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症技术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孤独症技术规范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一般从1岁半左右,家长逐渐发现儿童与其他儿童存在不同。【临床表现】1、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甚至语言过多,语言缺乏交流性质。2、社会交流障碍: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儿童喜欢独自玩耍,对父母的多数指令常常充耳不闻,但是父母通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因为孩子会愉快地执行某些他所感兴趣的指令。3、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可能对多数儿童喜爱的活动和东西不感
2、兴趣,但是却会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并因此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重复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5、感觉异常。6、其他: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孤独症患儿较为明显,常常成为被家长和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因此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诊断】典型孤独症诊断并不困难,但是目前在我国孤独症误诊率极高,原因主要在于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对孤独症缺乏认识、众多家庭存在着“孩子大些语言就会好”的观点。因此对于23岁语言发育落后的儿童,如果合并有非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均应该考虑孤独症的可能。诊断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
3、格检查以及儿童行为观察和量表评定,对可疑患儿,病史询问和行为观察应该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有关问题或量表,进行结构式或半结构式访谈。常用量表有ABC量表和CARS量表。ABC量表为家长评定量表,共57个项目4级评分,53分疑诊,67分确诊;CARS量表为医生评定量表,共15个项目4级评分,总共大于30分可以诊断为孤独症。【治疗】孤独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包括各种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可以有显著的改善。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有三个原则:对孩子行为宽容和理解;异常行为的矫正;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也向家长传播相关知识。为了配
4、合做好教育和治疗,父母亲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不平衡状况,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和父母生活工作的关系。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1、结构化训练: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2、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其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DTT),典型DTT包括以下步骤:任务分析与分解;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奖励;提示和提示渐隐;间歇。3、关系发展干预
5、(RDI)04、感觉统合训练。5、听觉统合训练。6、药物治疗: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但在其他的行为控制方面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这些药物的合理运用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训练和教育效果,保证儿童正常生活和学习。(1)多动行为:利培酮(维思通)。剂量从0.25mg日开始,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2mg日。(2)攻击行为:氟哌咤醇可以用于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攻击行为。(3)自伤行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用于治疗儿童自伤和攻击行为疗效较好。(4)刻板僵直行为: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百忧解)可治疗孤独症的重复刻板行为。(5)抑郁:可首选氟西汀。【预后】儿童孤独症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儿童的智力水平、教
6、育和治疗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程度(儿童的智力水平高、干预的年龄较小、训练强度越高,效果越好),不予治疗多数孤独症儿童预后较差。三、学习障碍技术规范儿童学习障碍(简称LD)是一组异质性综合征,指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推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某种功能障碍所致。这类儿童不存在感觉器官和运动能力的缺陷,学习困难亦非原发性情绪隙碍或教育剥夺所致。【临床特征】学习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至学龄期后实际学习能力达不到预期水平,在听、说、读、写、推理、算术等方面表现特殊的困难。1、早期表现:这类儿童往往较早就表现好动、好哭闹,对外
7、刺激敏感和容易过激反应。建立母子情感关系困难。进入幼儿期有些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问题,到了学龄前期出现更明显的认知偏异。2、入学后的表现(1)语言理解困难;(2)语言表达障碍;(3)阅读障碍;(4)视空间障碍;(5)书写困难;(6)情绪和行为问题;(7)神经心理特征:LD儿童虽智力正常,但临界智力状态者占有相当比例。智力测验多表现结构不平衡,VlQ和PlQ分值差异大。【诊断】诊断时首先要向家长了解儿童的出生情况、发育过程、发病过程及其表现特征。并对儿童现场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必要时向教师了解患儿在校的表现。进行有关神经精神检查和心理测评。必要时亦可进行影像学、电生理方面的检测。一般可根据临床表
8、现特征和心理测评结果大致做出诊断。心理测评包括:(1)学业成就测验。(2)智力测验。常用WPPSl或WISC-Ro(3)神经心理测验。(4)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总分低于60分者,为LD可疑儿童。【预防和矫治】防治重点在于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前者包括加强围生期保健。做到优生优育,防止烟酒毒等有害物质的侵害,正确开展早期教育。要特别关注那些具有高危出生史的儿童,并且及早进行诊断。后者,在于一旦发现儿童有语言或其他类学习问题时及时就诊,指导家长改进养育条件和方法,尽早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治疗措施应根据LD儿童的年龄、类型、程序、临床表现以及心理测评结果来确定。当今治疗教育观点认为这类儿童仍需在
9、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就读,避免给他们贴“标签”,注意他们的学习特点来实施教育。一般原则是以接纳、理解、支持和鼓励为主,以改善LD患儿不良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进而根据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治疗,并且尽可能取得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应用于这类儿童的治疗方法已有多种。但得到公认有效的方法主要是治疗教育、药物疗法和精神(心理)疗法,综合应用效果更佳。实施矫治时坚持个别化原则,并且忌高起点、超负荷训练,要及时进行效果/心理评估,以调整后期训练。具体矫治方法包括:(1)感觉统合疗法;(2)行为疗法;(3)正负强化;(4)游戏疗法;(5)社会技能训练;(6)理解规则训练;(7)结构化教育训练等。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殊药物。通常给予促进脑功能、增智类药物,包括脑复康、脑复新、Y-氨酪酸等口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