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585533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章 护理应用解剖学.ppt(7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正常人体学基础正常人体学基础(下册)(下册)第1节 体表标志及褥疮好发部位一、常用的体表标志二、预防褥疮的解剖学基础 退出章目录一、常用的体表标志第一节(三)四肢的体表标志(二)躯干部的体表标志(一)头颈部的体表标志标志图一、常用的体表标志头颈部的体表标志 1颧弓 位于耳屏至眶下缘的连线上,由颞骨的颧突与颧骨的颓突共同构成,全长在皮下均可摸到。在侧卧位或俯卧位时,颧弓是头部的着力部位。其根部上方皮下组织内由后向前依次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和颞浅静脉。在其中点上方约3.8cm处为翼点,是颅骨的最薄弱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2眶上孔(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的内、中13相交处,距前正中线约2.5

2、cm处,有眶上血管、神经穿出。3眶下孔 在眶下缘中点的下方(男性约0.83cm,女性约0.79cm处),有眶下血管、神经穿出。一、常用的体表标志4下颌角 位于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相交处,在侧卧位或俯卧位时,下颌角处是头侧部的着力部位。下颌角处骨质较薄,为骨折的好发部位。5枕外隆凸 是枕骨外面中部的一个显著隆起,与枕骨内面硬脑膜窦的窦汇相对,幼儿不明显。在仰卧位时,枕外隆凸为头部的着力部位。6乳突 位于耳垂的后方的一圆锥形隆起,其皮下组织内有耳后静脉。侧卧位时,乳突为头部的着力点。7咬肌 位于面侧部,咬牙时隆起。其下份的前缘有面动脉和面静脉通过。头颈部的体表标志一、常用的体表标志 8喉结 位于

3、颈前正中皮下,是甲状软骨上缘中点向前突出的部分。喉结向后平对第四颈椎。在喉结平面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外动脉。9环状软骨 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两侧平对第六颈椎横突。在前面,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之间有环甲膜相连,此膜是喉腔穿刺进针之部位。10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侧部,后缘中点处是颈丛皮支穿出深筋膜的部位,前缘中点处与第六颈椎横突相对。颈外静脉在肌的表面走行。11第七颈椎横突 位于颈后正中线下端,为颈胸交界处的骨性隆起,低头时,极易看到或扪及。在仰卧时为颈部的着力部位。返回头颈部的体表标志一、常用的体表标志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1锁骨 位于颈根部皮下。其上方有锁骨上窝,此窝为锁骨上臂丛阻滞麻醉选择进针的部位,

4、一般在锁骨中点上方11.5cm处进针。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亦在此窝。呼吸困难时此窝加深,是“三凹征”之一。2胸骨 俯卧位时为胸部的着力部位。胸骨柄与胸骨体结合处前面微显隆起的横嵴为胸骨角,其两侧与第2肋软骨连接,可作为胸前壁计数肋骨的标志,第二胸神经前支分布于此平面。胸骨下端为剑突,第七胸神经前支分布于此平面。3肋弓 由剑突向外下方即可摸到,是第810肋软骨的前端依次连于上一肋软骨下缘所形成的弓形软骨缘。左侧肋弓与剑突的夹角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一、常用的体表标志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4肩胛下角 位于皮下,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是计数肋骨的标志。5髂嵴 是髂骨上缘的弧形骨嵴,其前端称髂前上棘,后

5、端称髂后上棘,中、前1/3交界处向外的突起称髂结节。全长位于皮下,前部比后部更易摸到,髂嵴最高点和髂前上棘是臀大肌肌肉注射的定位标志。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对第4腰椎棘突。在俯卧位或侧卧位时,髂前上棘、髂后上棘或髂嵴中1/3分别为盆部着力部位。髂结节距髂前上棘57cm,是骨髓穿刺的部位。一、常用的体表标志躯干部的体表标志返回 6耻骨结节 是耻骨上支的前端隆起,位于耻骨联合外上方,在瘦人容易触及。7腹股沟韧带 位于腹部与股部交界处,由腹外斜肌的腱膜下缘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是股三角的上界,其中部下方的深面由内侧向外侧依次有股静脉、股动脉和股神经通过,其浅面有腹壁浅静脉通过。8坐骨结节

