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4771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心肺复苏机使用技术规范【名词定义】心肺复苏机是一种全自动的、同步胸外心脏按压、间歇正压通气的仪器。【适应证】心源性心脏骤停。【禁忌证】1 .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心脏压塞。2 .妊娠期。3.按压部位皮肤严重破损。【目的】恢复患者的心脏搏动,呼吸和神志。【制度与依据】1.理论部分主要依据: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本指南是基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急危重症护理学,本教材出版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由来自16名权威专家编写。2.操作部分主要依据:急危重症护理操作规范,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牵

2、头,由不同科室36名权威专家共同编写完成。规范心肺复苏机的操作流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准备】1.物品准备:纱布,75%乙醇溶液,心肺复苏机,中心氧源,手电筒,治疗车。2 .环境准备:环境整洁。3 .医务人员准备:仪表整洁,符合要求。【操作流程】1 .素质准备服装整洁2 .评估周围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呼吸,脉搏3 .物品准备接好管道,连接氧源,确定所有控制键都处于关闭状态,连接呼吸管4,放置底板放置正确位置,将底板置入患者胸背部5 .放置心肺复苏器将心肺复苏器插入背板槽中,插入背板前确认机柱上的机臂抬升的足够高,高过患者的胸部6 .调整位置调整按压臂方向,松开臂锁降低机臂于胸部,使胸

3、外按压机的按压装置于胸骨的下半部,圆柱标志调至O位7 .打开开关打开总开关控制键1由STOP转向RUN,打开按压阀控制键“2”,使活塞下压直至到臂柱后方指示的按压深度参考值8 .调参数胸外按压时,调节按压深度至少5cm,不超过6cm9 .调节潮气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是否通气,如需通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顺时针调整通气参数,调整潮气量控制键“3”,打开通气阀控制键“4”,通气管道连接麻醉面罩或气管导管给予患者正压通气10 .观察观察按压及通气的效果IL整理床单位复苏成功,撤机,整理床单位12 .洗手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13 .记录准确记录患者复苏成功时间14 .终末处置整理管路,调整开关,还原心

4、肺复苏器于初始状态。主机可用75%乙醇擦拭,螺纹管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使心肺复苏机处于备用状态【注意事项】15 .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方法正确。(1)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心跳,呼吸是否恢复,并做好记录。(2)心肺复苏机是气动动力,不需电源,按压垫和按压力度是按成人设计的,所以只限于成人所用。(3)如患者胸部创伤较重,如张力性气胸,或胸骨肋骨骨折,胸部开发性伤口,先天性胸部畸形,心脏破裂的禁止使用。(4)严格定位,正确按压,根据患者病情和体态严格调整按压深度(至少5cm,不超过6cm)和潮气量(512mlkg),避免造成患者肋骨骨折和通气过度引起肺大泡及严重的伤害。(5)操作时,严禁挪动患者,

5、避免造成伤害。(6)使用前确保机器处于良好状态,定期检查和维护。16 关心体贴患者,保护患者隐私。17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1)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2)神志恢复。(3)肤色转为红润。(4)瞳孔回缩,光反应恢复。(5)自主呼吸恢复。【前沿进展】1 .在最新颁布的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关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定义包括:成人进行胸外按压使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为5cm,但不超过6cm;按压频率维持在100120次/分;按压过程中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并确保胸廓完全回弹。2 .心肺复苏机用力均匀,可固定并调节按压的深度,严格按照指南要求,对机器调试好维持按压深度在5cm,保证了按压的有效率。3 .心肺复苏机是持续进行的,不存在徒手人员位置调换的间隙,可以最大限度给予持续的血供和氧供,所以血流速度加速起效快,缩短脑部缺氧缺血的时间,减低心搏骤停患者CPR后脑缺血性损伤。4 .心肺复苏机除了提供高质量的心外按压外,还能同步调试和保障有效的人工通气,设定按压/呼吸比为30:2,节律稳定而持续,更利于CPR后收缩压与血氧饱和度尽快达到平稳,维持生命体征,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也减低心脏骤停患者CPR后心缺血性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