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养生知识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的养生知识范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重阳节】重阳节的养生知识分享重阳节的登高也有民间说法,传说重阳节登高之俗是始于秦始皇命术士郑安期前往岭南寻找长生不老药,郑安期在白云山觅得九节菖蒲时,不幸坠崖,乘仙鹤飞升。以下是整理的重阳节的养生知识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己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
2、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1、重阳糕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主要吃食之一,我国南北方此食俗均十分盛胜。北方以面粉制糕为多,南方以糯米粉制糕为多。2、重阳馍用白面蒸成圆塔形的模,模上插茱英、艾草叶等花草。这天家家户户要登高野游,这种白面蒸制的重阳摸既耐饥,又便于携带。重阳模多为我国西北地区重阳节的吃食。3、菊花酒重阳节家家户户均争饮菊花酒。菊花酒在每年九月菊花盛开之时酿制,但当年酿制不能当年饮用,需待一至二年后,酿成菊花露汁。4、菊花汤重阳节还有饮菊花汤的食俗,谓能祛疾。将新鲜菊花采摘洗净,放入陶器或瓷器的炊具内(不可用铁器),先用大火煮沸,再
3、转入文火慢慢熬制。饮用时略加冰糖或蜂蜜,对人体有益。这天,小孩因不善饮菊花酒,故大多饮菊花汤。旧时,许多家长还用菊花汤的汤汁和花渣替小孩洗澡,认为菊花水沐浴可除肤疾。5、菊花菜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我们除了能欣赏秋菊的“秀色”,及其不随流俗的高风亮节以外,还可一饱口福,品尝“秀色”的特殊风味以及利用其保健强身的价值,“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令。”所谓制颓令,便是预防早衰、防治老年病的意思。综述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
4、花酒等活动。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
5、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从史书记载中,从唐诗宋词韵脚间,从儿时记忆里,我们记得登高踏秋、赏菊抒情、关爱老者传承两千多年的重阳节,随着时代发展融入了更加多元的文化内涵,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跨越地域、穿越时光传承和延续其精神内涵。“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是对家庭人伦最温馨的解读。世间最无私的感情,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自儿女降生,父母便倾注全部心血。这份感情从未因儿女长大而消弱,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浓烈。羊跪乳,鸦反哺。父母为儿女操劳,为社会奉献,进入老年后理应得到社会和儿女的关心、尊敬和照顾。面对当下逐渐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在倡导全社会敬老孝老的风尚时,我们更应注重给父母长辈
6、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为老人营造更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契合了社会伦理道德需求。人都有垂老之时,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心老人的今天,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对待老人的态度,则能折射出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底线。事实上,孝亲敬老之心应常有、常在,把尊老敬老变成日常行动。不论是对待“人老”还是“老人”,都是孝文化介入后重阳节文化内涵的扩充。从传统习俗中登高健身、饮菊花酒等延年益寿的行为方式,到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老人节”文化内涵,使得重阳节成为人生至关重要的日子,也让重阳节有了更广阔的传承发展空间。正如人文学家李汉秋所说:“如今,我们要发扬重阳节蕴含的登高志昂、傲霜抗寒的奋斗精神,提高生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