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干部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党员干部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一解密“红旗渠精神”背后的红色密码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伟大时代造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时代。解密“红旗渠精神”背后的红色密码,更加深刻认识其内涵、把握其本质,才能更好地用伟大精神指引伟大方向、用伟大精神引领伟大时代!红旗渠精神,闪耀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力更生之志。自力更生,是自省、自律,从而自强。自力更生一直是撬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杠杆和支点,“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无数炎黄子孙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将面临
2、的困难转化成自己干事创业的重大助推力,从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精彩华章。古有文王、仲尼困顿中著成大作,今有河南林县人民,面对十年九旱、水鬼如油的艰苦条件,没有“等、靠、要“,宁愿苦干不苦熬,选择自力自强,与苦难宣战,最终铸成了这世界水利的第八大奇迹。如今红旗渠的这座伟大奇迹,不但矗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奋斗史上,更加矗立在人民心里!红旗渠精神,映射着“箪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之魂。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
3、重安排!”饥寒交迫中的林县人民,陷之难地而后存,隼路蓝缕,以启山林,在一片荒芜之中,建成了红旗渠,为子孙后代挣下了一片光明之地,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林州经济的发展,为林州历史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红旗渠是靠无数人民的苦难浇灌出来的伟大水利工程,艰苦创业的精神必将历久弥新,作为精神“火把”不断传承下去。红旗渠精神,昭示着“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的团结协作之力。“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一滴水置于烈阳之下,马上就会被蒸发晒干,但是如果将一滴水融入宽阔无边的海洋之中,则生生世世无穷尽矣。在上世纪的60年代,面对决堤之口,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遣自一身安社稷
4、,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之中,张开双臂,排起3道人墙,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以一己之躯挡住了汹涌的河水。“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林县人民面对艰苦卓绝的现实环境选择团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起每个人的微小力量,最终汇聚成指向困难的最重一击。红旗渠精神,凝聚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之情。俗话说“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红旗渠之所以能成功建成,其“根”,就是无数林县人民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无私奉献之精神。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天气寒冷,困难重重,不但缺少住房,而且道路不畅。在这种困难情况之下,林县人民谁也没有怨言,无论男女老少,住山洞、睡席蓬、吃冷板、喝冷水,将自己的幸福安逸放置于集体和他人利益之后。条件是艰苦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是林县人民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先人后己的精神,才铸成了这条人工天河一一红旗渠。回望河南林县所取得的成就、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充分证明了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是符合实际、反映规律、适应时代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而且行得通。在新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仍然是鼓舞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继续学习红旗渠精神、实践红旗渠精神,才能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敲出最响亮的时代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