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基础教育设施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基础教育设施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市基础教育设施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理顺办学体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成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加,我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城镇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上学难”“入园难”问题和“大班额”“大校额”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确保教育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城市空间布局相适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根据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
2、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高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高品质的学校。二、基本原则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县(市、区)政府为主体,坚持整体谋划、多方联动、协同推进、务求实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以学位需求为导向,聚焦“上学难”“大班额”等问题突出区域,提出针对性措施,纾解教育民生难题。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以县(市、区)为单位,结合本地学位缺口和发展需求,确定资金筹措方式和时间表,分类、分阶段实施。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以学校建设为主要突破口,同步推进师资配备
3、、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等工作,确保扩资源与提质量同步到位。三、攻坚行动总体目标20232027年,全市计划实施基础教育设施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其中,市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X个,投资X亿元;县(市)中小学、幼儿园项目X个,投资X亿元。通过实施5年攻坚行动,小学基本达到办学标准;初中基本解决学位不足问题;高中阶段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吸引力明显增强;学前教育公办资源得到有效扩充。同时,随着攻坚行动的实施,城市功能更加完备,教育服务更加优质,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城市发展更具潜力,城市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四、攻坚行动计划(一)第一阶段(20232024年)全市计划实施中小学建设项目X个,总投资X
4、亿元。其中,市区项目X个,投资X亿元;县(市)项目X个,投资X亿元。2023年实施幼儿园建设项目X个,2024年每个县(市、区)新建12所公办幼儿园。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促进一批幼儿园产权移交至教育部门。引导利用或部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民办幼儿园改制为二类事业单位登记的公办幼儿园,制定该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二)第二阶段(20252027年)全市计划实施中小学建设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其中,市区项目X个,投资X亿元;县(市)项目X个,投资X亿元。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仍达不到省定标准的县(市、区),继续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补齐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短板。五、攻坚行动实施方式(一)
5、加大财政投入。市县两级要加大财政投入,用好土地出让收益优先支持教育发展政策,特别是各区在土地出让前要明确学校建设的具体意见,出让收益优先用于指定学校建设。(二)落实配建移交。严格落实XX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进行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改造以及其他居住区项目建设,要严格落实条例;委托开发建设单位建设的,按照条例规定执行。(三)用好专项债券。公办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可重点利用专项债券资金建设。(四)以奖代补激励。按照市财政根据各区年初新建初中预算金额的20%安排奖补资金,年终根据各区实际支出给予奖补的基本原则,制定首年30%、逐年递减奖补的具体激励措施,促进城
6、区初中项目早启动开工、早建成投用。(五)争取上级支持。充分争取和利用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补助资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校舍安全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等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基础教育设施提质增效。六、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基础教育设施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指挥部,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统筹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压实项目责任。各县(市、区)要强化责任意识,对项目实行台帐管理,明确项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将攻坚行动工作纳入本地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优化建设流程,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将攻坚行动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列入督查范围,加强日常督导督查,持续跟踪问效问责。市教育局履行市基础教育设施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职能,采取“周报告、月调度、季通报”的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发挥要素保障作用,多方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各级机构编制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提前谋划、及时跟进,做好学校机构、教师编制落实和岗位设定工作,保障学校建成后师资同步到位,满足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