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6638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ppt(3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第一节第一节 引言引言控制系统校正的方法控制系统校正的方法校正装置的种类校正装置的种类(1)有源校正装置)有源校正装置(2)无源校正装置)无源校正装置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3第二节第二节 超前校正的装置超前校正的装置超前校正的装置超前校正的装置图图6-3 1 11 12 22 23 32 24 41 1c c2 22 21 11 1c cc c2 22 21 11 13 31 14 42 2i io oc cR RC CR RC C,R RC CR RC C K K,C CR RT T,C CR R

2、T TT T1 1s sT T1 1s sK KTsTs1 1TsTs1 1K Ks sC CR R1 1s sC CK K1 1R RR RR RR Rs sE Es sE Es sG G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4图图6-4滞后校正装置 ,1,1,R RCCR RC C2 22 21 11 1j j1 1TjTj1 1K Kj jG Gc cc c超前校正装置 ,1,1,R RCCR RC C2 22 21 11 1图图6-5mmm sin1sin1112121sin或时,当Kc12211lg2011lg20lg20TTjGc TTwarctanarctan2023-9-8第六

3、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5jGTTT d dmcm1lg10lg201110基于根轨迹法的超前校正基于根轨迹法的超前校正例例6-1 已知已知 24sssG要求校正后系统的要求校正后系统的=0.5,n=4解:解:1)对原系统分析)对原系统分析 313144242jsjssssRsC图图6-9,.,sn5021121231s,Kjsv、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62)确定希望的闭环极点)确定希望的闭环极点,js,.,dn322504求得由3)计算超前校正装置在)计算超前校正装置在sd处产生的超前角处产生的超前角3021024arg ssdss:超前角4)确定超前校正装置的零、极点)确定超前校

4、正装置的零、极点 ccccKK.sss.sKsGsG.s.sKsG.,.,.,T.T,.T,44529245925370185034504519214530600由图解得,.按最大值的设计法求得根据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75)求)求K和和Kv值值 100002545292718limlims.sss.s.ssGsGKscsv图图6-10 超前校正装置超前校正装置145292.sss.sK5126844718718.,K.,K.Kcc 45926841850134501512.s.s.s.s.sGc6)检验极点)检验极点sd是否对系统的动态起主导作用是否对系统的动态起主导作用43

5、32232292718.sjsjs.s.s.sss.s.sRsC9271845292718图图6-11 校正后系统的框图校正后系统的框图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8基于频率响应法的超前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的超前校正例例6-2 已知已知 2 2s ss s4 4s sG G0 0系数系数Kv=20s-1,r=50,20lgKg=10dB解:解:TsTsKTsTsKsGcc1111令令,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1)调整开环增益)调整开环增益K,满足,满足Kv的要求的要求校正前开环传递函数为 2401ssKsKGsG1020224lim0,KKssKsKs

6、v特性为校正前系统的开环频率21202401jjjjjG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92)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特图,由图得)绘制校正前系统的伯特图,由图得50501717 1 1图图6-12 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3)计算相位超前角和)计算相位超前角和值值24038sin138sin13851750.4)确定)确定Gc(s)的零、极点的零、极点1926126262401lg10sdB.dB,.cn的对应频率为幅值上找出未校正系统开环在图处的幅值根据在n41814141.T,.Tcc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0 s.s.s.s.sGc05401

7、2270110418144741 s.s.K.s.sKsGccc054012270141814474124010.KKc5)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图图6-13 校正后系统的方框图校正后系统的方框图 s.s.ss.sGsGc0540150122701200串联校正的主要特点串联校正的主要特点1)利用超前校正装置的相位超前特性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利用超前校正装置的相位超前特性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2)超前校正会使系统瞬态响应的速度变快)超前校正会使系统瞬态响应的速度变快3)超前校正一般适用于系统的稳态精度能满足要求而其动态性能)超前校正一般适用于系统的稳态精度能满足要求而其

8、动态性能需要校正的场合需要校正的场合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1第三节第三节 滞后校正滞后校正滞后校正的装置滞后校正的装置 TsTsKsGKKCRCR,KCRCR,CR,CRTTsTsKTsTsKsEsEsGcccccic11111112314112222110则,令其中图图6-14 滞后校正装置的伯德图滞后校正装置的伯德图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2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校正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校正例例 一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一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pssKsG假设在图中的假设在图中的sd点,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百其开环增益偏点,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

