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主设备多模态感知数据融合计算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主设备多模态感知数据融合计算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电联团体标准变电主设备多模态感知数据融合计算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要过程,任务来源、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1任务来源本标准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关于印发2022年第二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中电联标(2022)287号文)下达的标准制定计划制定,项目计划编号T/CEC20222139o2工作简要过程1)2022年11月18日标准编制工作组成立,在标准立项审查启动会议上,讨论了标准编写大纲,确定了标准的范围,明确了工作任务分配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2) 2023年4月21日,编制工作组完成了标准的草案的编制工作。3) 2023年5月8日,召开编制工作组讨论会,根据讨论会
2、内部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并编写编制说明。4) 2023年6月7日,召开第二次标准工作组讨论会,修改、完善标准内容后,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修订编制说明。3主要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工作组成员序号姓名单位名称标准中承担角色1刘浩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召集人2刘鑫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成员3甘津瑞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4吴春膨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5吕顺利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6张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7韩兆刚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序号姓名单位名称标
3、准中承担角色8夏卫尚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9常珂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10范晓宣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11张屹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12朱晔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13张静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14周正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二)本标准主要牵头单位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标准编制中,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标准的调研、制定工作;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标准技术试验和验证。(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编制原则本标准按照GB/T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4、则的规定起草,汇总了电力公司、科研单位等相关方的专业人员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编写。在标准撰写过程中,起草人员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广泛听取了国内相关单位的建议和意见,力求使本标准紧密切合工程实际,具有技术先进、适用性强的特点。2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变电主设备多源异构感知数据融合分析下的静态知识抽取与关联、动态感知数据接入、挖掘与更新等动态计算要求、数据服务组件和接口、数据计算组件和接口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电力设备管理机构,从事电力设备智能运维的科研单位及其他相关系统的供应商,用于指导设备管理下的动态感知数据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维等环节,也适用于电力企业对变电主设备的智能分析
5、与研发。(四)制订标准的目的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电网主设备配置了日益丰富的传感器装置和日臻完善的监测手段,站内累集数据庞大且多样。针对主设备各模态感知数据的异构性、采集尺度不一致性、数据动态变化特性以及各模态数据间的潜在相关性等特点,需要构建全新的变电主设备多模态感知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和技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多源异构感知数据的价值,实现对主设备全方位的综合评估。在行业中尚缺乏相关标准对其提出基本的构建、功能等规范,该标准制定后可解决以下问题:1)突破面向静态文本类数据的传统知识图谱的限制,实现动静态感知数据的规范化存储与有效组织;2)打通设备间的相同模态数据间的壁垒、设备下不同模态数据间的壁垒等,建立设备-数据间的相关性;3)直接推动主设备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分析和关联分析,直接关系到变电主设备的可靠性诊断与评估。(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外无对等的相关标准。(六)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不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冲突。(七)标准名称与计划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无变化。(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如标委会的管理和活动、专家培训、技术交流、标准化技术刊物、网上信息等)宣贯本标准。(九)废止现行标准的建议无。(十)标准涉及专利情况说明不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