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佛山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二。二二年七月一、规划背景1(一)“十三五”工作成效1(二)“十四五”形势研判2二、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4(三)主要目标5三、主要任务6(一)持续开展环境质量状况调查61 .进一步查明土壤环境质量状况62 .持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6(二)系统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71 .强化国土空间布局管控与环境准入72 .深化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控8(三)持续巩固耕地分类管理91 .切实加强耕地优先保护92 .巩固提升耕地安全利用水平103 .全面落实耕地严格管控措施11(四)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111 .强化土壤污
2、染状况调查评估112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123 .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144 .有序推进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与修复145 .探索管控与修复新模式15(五)有序推行地下水污染防治161 .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162 .开展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17(六)全力推进“两区”建设181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182 .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18(七)全面提升支撑能力181 .强化制度支撑182 .强化监测支撑193 .强化信息支撑194 .强化监管支撑195 .强化行业支撑206 .强化科技支撑20四、重点工程21(一)环境调查工程211 .本地特征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3、212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2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构建21(二)源头预防工程211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绿色化改造工程212 .地下水重点污染源防渗改造工程22(三)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221 .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222 .污染地块新修复模式探索工程223 .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或修复试点工程22五、保障措施23(一)加强组织领导23(二)拓展投资渠道23(三)加强宣传教育23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公众健康和人居安全,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4、力现代化,奋力实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515”战略目标,根据“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广东省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佛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佛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部署安排,以“摸清污染底数、理顺工作机制、夯实基础能力、管控突出风险、实施治理修复”为主要思路,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的目标,全市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L初步掌握土壤污染底数。高质量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5、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初步掌握全市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2 .污染源头得到基本管控。建立完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实现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29.2%,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3 .农用地分类管理成效突出。在全省率先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严格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4 .污染地块风险有效管控。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规范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建立“地块调查名录”和“污染地块名录”。累计完成212个地块调查、7个污染地块治理修
6、复,治理污染土壤4.4万立方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5 .地下水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初步建立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清单,完成349家加油站和1435个双层油罐、防渗池防渗改造任务。建成5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初步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省下达的水质管理目标。(二)“十四五”形势研判一是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待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部分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尚不完善,部分重点行业企业重点区域地表硬化、防渗等措施仍需加强。村级工业园I体量大,拆除改造过程中土壤污染风险不容忽视。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履行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等法定义务落实】
7、村级工业园是指集体所有土地性质和国有村集体权益的工业或物流仓储用地及其紧密相连、纳入成片开发的用地组成的规模不小于30亩的园区。尚需进一步推动。农业源污染负荷仍然较重,农药化肥使用量偏高。二是耕地安全利用有待巩固。全市耕地长期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面临着资金投入大、农民种植习惯调整难、安全利用技术不成熟、效果不稳定、严格管控措施落地难等问题。部分耕地受土壤酸化和土壤重金属高等背景问题影响,农产品可能存在超标风险。三是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待强化。建设用地土地供应、规划许可、开发建设等环节与土壤环境监管衔接不足,土壤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等“追着土地开发跑”的现象仍然存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周期长与地块
8、亟需再开发利用存在矛盾。风险管控与修复活动水平有待提高,修复过程监管和二次污染防治能力有待加强,风险管控地块后期监管还需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治理修复从业单位监管有待加强。四是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有待完善。部分地下水污染源存在特征污染物超标风险,地下水污染源亟需有效管控。地下水监测点位不足,管理基础较薄弱,职能部门间信息共享应用不足,难以满足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新要求。五是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基层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管及执法力量和能力不足,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较薄弱,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有待优化,监测能力亟待提升。“十四五”期间,佛山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
9、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保持定力、坚守底线,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坚定推进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为美丽佛山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紧紧抓住全国“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解决突出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问题,推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
10、能力现代化,提升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二)基本原则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村级工业园等用地空间布局管控,强化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重点污染源排查整治,落实溯源、断源、减排措施,削减或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的途径。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问题导向,协同防控。摸清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识别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以保障农产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为底线,优先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树立系统治理观念,协同推进水、气、土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统筹实施污染防治。强化监管,依法治污。健全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完善土壤与
11、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构建污染防治大数据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多管齐下,联防联治。(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表1佛山市“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主要指标序号指标类型指标名称2025年目标值1土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探索土壤治理修复新模式取得成效2地下水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V类水比例完成省下达任务“双源”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注:重点建设用地指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所有
12、地块。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V类水比例指国家级地下水质区域监测点位中,水质为V类的点位所占比例。“双源”点位水质指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污染源周边地下水质量状况。三、主要任务(一)持续开展环境质量状况调查1 .进一步查明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2022年起,结合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以种植水稻、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的受污染耕地为重点,开展土壤-农产品加密协同调查,分析土壤污染物和农产品污染物之间的关联性。配合省开展典型行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林地土壤调查。推进本地特征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24年年底前基本摸清本地特征行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市自然资源局、
13、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 .持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开展地下水监测井状况调查评估。调查各类地下水监测井基础信息,建立佛山市地下水监测井“一井一档”数据库,评估现有地下水监测井现状。结合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考核需要,规范化改造符合要求的地下水监测井。(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佛山地质局配合)开展“双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依托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管理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收集佛山市地下水“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基本信息,重点排查矿泉水水源地、典型工业污染源(工业园区、重
14、点行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场)、典型生活源(垃圾填埋场)、典型农业源(畜禽养殖、水产、种植园区)等,形成佛山市地下水“双源”清单。建立地下水污染源分级评价指标,筛选重点调查对象清单,开展重点“双源”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工作。到2023年,完成一批工业集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到2025年年底前,完成一批化学品生产企业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城管执法局、佛山地质局配合)(二)系统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1 .强化国土空间布局管控与环境准入强化空间布局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加强多规融合,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建设
15、项目空间布局。强化环境硬约束推动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涉重金属、涉有机物的行业企业。推动工业项目入园集聚发展,因地制宜推动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入园集中管理。(市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严守环境准入底线。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以及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单位周边,避免规划和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的建设项目。结合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现有企业。(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 .深化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控落实现状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价。对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等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的新(改、扩)建项目,依法依规开展土壤、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布局生产,提出并严格落实防腐蚀、防渗漏、防遗撒等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规范,安装使用有关防腐蚀、防泄漏设施和泄漏监测装置。(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严格控制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以金属制品业(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