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51734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类活动设计.ppt(2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实验操作类科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教学重点;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教学4课时第二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分类:o-3岁,手把手帮助幼儿操作,比如,小勺和筷子,打开和盖上瓶盖,玩水,沙,玩具等36岁,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它强调的是,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过程。(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含义(二)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最大限度的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的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

2、学的兴趣,初步建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的概念,能帮助儿童理解科学现象,亲历探索科学的全过程,获取初步的感性感性认识,是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探究和思维能力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三)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分为三类:演示探究类,引导探究类,验证探究类二,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61p(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1,内容的选择2,材料的选择(二)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1,核心目标科学好奇心:注意新异事物或现象,愿意探究,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2,具体目标要求(1),必须具体,忌过空过大(2),要有针对性(3)要体现层次性

3、。(4)要凸显实验操作活动的特点(5)要体现综合性(三)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1,设计思路: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第一类,演示探究第二类,引导探究第三类,验证探究2,过程设计(1)活动的导入:演示实验,影像资料,谜语,魔术,二个,故事。创设问题情境(2)活动的展开A条理清楚,层次分明B组织形式,活动方法C材料的投放D问题的设计(3)活动的结束与延伸1,幼儿讨论交流后,自己小结或者评价2,提出要求,让幼儿将本次获得的经验应用于生活,或者提出生活中某种关联的现象,然公寓而自己去探索。3,提出类似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将本次活动能够获得的经验应用于生活:比如,搭火车,磁铁娃娃来跳舞三实验操作

4、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一)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二)为幼儿提供充足多样的材料(三)引导幼儿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知识案例评析: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一、背景11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太仓市三年内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暨新教师培训活动,观摩了由来自小太阳幼儿园的沈玲群老师执教的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这个活动用玉米粒实物来调动幼儿各感官,先让孩子感受玉米粒的特点软硬、颜色、形状等,很适合小班幼儿的直观形象性特点。然后,利用微波炉现场制作爆米花,再一次调动孩子们的嗅觉、视觉、听觉,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玉米粒前后变化,接着,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玉米粒受热膨胀的过程。整个活动从感官到语言,

5、再从语言表现迁移到动作表现,动静结合,使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和动作表现都得到了的发展。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对这个活动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玉米粒和爆米花尝试用简单句子描述和身体动作来表现。2.在玉米粒的变化中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三、活动准备 玉米粒(放在玻璃瓶中)、袋装玉米粒(每个幼儿一袋)、微波炉、与幼儿人数相同的一次性杯子。评析:该活动目标具有多维性,包涵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活动内容难度适当,选择爆米花这一事物也很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但是我对这个目标所反映的重点有所疑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

6、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在这一活动中,我认为应重在引导幼儿用观察的方法和通过幼儿与爆米花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自己建构起有关物体受热会膨胀的知识,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但是把用简单句子描述和身体动作表现放在目标的第一条,使得该活动的重点有所模糊。同时,目标制定也不够具体,要让幼儿用简单句子描述什么,和身体动作表现什么没交代出来。目标二应该是该活动的重点,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都没有自己动手操作,只是远远地观察,“探索”从何体现。四、活动过程(一)观察感知玉米粒1.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瓶子,里面装着玉米粒(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样宝贝?(摇一摇)你们猜猜这个小瓶子

7、里面装着什么?(幼儿回答:糖果、石头)(2)师:我们给瓶子脱去衣服,现在你们看看是什么呀?(幼儿刚开始回答不出,师引导幼儿回忆昨天,幼儿说出玉米粒)(3)师:噢!原来是玉米粒宝宝呀!我们来跟玉米粒宝宝打打招呼吧!想不想和玉米粒宝宝玩一玩呀?玉米粒宝宝还躲到了我们的小椅子下面,你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等会儿告诉老师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粒(1)师: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幼儿:黄色的。师:他是从玉米粒的颜色上观察的)2)师: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幼儿:硬硬的)(3)师小结:玉米粒宝宝是黄颜色的,摸上去硬硬的。评析:在这个引出玉米粒的过程中,教师用游戏化的情境引出了玉米粒宝

8、宝,语言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引出玉米粒后教师还渗透了礼仪教育,引导幼儿跟玉米粒打招呼。在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所感知到的玉米粒时,教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提问方式,“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没有问“玉米粒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什么感觉?”,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更有利于幼儿自主地进行观察。在幼儿会答出了“黄色”后,她很及时的给予了积极的回答,“他是从玉米粒的颜色上观察的”,这是对幼儿回答的概括和提升,在无形中为幼儿总结了一种观察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师引导幼儿对玉米粒观察不够充分,幼儿仅仅观察了玉米粒的外面是黄颜色的,没有注意到玉米粒的里面是白颜色的,因此对下面的引导的活动造成了一定

