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学习心得体会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学习心得体会2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主题为“竹藤一一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学习心得体会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家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广大党员干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要走在前、作表率,凝聚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保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韧劲,追“绿”而行奏响生态文明最强音。逐“绿”而行,根植绿色发展的理念,擦亮生态文明建设底色。写好“绿色文章”,先要树
2、立绿色发展理念。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和经济的关系,深刻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深刻反思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上的教训和经验,在思想上深化认识,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烙印在心、实践于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共同绘就一幅“清波荡漾、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征程漫漫,大道如砥。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党员干部要瞄准发展目标、把握内在要求,把生态环境的提升和整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规划、科学的举措保护自然生态,激发坚持不懈的力度和久久为功的决心,擦亮生态文明建设底色。逐“绿”而行,发挥制度护航的作用,筑牢生态文明建设基石。要将生态文明的
3、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以制度来约束言行,以制度来护航发展,以制度管根本、利长远,充分发挥制度的效能,对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等行为严惩不贷,以“钉钉子”的韧劲一抓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让生态文明治理大见成效。要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督查,进一步推动生态环保督察的“全覆盖”,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排查,紧抓跟踪整改、优化执法方式,将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要推动制度监管的常态化,从案例实践中汲取新经验,运用新理念、新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难点”,打通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堵点”,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和治理能力,推动生态环境的质量持续向好、继续提升。逐“绿”而行,凝聚众志成城的力量,形成生态文明
4、建设风尚。十年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更绿色”的答卷背后奏响的是人人参与、人人奋进的“协奏曲生态环境高颜值”的背后是协同并进的脚步。保护自然,是我们要承担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要回应的时代使命。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把生态画卷作为心之向往,把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提升作为奋斗目标,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探索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打开美丽乡村“新样板”,团结带领群众一同参与到共建美丽家园的活动中,增进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美好家园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风尚。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
5、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主题为“竹藤一一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学习心得体会11月7日,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竹藤一一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为主题,旨在推动竹藤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探索竹藤发展新机遇,打造竹藤对话新平台。竹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可在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塑料污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绿色发展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发挥独到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面对全球挑战,我们更要走进“竹林深处”,着力在竹藤资
6、源培育、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发挥“竹”效能,“以竹代塑”促进可持续发展。随着“白色污染”的大规模泛滥,全球“禁塑”“限塑”已达成共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人们开始寻求塑料的完美替代品。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落实联合国2023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倡议的发出,为世界提供了新的选择,竹子以其独有的可降解性能和固碳环保优势,已经成为替代塑料的不二之选。实际上,我国在“以竹代塑”方面,
7、已经进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因此更要扩大“以竹代塑”的覆盖面,将好方法传出去、用出去、延续下去,着力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拓展“竹”资源,“绿富双赢”助力乡村振兴。我国的竹林面积广阔,竹资源丰富,合理运用好这些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障国家木材和粮油安全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家门口的“绿水青山”,逐渐成为广大百姓获得感满满的金山银山。正如浙江省安吉县,一根竹子被加工成3000多种产品,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真正实现了“一竿
8、翠竹撑起一县经济”,乡亲们的生活质量如竹子一般“节节高升”。安吉县的成功,是拓展“竹”资源的有效探索,我们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生态底色提升产业成色,拓展“绿富双赢”的振兴路,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饭”。用好“竹”文化,“竹韵传情”彰显文化魅力。我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子以其生长中特别的属性,逐渐衍生出了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独特的竹文化。我国的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从古至今,竹子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随着第二届竹藤大会在北京的举办,“以竹代塑”在新时代的创新探索,对中国传统竹文化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延伸和拓展,为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自然情怀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要做好“竹”文章,将竹作为中华文化输出的媒介,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竹林深处的文化内涵,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我们要把握绿色发展的主脉络,以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为契机,领悟竹林深处的生态意义,同世界各国携手一道,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构建一个清洁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