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河南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四次考察河南,2019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对河南“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J要按照五个振兴的总要求,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河南省的关心重视和殷切期望,是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十大战略”全面部
2、署,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省级领导联系乡村振兴示范县和脱贫县制度,健全乡村“五大振兴”专班工作推进机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01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彰显新担当河南省坚定不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牢记领袖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意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擦亮粮食生产这张“王牌”。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4.52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34万亩,开展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确保河
3、南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之上。二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分类分区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总面积居全国第二位,今年756万亩新建任务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二三是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和省种业集团,规划建设“中原农谷”,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努力把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河南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o目前河南小麦年供种能力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四
4、是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落实小麦和稻谷最低价收购政策,推进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开展花生“保险+期货”试点,让农民种粮有收益。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奖励补助政策,探索建立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产粮大县产粮不吃亏。五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干部调整使用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持续稳定在L6亿亩以上,连续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积极应对去年特大洪涝灾害、小麦晚播、
5、长势偏弱等不利影响,今年夏粮总产762.61亿斤,再次发挥了“中原粮仓”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7627万亩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全年粮食总产有望持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02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展现新作为-河南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一是加强动态监测帮扶。瞄准易返贫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坚持集中排查与常态化排查、全面筛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做到应纳尽纳、一户不落。对每户监测对象明确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走访,做到一户一策、对症下药。严格执行监测对象退出标准
6、和退出程序,做到实事求是、稳慎退出。目前,监测对象规模居全国第三位,户均享受帮扶措施4.44个,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人数占比39.1%。二是促进脱贫群众增收。扭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不放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施田园增收、养殖富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今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力争达到60%以上,8月底河南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户贷率35.21%,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等帮带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通过劳务输出、帮扶车间、公益岗位、以工代赈等途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规模稳定在210万人以上。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7、到12740.75元、9583.45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18.14%、23.45%o三是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建立“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排查清零机制,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动态清零;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保率100%,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90%左右;今年改造农村危房11963户,确保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维修农村供水工程10178处,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04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L3倍。四是支持重点区域发展。将4个原省级深度贫困县确定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33
8、.85亿元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20212022年分别对每县倾斜安排衔接资金6000万元。对受洪涝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挂牌督办县浚县、省挂牌督办县卫辉市,省委、省政府出台18条支持政策举措,省级领导和省直单位联系帮扶,确保年底顺利摘牌。对86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25.97万搬迁群众,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确保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在灾情疫情叠加影响下,河南省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03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河南省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是壮大优势
9、特色农业。推进40个优质专用小麦县、72个优质花生县、50个优质蔬菜县、37个食用菌县、40个养牛大县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目前,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628万亩,优质花生发展到1939万亩,食用菌产量达到178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上半年,河南省生猪出栏3222万头、存栏4064万头,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打造“豫农优品”整体品牌,建设国家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14个,创建省级农业品牌1037个。二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三链同构: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加快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今年上半
10、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42家,增加值同比增长7.9%o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0%,主食产业化率65%,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双汇、牧原、三全、思念、想念、白象等品牌享誉海内外,不仅丰富了“国人厨房”,还走进了“世人餐桌、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增长,全省认定国家、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97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36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9.8万家,家庭农场25.76万家,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4.9万个。四是加强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构建10个国家级、1
11、00个省级、274个市级、278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创建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4个首批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04在乡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河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由省级领导分别任组长的13个专项行动专班推动工作,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全域布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更好体现中原乡土特色,把“老家河南”的乡愁和文韵留住。将河南省4.46万个行政村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整治改善、特色
12、保护、搬迁撤并5类,所有乡镇均成立乡村规划委员会,已完成L4万个村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施城乡交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建设、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广播电视建设、物流体系建设一体化行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河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23.3万公里,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93%,自来水普及率91%。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99%。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县域城乡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均等化行动,增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
13、6.1%,行政村和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211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占比87.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86.7万人、参保率99%以上。四是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省级财政拿出3亿元资金进行以奖代补,让农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河南省85%以上的县(市、区)建成全域一体市场化保洁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和97%的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5.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3%,创建“美丽小镇”500个、“四美乡村”9200个、“五美庭院”18
14、3万个。涌现出信阳田铺大垮、焦作莫沟、安阳庙荒等一批美丽宜居乡村,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大别山区等建成一批乡村文化旅游民宿集中连片示范带。05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上走出新路子河南省立足人力资源大省、劳务输出第一大省实际,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动由劳务输出大省向技能型人才大省转变,力争到2025年完成15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050万人取得相应证书。一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大规模开展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人员持证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
15、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今年计划完成农业农村从业人员和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持证任务50万人次,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0万人次。二是开展评价取证。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指导企业自主开展技能岗位人员全员定级、晋级评价。支持院校开展技能等级评价,推进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在校生“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评价。加快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建设,逐步实现技能类职业全覆盖。三是突出品牌建设。推进“一县一品牌”建设,重点打造“豫农技工”“河南织女”“河南护工”等10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引领带动100个区域人力资源品牌发展。举办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全省掀起“技能河南建设热潮。06在乡村治理上实
16、现新突破河南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党政正职有2年以上乡镇领导经历或3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占97.25%o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在村“两委换届中,“一肩挑”占比99.73%,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7.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上升10.4个百分点。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新创评省、市、县三级基层党建示范村5200个。二是完善基层共建共享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创建活动,推动自治德治法治数治“四治融合”,河南省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占比动态保持在80%以上。持续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98%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95%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99%的村建立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