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市政中压管道零星工程项目清洁生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市政中压管道零星工程项目清洁生产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 .天然气市政中压管道零星工程项目清洁生产分析本项目清洁生产主要体现在:输送物料清洁性、管道工艺先进性、施工技术先进等方面。1.1. 物料清洁性分析本项目建成后输送物料为天然气,使用天然气较之使用煤炭、石油可大幅度降低So2、烟尘、NO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天然气作为优质、清洁的一次性能源,被全世界广泛使用。12管道工艺先进性分析1.3. 国际天然气管道的发展趋势是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管材,大口径、高压力输送。对于大输量管道,最大的节能是采用高压输送,因为压力愈高,气体密度愈大,因而流速减小,摩阻减少。本项目管道工程在经过综合经济比选后,最终确定采用0.4MPa输送压力,D
2、N16025Omm管径的输送工艺。13.施工工艺先进性分析1.4. 1.大量使用定向钻技术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定向钻技术,定向钻穿越是应用垂直钻井中所采用的定向钻技术发展起来的。其施工方法是先用定向钻机钻一导向孔,当钻头在对岸出土后,撤回钻杆,并在出土端连接一个根据穿越管径而定的扩孔器和穿越管段。在扩孔器转动(配以高压泥浆冲切)进行扩孔的同时,钻台上的活动卡盘向上移动,拉动扩孔器和管段前进,使管段敷设在扩大了的孔中。该技术具有可常年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工期短,质量好,不影响河流通航和防洪,可保证埋深;对水生生物和河流水质均不会造成影响等特点。132.采用合理可行的试压技术针对本项目工程特
3、点,经过多方论证,管道采用空气试压方案。参照目前国际通常使用的原则和经验做法,确定按试压段最低点管道环向应力不超过PE管最低屈服强度的95%的原则划分试压段落,既达到了试压目的,又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确保管道试压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严密制订了试压方案,严格规定了实施程序及方法、标准,从气体流量的控制,到设备配备、温度、压力自动记录仪、压力天平的设置、试压气体排放、HSE管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保证了管道试压质量。空气试压工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国外采用,其优点在于空气来源广,不受地区限制;废气可任意排放,无毒、无味、不燃、不爆,无安全隐患;成本低;施工工期短,可实现连续监控;受管径
4、、管道长度影响相对较小;相较水试压具有无试压废水排放的优点,且无需干管,降低了工程成本。1.5. 自动化先进性分析为保证燃气输配管网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供气,及时掌握管网运行参数,并根据采集、积累的数据对供气要求、效果进行预测及分析,实现城市燃气合理调度,科学管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公司规划统一、集中建立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燃气管网调度中心拟设于燃气管理公司办公大楼内(非本次工程建设内容,为公司整体燃气管网运行调度使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3部分:(1)管理中心的中心数据库系统,WWW浏览系统1.6. SCADA系统(3)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天然气管网输送系统,SCADA作为监控及数据
5、采集系统,通过通信网络与现场独立的站控系统可实现在线数据传送。SCADA系统源于美国,把微处理机和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监控系统用于管道管理,称之为“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这是当前管道自动化和遥控领域的高技术,能使管道系统更加高效、安全地运行。SCADA系统由控制中心的主计算机系统对远程终端设备(RTU)定期进行询问,分散在各站的情况通过通信线路迅速传送到中心计算机,由控制中心进行全线的统一调度管理和监视控制;各站的监视控制,则由站内的RTU或PLC独立完成。可做到无人值守,形成高度可靠的计算机网络式的分布控制系统。近年来,SCADA系统又有新的发展。1986年西
6、欧在SCADA计算机上实现了并行模拟泄漏检测技术,可在运行状态下准确、方便地找出泄漏点。美国太平洋天然气输送公司在其经营的1150km输气管道的SCADA系统中,使用了管道优化软件包,可节约燃料8%,并可评价采用新设备的经济效益。在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天然气管网间建立了专用的综合通讯网,可在各自的SCADA数据库中输入或取出数据,根据所订合同实行优化运行,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要求。15清洁生产的实施清洁生产的目标,即要求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化,又要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统一。清洁生产的基本途径是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清洁工艺是指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少环境问题的工艺技术;清洁产品则是从产品的可回收利用性、可处置性或可重新加工性考虑;二者不能截然分开。该工程要实现清洁生产,除了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外,还须注意以下几点:(1)更新观念,寻求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一致的新途径。(2)提高管理技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3)加强内部管理,减少生产中的跑、冒、漏现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职工清洁生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