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膜下血肿.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74876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颅骨骨膜下血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骨骨膜下血肿.ppt(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颅骨骨膜下血肿图1女性,42 d,出生后头顶部即有2 个隆起包块,由软渐变硬。箭头示头顶矢状缝两旁2 个互不相连、不跨颅缝的颅骨骨膜下血肿包膜呈弧形哑铃状钙化影像图2男性,47 d,出生后右顶部大包块,质软,后渐变硬。切线位片,箭头示右顶骨骨膜下血肿包膜呈壳状钙化影像图3与图2 为同一病例,CT 冠状位软组织窗,箭头示颅骨骨膜下血肿为等密度影像,但无脑沟回征,包膜钙化厚度较大,厚度、密度都较均匀发病机制w颅骨骨膜下血肿是指发生于颅骨外板与其相对应的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内的包囊性积血。好发于新生儿顶、枕部,血肿范围不跨越颅缝,即使两块相邻的颅骨骨膜下都存在血肿,因颅骨骨膜边缘终止于相应颅缝,因此,

2、血肿则呈两个孤立的血肿,互不串通。新生儿头颅产伤,尤其是使用胎头吸引器的新生儿头颅产伤性包块,通常是由于吸引器吸引胎儿头部时,弹性(可塑性)较大的头皮软组织随吸引负压而变形隆起,而弹性(可塑性)较小的骨膜与几乎无弹性的颅骨之间产生负压致使骨膜被牵起脱颅板、血管损伤出血形成颅骨骨膜下血肿。血肿影像与病程关系w颅骨骨膜下血肿吸收得很慢或吸收得不明显,而血肿包膜却逐渐钙化,因此血肿影像随病程时间推移而变化。受伤2 周左右的血肿较柔软有弹性,影像呈与颅外板紧密相连的镰状或丘状软组织块影;3 周后,血肿包膜(实为被血肿推起的颅骨骨膜)逐渐出现弧条状、壳状钙化影,血肿也逐渐失去弹性而变硬;3 个月到6 个

3、月后,血肿包膜钙化更明显,逐渐机化的血肿呈现较厚的钙化包膜下网状钙化影;1 年左右后,血肿包膜逐渐钙化骨化形成颅骨外板,血肿机化钙化形成板障,原来的颅骨则形成颅内板;再经过生长塑形作用,逐渐形成局部颅骨增厚、外突隆起的异常颅骨,呈永久性后遗征象。鉴别诊断w头皮下血肿或帽状腱膜下血肿:头皮下血肿可发生于头皮任何部位,可跨越颅缝,可高低不平,血肿张力相对较低,囊性感较强,CT 表现为头皮下高密度出血和低密度水肿影像与颅外板不紧密相连,吸收较快。位于中线两侧的帽状腱膜很坚韧,它与颅顶头皮紧密结合,与颅骨骨膜疏松结合,前连额肌,后连枕肌。常为头皮牵拉滑动损伤所致。血肿较大时呈中线部位的从额到枕的均匀的

4、帽状软组织影像。帽状腱膜下血肿CT 表现为位于上述解剖部位、且与外板不紧密相连高密度或等密度软组织影。w脑膜或脑、脑膜膨出:脑、脑膜膨出好发于新生儿颅囟部位或胎儿期诸颅囟部位,伴有颅骨缺损,肿块有囊性感和或搏动感。平片能显示边缘光滑的颅骨缺损和软组织。CT 和MR I 能显示颅骨缺损和膨出的脑、脑膜和蛛网膜下腔而确诊。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机化w梭形高密度影w边缘有钙化灶w患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骨间血肿(板障内血肿)骨间血肿w也是多由外伤所致,病灶形态多呈新月形,颅骨内外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向内、向外性改变,临近脑组织受压内移。w成人板障内血肿通常伴有颅骨内板的内陷性骨折。内板与板障分裂的同时,板障血管受到损伤出血,充填内板凹陷后的骨板空间,形成了极似外伤后慢性硬膜外血肿的图像。此时调整骨窗观察颅骨内板尤为重要。成人骨间血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肿瘤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