9、得影响。)二)爆玉米花,引导幼儿观察感知1.猜想玉米放入微波炉后的变化1)师:现在我要来变魔术了,我让玉米粒宝宝变到了这个袋子里。今天,我们还请来了微波炉跟我们一起变魔术。(2)师:下面老师要把它放在微波炉里变魔术了,你们猜猜玉米粒会变成什么样呢?(幼儿:软软的)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爆米花变化的过程(1)师:微波炉开始工作了,小袋子在里面干什么呀?(幼儿:转。师:我们来跟他一起转一转。)(2)师:听,炉子里发出了什么声音?(学一学:啵、啵、啵)(3)师:袋子的肚子变成什么样的啦?(幼儿:大大的。师:刚才是什么样的?幼儿:小小的)4)用小鼻子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幼儿:香香甜甜的)3.取出爆

10、米花,引导幼儿观察(1)师:啊呀!我的手怎么啦?(幼儿:烫到了。师:是啊,好烫,我们宝宝在家里可不能自己变这个魔术!)(2)师:看一看,袋子的肚子现在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大大的)师:你们猜猜里面的玉米粒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软软的)(2)师:那我来拆开看看,变成什么了呀?(幼儿:爆米花)(3)师:这么神奇呀!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玉米粒钻到里面,很热很热,慢慢变大,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最后就爆炸了,变成了爆米花。4.引导幼儿比较玉米粒和爆米花(1)师:爆米花是什么样的?(软软的)(2)师:爆米花跟玉米粒比比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大大的)(3)师:那我们可以怎么做玉米粒呢?(请一个幼儿示范

11、,教师示范:缩成一团,用手抱紧双腿。)师:我们怎么做爆米花呢?(请幼儿示范,师示范:张开双脚,伸出双手,向周围展开)评析:这个爆米花的过程及取出观察的环节应该是这个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猜想观察爆米花过程验证比较观察,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爆米花刚放进微波炉里热的时候,老师引导幼儿跟着玉米宝宝一起转,既避免了时间的消极等待,又为下面的游戏做了铺垫。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进行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在取出爆米花的时候,教师又加入了安全教育的内容,引导幼儿在家不要自己爆米花。但是在取出爆米花,与玉米粒进行比较观

12、察,教师只是让幼儿远远的观察他们的不同,没有给幼儿机会近距离的观察、触摸和比较,所以幼儿只能比较出玉米粒和爆米花在大小上的不同,这一重要环节有些遗憾。三)游戏:玉米粒变身(1)师:刚才我们看了“玉米粒宝宝”变身的游戏,现在我们也一起来玩“玉米粒”变身的游戏。“小小的玉米粒在微波炉里转啊转啊转啊转啊,啵啵啵啵,变成了大大的爆米花。”(在游戏时请另一个老师把爆米花倒在事先准备好的一次性杯子里。)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从语言表现迁移到动作表现,在游戏的情境中帮助幼儿感知玉米粒受热膨胀的过程。(2)师:玉米粒和爆米花还有什么不同?(幼儿都只能说出软硬和大小,没有想到颜色。)师:刚才的玉米粒是什么

13、颜色?(幼儿:黄色)师:现在爆米花的颜色呢?(幼儿:白色)师: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幼儿说不出来)-师:我知道我来告诉你们好吗?玉米粒在微波炉里,很热很热就慢慢变大,在爆炸的时候衣服撑破了,就变成了白颜色。(3)师:这个爆米花像什么?评析:首先我认为师在这里引导幼儿比较玉米粒和爆米花的颜色,应该放到上面一个环节,不应在游戏后突然出现,令人感觉有些突兀。其次,由于幼儿在起初观察玉米粒时没有观察玉米粒里面的颜色,所以幼儿很难想到是玉米粒的衣服撑破了,所以变成了白色,如果幼儿能有仔细观察爆米花的机会,他们可能还会发现上面有残留的黄色,推测出是玉米粒撑破的衣服。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的要求要从注重“掌握”

14、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我来告诉你们”是一个知识经验的灌输,幼儿没有自己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爆米花像什么我认为意义不大,放在延伸活动中。四)品尝爆米花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爆米花呀?每人拿一个小杯子尝尝爆米花,等会告诉我是什么味道。(1)嚼一嚼,感觉怎么样?(幼儿:软软的,香香的)(2)那我们请客人老师也来尝一尝爆米花吧!我们要跟客人老师说:“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幼儿通过味觉来感知爆米花,同时融入了礼仪教育,分享教育。(五)延伸活动师:现在我们回到教室看看我们爱吃的薯片是怎么变出来的吧。总体来说,这个科学活动环节环节清晰,层

15、次分明,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引导语生动形象,师幼互动较好。活动内容生活化,教师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使幼儿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活动中渗透了很多其他领域的教育,如安全教育、分享教育和礼仪教育。但美中不足的是,幼儿体验和了解材料,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较少,只有开始的观察玉米粒和最后的品尝爆米花是近距离的互动,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远处观察。幼儿如果能有更多直接与玉米粒和爆米花相互作用的机会,应该会更有利于幼儿发现和感知他们的特性,发现和了解玉米粒在加热时会发生变化,进而主动建构起玉米粒受热膨胀变成爆米花的知识经验。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人是兴趣和探究欲望,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儿童是主动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