6、 为坐骨体与坐骨支移行处后部的粗糙隆起,在坐位时,坐骨结节位于皮下,是盆部的主要着力部位,承受压力较大。9骶骨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在仰卧位时,骶骨背面为盆部主要着力部位。骶骨下端背面两侧有骶骨角,其间为骶管裂孔,是骶管的的下口,会阴手术时可经此孔进针入骶管内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一、常用的体表标志四肢的体表标志 1肩胛冈与肩峰 肩胛冈是位于肩胛骨背侧面的骨嵴,其外侧端称肩峰,是肩部的最高骨点。在仰卧位时,肩胛冈处为上肢的着力部位;侧卧位时,肩峰处为肩部的着力部位,承受压力较大。2肱骨内、外上髁 是肱骨下端,肘部内、外侧最突出的骨性突起。肱骨内上髁的后方有尺神经通过。在侧卧时,肱骨外上髁是肘部的着

7、力点。3尺骨鹰嘴 是肘后方最显著的骨性隆起,在仰卧位时,为肘部的着力部位。4尺、桡骨茎突 尺骨下端在腕后部形成的显著隆起是尺骨头,其后内侧向下的突起即尺骨茎突,它比桡骨下端外侧的桡骨茎突高约1cm。一、常用的体表标志四肢的体表标志 5肘窝 位于肘关节的前方,呈三角形,其底为肱骨内上髁与外上髁的连线,外侧边为肱桡肌,内侧为旋前圆肌。窝的外侧有头静脉和桡神经通过;窝的内侧有贵要静脉通过。肘窝中部浅层有肘正中静脉,深层有正中静脉、肱动脉和肱神经通过。6大转子 为髋部向外侧最突出之点,在髂结节下方约一掌宽(约10cm)处可以摸到,是股骨颈根部向外上方突出的隆起。在侧卧位时大转子为仅次于髂嵴的下肢着力部

8、位 7股骨内、外侧髁 是股骨下端两侧突向下后的两个骨性膨大,在侧卧位时,为膝部的着力点。一、常用的体表标志四肢的体表标志返回 8髌骨 位于膝关节前面,居于皮下。在俯卧位时髌骨处为膝部的着力部位。9腓骨头 是腓骨的上端,其下方为腓骨颈,后者表面有腓总神经通过。10内、外踝 胫骨下端形成内踝,腓骨下端形成外踝。在侧卧位时,内、外踝为踝部的着力部位。11跟骨结节 为跟骨后部明显的骨性隆凸,在仰卧位时,跟骨结节处为足部的着力点。一、常用的体表标志二、预防褥疮的解剖学基础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摩擦、软组织缺血、缺氧、血液循环及营养障碍而导致的组织溃烂,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当人体长时间处

9、于某一种坐位或卧位时,体表相应的骨突起部位(骨性标志)就会承受较大的压力,此压力足可以阻断受压部位软组织内血流,同时也压迫神经末梢,久之会使受压局部感到不舒适,甚至麻木、疼痛。正常人会经常自动调节体位,使局部软组织受压得到松解。但是,昏迷、瘫痪、体质极度衰弱等丧失自动更换体位能力的病人,如果得不到护理人员协助翻身,骨突起部位软组织长期受压而得不到松解,就会形成褥疮。因此,要做到褥疮的早期预防,必须学习预防褥疮的解剖学基础,以了解各种卧位易受压的骨突起部位即褥疮的好发部位。退出褥疮的好发部位(一)半坐卧位枕骨、肩胛骨、尺骨鹰嘴、骶骨、尾骨和跟骨。(二)仰卧位枕骨、肋骨、肩胛骨、210胸椎的刺突、

10、尺骨鹰嘴、髂后上棘、骶骨和跟骨。(三俯卧位 颧弓、下颌角、肩峰、胸骨、肋骨、肋弓、耻骨联合、髌骨、内踝 (四)侧卧位 耳廓、颧弓、下颌角、肩峰、肱骨大结节、肱骨外上髁、肋骨、肋弓、髂嵴、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腓骨头、内外踝。(五)坐位 坐骨结节、尾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章目录第一节二、预防褥疮的解剖学基础 第2节 注射技术的应用解剖一、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二、肌内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三、静脉注射术的应用解剖 注射技术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操作技术,将药物准确地注射至体内一定部位,并达到组织损伤少,疼痛轻微,且药物被快速吸收。常用的注射方式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

11、等。退出章目录表皮真皮皮肤的结构皮肤的结构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一)皮内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二)皮下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第二节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一)皮内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一)皮内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返回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二)皮下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二)皮下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返回皮内注射术和皮下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一)臀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二)三角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第二节 肌内注射是把药物注入骨骼肌内,肌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对药物吸收较快,易被患者接受,利于疾病的治疗,是最常用

