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3096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及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程序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目的与范围1. 1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管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的管理。1.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2职责2. 1安全环境室a)负责组织各部门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识另人评价和更新。b)负责对各部门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最终确认。2.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识另人评价结果的审核。2.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3术语和定义3. 1相关方:指关注组织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或受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3.3 重要环境

2、因素: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3.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5 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8)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3.6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3.7 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的可能性与由该事件或曝露导致的伤害或疾病(3.8)的严重程度的组合。3.8 风险评价:评估来自危险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适当性和决定该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4工作程序4.1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辨识方法4. 1.1各部门将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活动按照过程单元合理分解,确

3、定适宜的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辨识的作业活动。4. 1.2辨识环境因素采取过程分析输入输出法,根据每个划分的作业活动充分考虑其环境输入和输出过程中的环境因素。5. 1.3辨识危害因素,首先确定每个划分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设施中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再寻找可能造成危害的根源和状态,确认其中存在的危害因素。6. 1.4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初步辨识结果要通过进一步与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交谈、现场查看的方法予以补充、确认;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进行现场监测或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方法予以补充、确认。2. 2环境因素辨识应考虑的方面4. 2.1环境因素辨识应考虑的三种时态:过去:过去的行为,但环境影响正持续;现在

4、:现在的行为,正产生环境影响;将来:可以预期计划中的行为,它可能产生环境影响。5. 2.2环境因素辨识应考虑的三种状态: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或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异常状态:指机器、设备试运转、停机、检修及发生故障时的情况;紧急状态:指不可预见何时发生,如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状况。6. 2.3环境因素辨识应考虑的七个方面:自然资源消耗:能源、原材料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向水体的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产生和排放;向大气的排放:工艺废气等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噪声排放:生产过程活动中产生的噪音;固体废物的管理: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和处置;土壤污染:各种化学物质、有害物质

5、、重金属等对土壤的污染;其他环境问题:如振动、景观、植被破坏等。4.3 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的方面4. 3.1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的三种时态: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而未进行彻底整改的;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设备等新产生或在维护、改进、报废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但可预见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5. 3.2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的三种状态: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情况;异常状态:指机器、设备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时;紧急状态:指不可预见何时发生,可能带来风险。如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状况。6. 3

6、.3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的三种类型:物的因素:如设备、设施、工具、产品、材料等。无论是本公司提供的还是他人提供的;人的因素:如失误、违章等。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包括承包商和参观者);环境的因素:如噪声、高低温等。4.4 清单登录方法4.4.1总则各部门将辨识确认的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分别登录在危害因素清单和环境因素清单中,并对环境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价。4.4.2环境因素清单内容填写方法4.4.2.1“岗位”一栏,管理部门填写办公室,生产部填写工段名称。4.4.2.2“产品、活动、服务”一栏,管理部门按办公活动划分,生产部按生产活动划分。4.4.2.3“序号”一栏,按作业活动划分,每个活动的环境

7、因素从数字1开始排序。4.4.2.4“环境因素”一栏,按环境影响类别顺序填写。4.4.2.5环境因素相应的“主要/直接环境影响”栏内用“填写。4.4.2.6“重要性评价”一栏,按环境因素评价方法填写相应的表示符号。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用”填写,一般环境因素用“X”填写或不填写。4.4.2.7“控制策划”一栏,对于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在“目标指标”、“运行控制”或“其他”栏用填写,并在备注中简要描述控制措施。4.4.3危害因素清单填写方法4.4.3.1危害因素清单中“岗位”和“作业活动”两栏内容填写方法与和填写方法相同。4.4.3.2“危害事件”按“危害因素”栏中的“物、人、环境”顺序分别填写

8、。如果物、人、环境中两个以上因素同时存在才导致危害事件发生,则填写在同一行内,否则分行填写。4.4.3.3“序号”一栏与填写方法相同。4.4.3.5“风险评价”一栏,按表中规定的填写方法填写,详见4.5.3。4.5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评价方法4.5.1总则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评价方法的制定要参照有关法规、标准和惯例的要求,充分结合公司的自身特点而制定。并在外部要求和自身特点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调整。4.5.2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环境因素评价方法采用分类是非判断法,具体评价方法见表1。分类环境因素类别表示符号类型表示符号资源能源消耗类A使用中有较大节约潜力的或浪费现象较普遍的为重要环境因素a使用材料为危

