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72615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但愿人长久》精品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许久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在小学阶段的中级阶段,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肯定的学习习惯,驾驭了基本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识字、独立阅读。只是在学习实力和自主性方面还须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强化落实。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识字、能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揣摩文章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实力、习作实力。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相识1个多音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3 .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苏轼的情感改变及其缘由,感受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及其豁达的襟怀。4 .感受文包“词”的特点,

2、理解“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5 .在详细语境中理解“心绪不宁”“手足情深”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并初步学习运用描写感情的词语。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感受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酷爱人生、主动豁达的襟怀。难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苏轼的情感改变的缘由。三、教学评价设计:1 .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案、自由读、小组检查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状况。2 .在精读感悟环节,实行读、标、思、议、读等学习方式,加之资料引入、音乐渲染等方式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人物情感。3 .借助拓展说话练习和相关诗句的吟诵,感受古人借

3、月抒怀的文化情感。四、教与学的打算:学生:完成预习案。(见后附件1)老师:1.教学课件4 .依据学生的预习案检查预习状况,针对性教学。五、教学课时8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2 .你们知道歌词的作者是谁吗?3 .沟通搜集的苏轼资料:苏轼,历史上少有的天才。北宋闻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这首词是在他41岁那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过中秋节时写的。4 .板题读题。.从题目入手,让生据题质疑。梳理: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一)借

4、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出示学生预习案,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由于本课中有五个上下结构的字,有四个宝盖头的字,引导学生驾驭书写宝盖头字的规律。(2)学生互评书写,练写写错和写的不满足的生字。2 .检查认读理解。出示词语:欣赏埋(mdi)头品尝形影不离阴晴圆缺宽慰埋(m6n)怨心绪不宁十全十美悲欢离合正确读词,强调“埋怨”的“埋”字读“mdn”o3 .检查朗读课文。(1)前后四人为一组,由组长带领依据1到4号的依次检查读书,相互订正,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小组间绽开挑战,分段朗读课文,老师组织学生刚好发觉并订正学生读错或读断的地方。4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5、(1)在刚才读过的词语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苏轼情感的改变?(心绪不宁、埋怨、宽慰)(2)借助详细语境初步理解“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详细的生活场景用“心绪不宁”写句子。(3)你能用上这三个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总结:抓住表现人物情感改变的关键词语,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环节二、部分理解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自主学习感悟课文内容:1 .读了课文,从苏轼情感的的改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思念)从哪儿体会到的?2 .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感受。其次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

6、读出了苏轼情感的改变过程。(板书: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这不同的心情背后,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五)精读感悟,体会情感。1 .品读1-3自然段,感受“心绪不宁”之思。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是什么让苏轼安静的心绪变得不宁了?找出相关的句子。(D出示: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高兴喜地品尝着瓜果,欣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沟通。(佳节团聚、倍感孤寂)深化点拨:这是一个家家团聚的中秋节,你能想象一下人们是怎么过得吗?(引导学生抓住“皓月当空”“欢高兴喜”让生想象中秋节佳节,别人团聚的情景。)此时的苏轼却是孤寂一人,他怎能不思念他唯一的亲人啊!这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7、,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其次段。(2)中秋佳节,苏轼想到了什么?结合苏轼的回忆,理解“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详细表现。从“聚少离多”、“七个年头”又体会到什么?点拨深化:和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兄弟阔别多年,此时他的心里充溢了对弟弟的无限思念,因此变得心绪不宁。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苏轼内心的这份浓浓的思念。学生展示读一一师生评析一一老师示范一一配乐朗读。2 .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埋怨”之思。(一咏三叹式朗读)过渡:月亮慢慢西沉,如水的月光透过窗子射了进来,那是一幅多美画面,苏轼躺在床上孤枕难眠,不由得心生埋怨。默读第四自然段思索:他在埋怨什么?你从中能读出他怎样的心情?出示句子:无情的月亮啊,你

8、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别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1)学生沟通.(无奈、悲伤、苦恼)(2)拓展深化:在这万家团聚的时刻,敬爱的弟弟却远在千里之外,这轮明月,让苏轼想到了从前和弟弟、和父母一起过中秋的快乐时间。他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听到了(3)是的,多少亲人团聚的快乐时间都已远去,月圆人不不圆,他心生埋怨啊!引读一一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别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4)月亮真的无情吗?(沟通)简介背景资料:此时他的父母、妻子都相继去世。想起这些过世的亲人,痛楚在心底撕咬着他。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济南做官,以

9、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山东诸城)后,相距并不太远,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刻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他怎能不思念他的弟弟?他怎能不心生埋怨啊?再读一一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别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5)孤独、哀痛的苏轼多么思念他的弟弟啊!,苏轼还会埋怨什么?引导学生将文中的省略号补充完整。小结:明月呀!为什么不让我们相见呢?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感受这份思念之苦吧!配乐再读一一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别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3 .品读五六自然段,感受宽慰之思。过渡:在万般无奈悲伤后,他的心情竟意外的得到宽慰,为什么?(D课件出示课文内容。“他转念又想:世上原来就

10、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妙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2)读上面句子,思索:苏轼想明白了什么?你从他的领悟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让生结合句中的“离、合、圆、缺、隐、现”几个反义词和“十全十美”“远隔千里”“美妙感情”,体会他想开了豁达了。)(3)哀痛、难受、苦痛、快乐本是人生的必定,没有一帆风顺的,刚才还是哀痛难受,而此时却能这样想,可见他是多么豁达乐观啊!这正是他酷爱生活、奋勉向上的人生看法。于是,苏轼把自己的领悟化作了这首闻名的词。引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许

11、久,千里共婵娟!(4)指导朗读半首词,在读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阅历谈对这半首词的理解。(5)五六自然段对比读,体会文包词的特点,深化体会“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6)播放水调歌头朗诵视频。小结: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独特心境的再现。本文作者就是用这样一篇文包词的形式,让我们理解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蕴含的浓浓的思亲情怀。环节三、回来整体一积累拓展,读写训练1.练习背诵四、五、六自然段。2 .写话练习:苏轼这首水调歌头创作以来,因其真挚的感情和美妙的祝愿,被广为传诵。尤其是“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千古名句。这里的“情”不单单指手足之情,还可以指指父子父女之情、夫妻之情、挚友之情、同学之情,同学们,假如让你把这句话送给一个人,你想把它送给谁呢?为什么?请简洁的写下来。3 .课下搜集描写月亮的诗句抄写并吟诵,看古人在对月亮的描写中还表达了哪些情感?(六)、板书设计:心绪不宁2、但愿人许久(思念)埋怨中秋团聚手足情深聚少离多(无情)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