12、的注射给药途径之一。一般具备一定厚度,无较大神经血管干,且表浅易暴露的肌肉均可用于肌内注射。临床常用的注射部位是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三角肌和股外侧肌等。(三)股外侧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肌内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一)臀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1臀部的解剖结构要点 臀部上为髂嵴,下为臀沟,内侧为骶、尾骨的外侧缘,外侧为髂前上棘至大转子的连线。(1)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浅筋膜)臀部的皮肤较厚,含丰富的皮脂腺和汗腺。皮下组织内含大量的纤维和脂肪组织。(2)深筋膜(臀筋膜)分两层包绕臀大肌,在臀部外上方覆盖臀中肌。(3)臀部肌肉 由浅入深分为三层。浅层为近似四方形的臀大肌(厚度约13cm),覆盖臀中肌的下半部,

13、;中层主要为臀中肌和梨状肌,梨状肌的上、下缘均有血管、神经走行;臀中肌深面为臀小肌。(4)臀部血管和神经 臀部的血管神经位于臀大肌的深面,经梨状肌上、下孔穿过。坐骨神经多数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垂直下行至大腿后面。肌内注射术的应用解剖2臀大肌注射术的定位 注射部位应避开穿出梨状肌上、下孔处的血管和神经,特别要注意避开坐骨神经。注射区的定位方法有两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画一水平线,再通过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线,两线十字交叉,将臀部分为4区。臀部外上14区为臀大肌注射的最佳部位。但此区内下角靠近臀下血管、神经及坐骨神经,应注意避开,进针时切忌针尖向内下

14、方倾斜。连线法:将髂前上棘至骶尾连接处作一连线,将此线分为3等分,其外上13为注射区。注射针依次穿经的结构为皮肤、浅筋膜、臀肌筋膜至臀大肌。肌内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一)臀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术的定位 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臀区较小,肌肉不发达,不宜做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注射部位的选择应避开穿出梨状肌上孔处的臀上血管和臀上神经。一般选择髂前上棘后三角区较为安全,定位方法有两种:示指中指定位法:操作者将食指指尖置于髂前上棘(由后向前,右侧用左手,左侧用右手),中指尽量与食指分开,中指尖紧按髂嵴下缘,此时食指、中指及髂嵴围成的三角区即为注射区。三横指定位:髂前上棘外侧3

15、横指处。注射针依次穿经的结构为皮肤、浅筋膜,臀肌筋膜至臀中肌或臀小肌。返回肌内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一)臀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二)三角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返回 2三角肌注射术的定位 注射部位选择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因三角肌的上1/3处,肌质较厚,无大的血管、神经通过,是肌肉注射的安全区;而其后缘中、下1/3深面有桡神经经过,是肌肉注射的危险区。三角肌下部肌肉较薄,也是不宜作为注射的部位。注射针依次穿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至三角肌内。1三角肌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 三角肌位于臂上部外侧,它虽然宽阔,但厚度有限,邻近肩关节,且前后部深面有大血管、神经走行,故只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无法做臀肌注射、股外侧

16、肌注射的病人,而且只限于小剂量,少次数的肌肉注射。肌内注射术的应用解剖(三)股外侧肌注射术的应用解剖返回 2股外侧肌注射术的定位 注射部位选择在大腿中段外侧,膝关节上方10cm与髋关节下方10cm之间的区域,宽度约7.5cm的范围内。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臀肌不发达,宜选用股外侧肌注射。股外侧肌注射针依次穿过皮肤、浅筋膜、髂胫束至股四头肌。1股外侧肌注射术的解剖结构要点 股外侧区的层次依次为皮肤和浅筋膜(浅筋膜中含大量脂肪)、髂胫束(大腿阔筋膜在外侧增厚的部分,覆盖股外侧肌)、股外侧肌。股外侧肌是股四头肌的一部分,位于大腿的外侧及后部,形成膝关节上方外侧的隆凸,其深面无神经干和大血管分布。肌内注射术的应用解剖 静脉注射是自静脉注入药液。临床用于静脉注入药物治疗疾病、补充能量、注入造影剂作诊断性检查等。常用的注射部位有头皮静脉和四肢浅静脉,见本章第3节血管穿刺技术的应用解剖。第二节退出章目录静脉注射术的应用解剖第3节 血管穿刺技术的应用解剖退出章目录一、浅静脉穿刺术的应用解剖二、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应用解剖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四、股动、静脉穿刺术的应用解剖浅静脉穿刺术主要用于静脉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