9、能百其开环增益偏小,不能满足稳态精度要求小,不能满足稳态精度要求加滞后校正装置的目的:加滞后校正装置的目的:1)使校正后的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紧靠于)使校正后的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紧靠于sd点点2)使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的增大)使校正后的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的增大 011001111KK,KTspssTsKpssKTsTsKsGsGccc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3要求要求Gc(s)的零、极点必须靠近坐标原点,其目的:的零、极点必须靠近坐标原点,其目的:1)使)使Gc(s)在在sd处产生的滞后角小于处产生的滞后角小于52)使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增益能增大)使校正后系统的开

10、环增益能增大倍。倍。100101101limlim0100010000,.T,.TKpKsGssGKpKssGKvcsvsv如取例例6-3 已知已知 1005105041ss,K,t.sssKsGvs要求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4图图6-17 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 1)作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作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解:解:2)由性能指标,确定闭环系统的希望主导极点)由性能指标,确定闭环系统的希望主导极点sd704012.j.jsnnd1180105044s.s.tsn3)确定校正系统在)确定校正系统在sd处的增益处的增益 66604662lim000.ssGKs

11、v6624170400.sssK.j.s4)确定)确定值值,.KKvv取57666050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55)由作图求得)由作图求得Gc(s)的零、极点的零、极点 555010411022lim00.sGssGKcsd dd ds ss s0.50.5移么由校正后系统的主导极点,为使 01041100101001011010.ssss.sKsGsG.s.sKsG.T,.Tcccc c0 0K KK KK K 其中222411067035043.s,K.,s.,s.j.sdd8450662220.KKKc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6基于频率响应的滞后校正基于

12、频率响应的滞后校正例例6-4 ss.sssG15010 1)调整)调整K解:解:10005lim1501sKsGKss.sssGsv2)作未校正系统的)作未校正系统的Bode图图系统不稳定20152150151,.j.jjjGc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73)选择新的)选择新的c1501281240180180s.c4)确定)确定值值 5010510011011001011051110201lg20.K KssKs G.T,.T ,cccc取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85)校正后系统的)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图 11511lg1040100105111015sdB,

13、KK,ssssssGsGvgc滞后校正的主要特点滞后校正的主要特点1)利用滞后校正装置的高)利用滞后校正装置的高频值衰减特性频值衰减特性2)校正后系统的校正后系统的c变小变小,系系统的带宽变窄统的带宽变窄,瞬态响应变快瞬态响应变快3)滞后校正适用系统的动滞后校正适用系统的动态性能好,而静态精度偏低态性能好,而静态精度偏低的场合的场合图图6-18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19第四节第四节 滞后滞后-超前校正超前校正滞后滞后-超前校正的装置超前校正的装置图图6-19 sTs TsTsTKsGCRR,CR TCRT,CRRTsCRRsCRsCRsCRRRRRRsEsEsGccic2211

14、2422222111131124222111315364011111111令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0 jTjTsjTjTjGTsTsTsTsKsTsTssTsTKsGRRRRRRRRRR,KRRR,RRRTsTsTsTsK sGccccccc212121212121425313124224213121211111111116111111时当K则,设c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1图图6-21图图6-20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基于根轨迹法的滞后-超前校正超前校正例例6-5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为要求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为=0.5,n=5s-1和和Kv=80s-1 1

15、)对未校正系统分析)对未校正系统分析解:解: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2图图6-2389812501250221v、n,K.j.,s.,2)确定希望的闭环主导极点)确定希望的闭环主导极点33452155021.j.jss,.nndn求得,根据 45042s.ssRsC3)选择新的)选择新的Kc 10808lim00cccsv,KKsGssGK 50411121210.ssTsTsTsTsK sGsGcc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3235504dss.ss4)计算)计算sd处相角的缺额处相角的缺额 的超前角的超前角处产生处产生超前部分必须在超前部分必须在55dcssG

16、5)T1和和值的确定值的确定15041112121.ssTsTsTsTs11122dsTsTs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4117748504111122TsTs.ssTsTsddsd55111TsTs dd图图6-24由图解得:由图解得:53348420382111.T.T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56)根据)根据值选取值选取T286300313144524321.,s.s,.j.s、:环极点校正后系统的4个增长图图6-2501151112222TsTs -TsTsds028501053111022.Ts,T则如选 028503481038210.s.s.s.ssGc 500285034810382400.s.s.ss.s.ssGsGc2023-9-8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26基于频率法的滞后基于频率法的滞后-超前校正超前校正例例 101010lg205021sdB,KK,sssKsGvg:性能指标 1)求)求K值值解:解:20102lim00K KssGKsv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画出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系统不稳定323、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