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汇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以来,街道紧盯目标任务,高标准谋划,以“八个聚焦”为抓手,推动了专项行动顺利开展。一、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一)以党建为圆心,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一是以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为抓手,植入“党建+”的思路,狠抓基层党建工作。我街道XX村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1333”(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打造三个基地,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综合培训基地;强化三支队伍,党员队伍、“五老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三大目标,完善乡村治理、服务引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
2、理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二是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首先坚持坐班值班制度和首问负责制,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诚心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小事不过日,大事不过周,对不能办理的要求耐心解释,取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同。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做到阶段性工作适时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时公开、突发性工作及时公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事一议:尤其是群众关心的财务情况,采取事前公开计划、事中公开进展、事后公开决算的方法,以达到群众满意拥护、干部廉洁顺心的效果。其次是约定干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村干部职能。率先实行干部职业管理,对村干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比如在村容整治上,划分村干部责任区,由村干部督促卫生保洁员,对
3、全村主要道路、村庄进行经常清理、日常维护。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街道中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再次是设岗定责,极力调动党员积极性。对村(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照党员的特点和年龄划分岗位,实行自愿认领岗位履责,党员分片联户创优。并与党员积分管理相结合,把无职党员工作履职、开展活动纳入民主评议,作为评议合格党员的依据,并要求各岗位责任人,每季度向支部大会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切实使每一个党员“有岗有位、有权有责“。(二)以三治融合为半径,打造美丽和谐新农村一是推进村民自治,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依托村民自治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实现“众人的
4、事情众人议”。由村民集体讨论,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对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黑名单”管理,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我约束的“紧箍咒”。对一些陋习、恶习予以坚决革除,有效的推进村民自治管理。二是提升法治化水平,促进平安稳定。街村两级投入资金建设法制广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并在村部安装网终视频监控系统设备,每个居民地段均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设立了专门的警务室和村民调解室。各村(社区)都建立调委会、辅警、治安联防队伍,及时发现调处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近几年来,街道无重大安全灾害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三是增强德治能力,提升村民道德水平。要求干部要带头讲公德,守私德
5、,增强干部以德为先、以德服人的能力。在村民中积极宣传讲道德的人和事,批判无道德的行为,树立道德先锋。通过良好的模范作用,以点带面,提高村民整体道德素质。通过村幸福生活驿站的青少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乐园、图书室、书法室、健身室、休闲娱乐室等载体,丰富村民精神家园,提高村民道德修养。(三)以问题为牵引,不断提升综合治理水平一是聚焦问题整改,提升服务水平。对照检查阶段我镇采取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社会各界意见,围绕清单自己找”,走访入户”群众提”,对口部门“上级点”,党员谈话”互相谈”等方式共征求汇总党委X类问题X条,领导班子X类问题X条,X个村级党组织共梳理X类问题X条。坚持
6、“边查边改”,对照查摆出的问题全部分类形成问题台账,逐项分析研究,针对性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能改即改并长期坚持,确保各类问题高标准整改到位,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二是聚焦评星定级,健全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党支部评星制度。按照”五新八有十星”的标准,对各党支部进行初步评星,X个党支部中八星级X个,七星级X个,六星级X个。二是建立党支部书记评星制度。结合任职年限、年度考核结果、奖惩情况,对现任X名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初次评星,界定三星级X名,二星级X名,一星级X名,任职不满一年暂时未能评星的X名。三是完善农村干部管理办法。明确星级评定与报酬待遇、评先评优挂钩,进一步激发了两委干部比学赶超”的干
7、事热情。三是聚焦积分管理,激活党员动力。为充分发挥党员在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的带动作用,立足镇情实际,制定印发X镇农村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办法,以X村、X村、X村为试点,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分层量化考核工作。镇党委为每名党员印发一本积分管理手册,各支部正探索开展党员积分分层量化管理的好做法,全部推行党员积分”月榜、季榜、年榜公示,实行党员积分多少与评优评先、金融服务、领办合作社、党内激励关怀挂钩,有效激发党员主动参与、带头作为的积极性,做到“小积分“有“大作为”。四是聚焦四个重点,补齐短板弱项。一是提升集体经济。推广苇水、九光、上郊等村成功经验,通过资金注入、三资撬动、
8、村企联建等途径,力争X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取得明确提升。二是扎实开展清化收”工作。对X个集体经济组织合同清查、债权债务摸底完成公示,债权清收X万元,化解债务X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清障铺路,同时以此为契机,建立镇资产资源台账,建立健全资金往来、合同签订及“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等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厘清岗位职责。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结合镇村实际和年度目标任务,制定镇村职责清单、任务清单,镇村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村干部履职负面清单,制定差异化个性清单X项。四是深化村民自治。坚持发扬民主,建立健全X个村”村规民约X余条,作为加强基层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规范自治、强化德治
9、,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一)基层党组织弱化有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严重;农村精英人才大量流失,乡村治理能人难寻、治理能力严重不足,基层治理后继乏人;干部与群众的利益分化程度加大,特别是基层“微腐败”等问题加剧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二)利益诉求多元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期盼更加透明、更加完善的治理体系;现代信息的传播和放大效应,代表不同利益取向的社会思潮进入活跃期,甚至对立思潮也有了表达的平台和机会。(三)治理难度不断加大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各种力量刺激、驱使着农民主动或被动进城,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趋
10、势加剧,街村两级的留守部队大多是老人与妇女儿童。同时,农村重建设轻管理问题较突出,部分农民国家、集体观念及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等、靠、要”思想严重,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四)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基层群众组织名不副实,部分变成了对上负责的官僚化组织,行政化趋势明显,越来越脱离群众。同时,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基层事务的空间不大、渠道不畅,部分群众的正常呼声得不到倾听、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因此而产生的信访举报、集访上访等也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隐患。三、下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采取有力措施,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创出经验,干出靓点!(一)建强战斗堡垒,不断夯
11、实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引领功能,建立健全强化村党组织政治领导的制度机制,引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持续用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规范党内教育和组织生活,切实增强党组织的仪式感和神圣感。全面加强“两个覆盖”,扩大党在农村基层各种组织的覆盖面和渗透力,把分散、孤立的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联系整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把基层重建为“团结的基层”,共同致力于政党理念回归“人民政治”,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治理优势。二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具体规定,推进党员干部作风持
12、续改善。尤其是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坚决纠正、严厉整治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选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带头致富能力强”的用人标准,打破地域、行政区划限制,在全村乃至全街道范围内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模范、领导作用。大力推进村“两委”班子专业化,畅通在职和退休干部、教师、医生等新乡贤到村任职渠道。加大探索村干部正向激励举措,把村干部报酬和村集体经济增长幅度、群众信任度挂钩,提升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二)全面依法治理,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础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法治理念,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
13、方式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基层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和“法律七进”,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二是强化基层法治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站、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拓宽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加大信访排查化解力度,落实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五包一”制度。四是维护法治尊严,强化社会综合治安防控,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加大对信访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4、,狠刹缠访闹访邪气,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三)完善居民自治,不断巩固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一是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落实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群众自治制度,加大“三务”公开力度、扩展公开范围,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建立由村委会、驻村企事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村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协商机制。推进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在组一级建党小组、理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共治格局。二是激发群众参与意愿,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在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感受到基层自治的优势与实惠。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根本手段,经常性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突出便民服务的功能,搭建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提高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三是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建立公益岗位或监督岗位,以实际岗位的体验和锻炼,培育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村精英示范作用,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力度,让群众明白在社会治理中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解决法律够不着、道德管不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