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杨幼化技术规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山杨幼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杨(Popuusdavidiana)的根萌幼化技术、组织培养幼化技术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杨幼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Fl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1.Yfr1000-2013容器育苗技术1.YfT1882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DB23/T961-2005山杨无性繁殖配套生产技术3根萌幼化技术3.1 取材时间与材料选择每年的春秋两季,植株停止生长之后、萌动前,采集粗度为3cm左右山杨树根。3.2 储存条
2、件山杨根应沙藏,储藏温度为05C,湿度60%,应适时通风。3.3 埋根条件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埋根。3.4 根萌基质及消毒基质宜为草炭土,厚度IOCm15cm,基质装入规格50CmX30CmX20Cm育苗盘后,用800倍的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淋灭菌。3.5 灭菌处理将山杨根用多菌灵清洗干净。3.6 埋根方法截取长度15Cm30Cm根段平放于草炭土表面,然后封土,达到完全覆盖根系即可。3.7 幼化管理封土后浇足水,敷上塑料薄膜。待根萌苗长到ICm2cm,撤去塑料薄膜,苗期水分管理按照GB/T6001规定执行。3.8 根萌苗移栽与管理待根萌苗长出新根后,长到5cm10cm高,截断新根周
3、围的老根,移栽至育苗容器中。容器苗期栽培管理按照LYfTIoOo2013中5.5执行。4组织培养幼化技术4.1 外植体选择及保存外植体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枝条,采集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翌年3月。贮存方式应为低温封存。低温存放温度为OC以下,湿度50%60%.接种前10d15d将枝条常温水培,隔日换水,待休眠芽萌动后,即可接种。4.2 诱导方式选择选取腋芽或叶片诱导胚性愈伤,待愈伤生成不定芽Iem2cm进行继代培养,每25d30d继代一次,即可保证苗木的幼化。选取腋芽诱导方式,腋芽应培养出丛生芽,应继代3次5次。4.3 外植体消毒按DB23/T961-2005中5.2规定执行。4.4 培养配
4、制按照LY1882的规定执行。4.5 培养条件按DB23/T961-2005中5.5规定执行。4.6 6无菌苗接种4.7 6.1叶片诱导不定芽在超净工作XX,将灭菌处理的叶片,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切成ICm21.5cr112的方形,平铺于培养基表面,每瓶3枚5枚。接种培养基为以NT+6-BA1.0mgL+KT0.3mgL的初始诱导培养基。置于培养室光照培养10d20d后形成不定芽。4.8 6.2腋芽诱导丛生芽选取萌动后2cm左右的腋芽,在超净工作XX灭菌处理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腋芽下部插于培养基内05cm左右,每瓶5个8个芽,接种培养基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1
5、.0mg/L的初始诱导培养基,在10d20d后形成丛生芽。4.9 继代增殖培养将丛生芽,转移至l2MS+6-BA1.0mgL+NAA0.02mgL的增殖培养基。培养30d后,不定芽基部可平均生长出4.5个不定芽。4.10 根培养和植株再生将丛生不定芽分离开,挑选高度LOCm以上的单株转接到以l2MS+IBA1.0mgL+NAA0.02mg/L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5d左右获得完整再生植株。4.11 苗与驯化在移栽前,组培苗应敞XX口在自然光下进行抗性锻炼3d5d,洗掉根上附着的培养基,将根蘸入2%的高镒酸钾溶液中灭菌后,栽入装有已灭菌蛭石的规格50CmX30cmX20cm育苗盘内,3d-5dF覆膜保持湿度,5dIOd后逐渐揭去塑料膜。移栽后第2d和第7d分别施全营养叶面肥,在施肥后的2d喷1OOo倍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12 移栽与管理在苗木长出新根后连同附着在上面的蛭石一起植入育苗容器内,育苗容器内基质应提前灭菌并淋透,移栽后3d内应扣膜保湿并避免阳光直射。栽培管理按照LY/T1(X)02013中5.5执行。5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山杨根萌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炼苗与驯化、移栽与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