9、险化学品的为重要环境要素b其余情况为一般环境因素n废水废气噪声类B污染物排放超过或接近(95%)污染物排放标准(厂界排放、有排放标准)的为重要环境因素;a厂内排放,但可能导致厂界排放超标的为重要环境因素b其余情况为一般环境因素n废弃物类C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明示的危险废物为重要环境因素a产生量较大或者能回收但还未回收利用的为重要环境因素b其余情况为一般环境因素n产品中的D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产品标准有要求的为重要环境因素;a其余情况为一般环境因素n其他美E紧急情况发生后环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a发生后其环境影响不易消除的为重要环境因素b法律法规有特殊要求的为重要环境因素C其余情况为一

10、般环境因素n4.5.3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评价方法4.5.3.1危害因素首先进行定性评价。满足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判断为不可容许风险。详细内容见表2。表2危害因素定性评价危害因素类别表示符号严重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的a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现仍无有效的控制措施的b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危害后果和错误,且无有效控制措施的C4.5.3.2对于无法定性的危害因素,使用风险评价打分法。风险级别的界定通过公式(1)来确定。(1)D=LXEXC式中:1.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源的频繁程度;C一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一风险级别的界定。4.5.3.3使用风险评价打分法,L、E、C对应

11、的分值详见表3。事故发生可能性(L)数值人暴露于危险源的频繁程度(E)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数值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暴露103人及以上死亡100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2-3人死亡40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时常暴露31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15可能性少,完全意外1每月一次暴露2重伤事故、重伤或4人以上轻伤7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每年几次暴露11-3人轻伤3极不可能0.2非常罕见地暴露0.5微伤1实际不可能0.14.5.3.4风险等级的确定:根据所得的D值,按下表进行风险级别的判定;分数(D值)风险程度风险级别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I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Il

12、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Ill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IV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V4.6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确认步骤4.6.1在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识别完成后,由各部门按照上述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登录在清单中,经本部门经理审核后,报安全环境室。4.6.2安全环境室对各部门上交的清单进行确认,如认为识别不充分、评价不合理时,交还原部门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4. 6.3安全环境室将各部门的清单进行汇总。4.7 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控制策划4. 7.1各部门领导及员工代表根据环境因素和风险评价结果,策划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应优先考虑消除风险,再考虑降低风险,将个体防护措施作为最后手段

13、。5. 7.2针对评价出来的重要环境因素、风险等级二级及其以上的危害因素,并符合下述基本原则的必须拟订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a)需纳入下一年度安全环境技术项目解决的;b)根据以往的安全和环境监测结果,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造成严重违法或伤害的;c)对于尚未很好地执行法规要求或公司规定的,又存在较大安全或环境隐患的;d)员工或相关方有合理抱怨的;e)对确实需要投资才能解决的。6. 7.3对于不需要制定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可通过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进行控制。7. 7.4对于潜在的紧急风险情况,如重大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按照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具体规定进行管理。8. 7.5危害

14、要素的控制措施的制定应本着首先考虑消除风险的原则,然后再考虑替代、工程控制、标识/警告和/或行政控制等降低风险的措施,将个体防护设施(设备)作为最后的手段。9. 7.6改进措施策划完成后,应对其残余风险进行评价。a)残余风险应是可接受风险。b)残余风险应不高于原风险水平。c)如果残余风险仍是不可接受风险,或高于原风险水平则应对改进措施进行重新策划。4.8 评审和更新信息4.8.1不定期更新:当出现如下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更新。a)生产规模、生产设备的扩大、减少、限制;b)职责的重新分配及大量新员工的进入;c)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变化;d)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e)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程序执行的需要4.8.2定期更新:以全体部门为对象,公司每年12月份在设定第二年的目标指标前,进行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更新辨识、评价。辨识、评价按上述方法、步骤进行。4.8.3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识别评价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由各部门保存,安全环境室负责保存汇总批准后的原件。5相关文件无6附件及记录EHS-Ol-ROl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EHS-01-R02危害因素识别评价表本程序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本程序由安全环境室归口管理;本程序由安全环境室负责起草;本程序由安全环境室负责解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区域编号因素描述主要/直接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