家庭对儿童健康照护知识不足,因此婴幼儿易出现呕吐、腹胀、腹痛(异常哭闹排便异常、食欲下降等症状,但未达到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V标
4、准,我国上海市闵行区婴幼儿及15个城市4202婴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发病率为分别为38.0%和33.6%,Howard等随访观察了700例婴儿的5周龄至6月龄阶段,15%的家长报告自己的子女过度哭闹,但真正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m诊断标准的婴儿只有2%为解决此问题,国内部分儿内科和中医专家命名并定义了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基本统一了诊断标准,但还需在今后实践中进行循证研究,不断完善使之更科学。二、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易被误诊婴幼1助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症状多为非特异性,易被误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或孚廉不耐受等疾病。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02%8.00%,常累及多器官系统,60%为消化
5、系统症状,50%为皮肤症状,30%为呼吸系统症状,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可出现呕吐、反流、喂养困难、拒食、易激惹、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我国广东省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率为2.69%,牛奶蛋白过敏的表现与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症状大多相似,其主要的鉴别点在于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注意过敏食物喂养时间、量等情况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另外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除胃肠道症状外多合并皮肤或其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没必要首先行食物特异性IgE.IgG等相关检测,不应只根据特异IgE阳性就诊断为食物过敏,不能根据此进行食物回避,尤其是母乳喂养婴儿,更不能据此停止母乳喂养。婴儿肠绞痛在临床常见,临床上
6、易误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停止母乳喂养而选用特殊配方,这是一大误区。三、对策与展望如何有效管理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一是要正确理解罗马IV标准,并在实践中验证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二是探索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治疗方法;三是加强健康知识宣教。1.正确理解罗马IV标准:婴幼儿出现反流、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呃逆、腹泻、便秘、拒食等胃肠道症状,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诊断时需进行营养评估,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同时评估是否存在胃肠疾病报警症状如频繁呕吐、呕血、呼吸暂停、生长迟缓、喂养或吞咽困难、表情痛苦或姿态异常、发热、便血、面色改变、脱水、
7、胎粪排出困难等。对于未达到罗马IV标准的胃肠道症状婴幼儿,可用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加强中西医结合: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患儿多在儿科门诊就诊,中西医目前尚缺乏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案,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脾胃和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脾失健运与肝失疏泄是病机关键,治疗上运用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综合调理脏腑功能,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成人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上有一定效果。此外,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症状复杂多变,症状可重叠,需要个体化及综合治疗,这与中医的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相吻合。婴幼儿口服药物困难,对推拿、穴位贴敷等中
8、医疗法依从性良好。但是目前的临床研究多为经验介绍或小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缺乏中医病证的客观化指标研究与深入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因此,要加强中西结合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3.加强儿童监护人健康教育: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明确,因此其治疗手段有限。加强儿童监护人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具体如下:(1)力口强监护人对疾病的认识,如告知婴儿肠绞痛和反流只是暂时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行缓解,药物治疗如胃酸抑制剂或促动力药物对婴儿肠绞痛和反流无效,反而有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2)鼓励监护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观察儿童特殊症状体征,关注患儿生长发育情况;(3)给予监护人营养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停止母乳喂养,减少频繁更换配方,甚至错误选择蛋白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按时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过分限制饮食给婴幼儿造成营养不均衡。近20多年来,广大儿童消化科医生对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仍需要收集大数据,以进一步规范其诊断,亟待建立婴幼儿功能性消彳名不良综合征队列研究,加强疾病的基础研究,形成一套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填补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