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0223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一数 教科书2到5页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课题数一数教科书2到5页,练习一第1,2题。课型新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法学法教法:情境引导,举例讲解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类总结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查学诊断同

2、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数数看?我们班有几块黑板?我们班有几把省帚?我们班有扇窗户?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1到10的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初步体会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课题,简洁扼要明确探究目的及方向。二、示标导入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图师: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校园的那一刻起,你们就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

3、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的用途很广泛,所以学习数学很重要,但也很有趣,现在就让我们从这本书中开始学习吧。【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三、导学施教出示图画,引导数数。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的来到学校,校园的环境真美,你们看,这幅图画里都画了些什么?1 .看图观察学生看见什么,说什么(有学生,有老师,有小鸟,有看书的,踢足球的)2 .引导学生学说完整的话。(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老师,一个足球,一面五星红旗)(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看书,两本书)(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

4、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球,4棵葵花,5个大字,6朵花,7只鸟,8棵树,9个学生,10个师生。)(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到10的人或物。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老师和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快乐的气氛。【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并初步感知数的概念。四、练测促学1、以苹果为例:数了数图中有6个苹果,就在()里面画6个。,即(C)OOOOO)o课件演示2、照样子在()里画。课件演示3、图中有()只小狗。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拓展,能够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五、拓展延伸1.看数圈一圈。课件演示2

5、.接着画。课件演示3 .连一连。课件演示4 .把数量一样的连起来。课件演示5 .数一数,用不同的符号圈一圈课件演示布置作业。回家和家长一起数一数你家里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窗户,几盏灯,几张床小结: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数一数板12345678910书设计成功之处:教不足之处:学反思改进措施: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新源县中心小学朱晨曦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别斯拖别乡中学桑叶课题比多少教材第6、第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3、第4题课型新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

6、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重难点教学重点“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法学法教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学法:采用操作法和自主探究法。教具学具准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查学诊断1.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2.认数。老师拿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老师说数,学生拿卡片。【设计意图工通过谈话交流回顾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二、示标导入出示教学目标: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小猪们正在帮小兔子们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砖,有的扛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禁不住跳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子还在房子前的桌子上摆好了水果和蔬菜来招待客人。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明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三、导学施教1、学习“同样多”。(1)让学生自己观察,同桌互相说说图意。(2)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兔子?让学生拿出学具C)代替小兔子摆出来,老师将图中的4只小兔子复制下来放在图的下面(或把4只小兔子图片贴在黑板上)。(3)再问:“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

8、?”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子一一对应,每复制1块砖,都用对应线把小兔子和病连起来,表示1只小兔子搬1块砖。(4)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砖照此方法摆放。老师说明:1只小兔子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小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这时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5)让学生说说小兔子和砖怎样比。(小兔子和砖比较,1只小兔子搬1块砖,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病的数量同样多)(6)学生摆一摆,说一说。拿出2个O摆好,再摆口,口要和。同样多。摆好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找学生到模型上摆,让大家看,重点交流摆的方法并表述出来。你是怎样比较C)和口的?(我是数出来的,O有2个

9、,口也有2个,那么。和口就同样多;我是摆的,1个对着1个。,没有多余的。,也没有多余的口,我就说口和。同样多)2.学习“多、少”。(1)提问:小猪们在干什么?有几只小猪,有几根木头?引导回答:小猪们在扛木头,有3只小猪,有4根木头。提问:小猪和木头的数量怎样比?自己想办法比比看。在自己比的基础上,同桌交流比的方法。(2)集体交流。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老师把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起来,木头多1根。老师引导说明: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同桌互相说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木头的根数比

10、小猪的只数多)3.仔细观察图,看还可以将谁和谁相比。(1)提问: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两人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得出答案。(2)还可以谁和谁比?小组合作,看看图中还有什么,用学具摆出来。(每人摆一种并表述出来)(3)集体交流。【设计意图工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得出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谁多,谁少,我并没有安排学生动手把他们摆出来,因为这样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知道了它们的数量,很少有同学会想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而最后我安排学生动手摆学具,是学生在不知数量的情况下探索比较的方法,这一过程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一-动手操作+思

11、维活动。四、练测促学1 .在多的后面画5。课件演示2 .在少的后面画“课件演示3 .填一填。课件演示4 .把同样多的连起来。课件演示5、数一数,比一比。课件演示6、在多的下面画“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工灵活运用比一比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五、拓展延伸判断:图中两种鸟同样多。课件演示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布置作业:1、回家动手摆小棒。要求:两行摆的同样多;一行摆得比另一行多或一行摆得比另一行少,并说一说。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设计意图工简单的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评价,是让学生发现在本课中自己做得好的一面或不好的一面;或哪些地方学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板书设计比多少1、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动物同样多。2.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