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0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敏反应08.ppt(4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3一种异常的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一种异常的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v概念概念:指已致敏机体,指已致敏机体,再次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接触同一抗原时,造成时,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或病理损伤病理损伤。4超敏反应分型I I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II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IIIIII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免
2、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5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anaphylaxis),特异性特异性IgEIgE介导的介导的 主要特征 速发速消;由IgE介导,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过敏体质。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6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一)变应原(一)变应原多为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组织蛋白变应原多种途径进入机体呼吸道呼吸道:花粉、动物性皮屑、霉菌、工农业化学物质消化道消化道:鱼、虾、肉、蛋、防腐剂等人工途径人工途径:药物、疫苗等临床常见的变应原7(二)(二)抗体抗体-IgEv机制:Th1和Th2失衡,Th2过
3、高,产生较多IL-4,使B细胞产生过多的IgE。vIgE(Fc段)+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机体致敏 ()8(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Mast cell and Basophils功能: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 Fc受体,胞质中有嗜碱性颗粒,激活后可释放出910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IgE产生并与肥大/嗜碱细胞结合 肥大/嗜碱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介质 储存介质 新合成介质11 1.组胺组胺:2.激肽酶原激肽酶原: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白三烯(白三烯(LTs):2.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PGD2):3.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12致敏阶段致敏阶段
4、发敏阶段发敏阶段go13三、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2、呼吸道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3、消化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4、皮肤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皮炎1415 皮肤过敏症皮肤过敏症眼睑水肿眼睑水肿荨麻疹荨麻疹16四、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变应原皮试变应原皮试脱敏治疗脱敏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17Skin test for allergy18IgE消耗掉结合型的IgE19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l 特征:由I
5、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20根据来源分为:1、细胞固有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Ag、Rh抗原,移植时的供者HLA、血小板及异嗜性抗原。2、异嗜性抗原:3、吸附在细胞上的外来Ag或半抗原:某些微生物或化学药物吸附在细胞表面。4、自身抗原抗体抗体介导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IgGIgG和IgMIgM。2122二、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输血反应2、新生儿溶血症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4、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23RhRh+父亲父亲RhRh-母亲母亲+子子1 Rh1 Rh+胎盘损伤胎盘损
6、伤RBCRBC进入母体进入母体抗抗RhRh抗体抗体IgGIgG产产生生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RhRh血型不符)血型不符)24 Rh Rh+父亲父亲 Rh Rh-母亲母亲+抗抗RhRh抗体抗体IgGIgG产产生生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RhRh血型不符)血型不符)子子2 Rh2 Rh+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RBCRBC溶解溶解IgGIgG通过胎盘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进入胎儿体内2526Rh+Rh初孕Rh+Rh再孕 RhRh抗体被动免疫抗体被动免疫 胎儿红细胞进胎儿红细胞进 入母体即被破坏入母体即被破坏 (不能诱导母亲(不能诱导母亲 抗抗Rh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新生儿溶血的预防2728第三节 II
7、I型超敏反应v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mmune comples type)或血管炎型(vasculitic type)v特征: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组织,通过激活补体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参与,引起组织损伤。29(一)抗原(一)抗原v外源:微生物、寄生虫等 大剂量抗血清、药物等v内源:自身抗原如变性的IgG、细胞核抗原一、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vAg在体内长期滞留v免疫复合物的大小 v沉积的部位 v机体的吞噬功能降低、cap通透性增高30抗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大分子的免疫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清除小分子的免疫复合物不沉淀、易被滤过排出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存在于循
8、环,可能沉淀免疫复合物的大小31局部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因素的作用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血压较高的毛细血管迂回处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32(三)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补体的作用C3a、C5a3334二、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35Arthus reactionArthus reactionType-II36Serum sicknessSerum sickness(血清病)(血清病)大量注射抗毒素马血清后大量注射抗毒素马血清后1-21-
9、2周出现发热、皮疹、淋巴周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蛋白尿结肿大、关节肿痛和蛋白尿等症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等症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也能出现类似和磺胺类药物也能出现类似症状。症状。37 常见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抗体与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形成复和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处。38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39第四节 型超敏反应v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v型超敏反应是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2472h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40激活41二、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传染性迟发型超敏
10、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42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结膜皮肤炎接触性结膜皮肤炎43小小 结结 类型类型Ab补体补体细胞细胞 IgE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IgG,IgM+M NKIgG,IgM+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血小板Th1 CTL M441.超敏反应:再次接触变应原导致的免疫损伤;超敏反应:再次接触变应原导致的免疫损伤;2.I型机制:型机制:Ag-IgE-细胞脱颗粒;细胞脱颗粒;II型机制:细胞性抗抗原型机制:细胞性抗抗原/IgM、G/C ADCC;巨噬、;巨噬、CDC III型机制:型机制:Ag-IgM、G/C 中性粒、血小板、肥大嗜碱中性粒、血小板、肥大嗜碱 IV型机制:型机制:Ag-DTH、C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