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探骊得珠-文学短评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英咀华探骊得珠-文学短评写作指导.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题含英咀华,探骊得珠文学短评写作指导课型写作指导多媒体使用()学科核心素养在本课时的体现语言:用准确、通顺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思维训练多角度分析文学艺术的手法、效果,学会切分问题。审美: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美。教材分析重占感受古诗词的意蕴美、艺术美。难点有层次地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学方法讨论法、典例示范法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提出任务。班级要举行一次学习交流会,主题是古典诗词之美,请你结合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所学诗歌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二、学生讨论交流:可以谈什么?先确定一些话题。预设: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之美入手,也可以从作品的形象、谋篇布局、艺术特色、语言等方面入手入手。就是要抓住作品最亮眼
2、的地方。可以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逐步总结。三、如何展开思路,谈得深刻?1、范文引路。登高见诗圣,悲悯天下人浅评登高中的悲情镇安中学高一(6)班刘京奥杜甫生于盛唐,在安史之乱中度过中晚年,最后在一叶扁舟上郁郁而终。在时代的悬崖上,他紧握历史交予的笔,将苦难与动荡一一记录,字字凝着血和泪,流露出无限的悲情。这悲情是浩大、沉痛而惨淡的,而登高便是他作品中抒发悲情的典范。登高中浩大的悲情,体现在对秋景的生动描绘。风急天高,猿啼声声,渚清沙白,飞鸟回旋,落叶萧萧,长江滚滚。诗人在前两联选取的八个意,概括地描绘登高所见之景。虽说这是一幅衰飒寥落的画面,但俯仰、视听之景全部涵盖其中,包揽所见的一切,所以不似梧
3、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绵绵不尽的哀怨,而是万物皆悲,天地哀恸,托起了全诗的情感。颔联中,眼前之景扩大到了辽远的空间。诗人仰望茫无边际的萧萧落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勾起不尽的悲愁。落叶纷飞,正如自已年老迟暮,颠沛流离;江水滚滚,像是“逝者如斯的韶光之叹。此时,景物已经触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事变迁的关注,他浩大的悲情在描绘景物的过程中得到自然流露。登高中沉痛的悲情,体现在对个人身世深挚的感怀。颈联中,诗人聚焦到自身。此时的杜甫在外漂泊多年,病魔缠身,目睹了安史之乱以来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打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他生了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直勾勾地看着来到眼前的一切,受不了了,也得硬扛
4、。秋天并不一定可悲,所以此联悲秋就更显沉痛:本就饱经风霜、遍踏坎问,生活的苦痛无人倾诉,登临远望,徒有一片衰颓与已为伴,怎能不触目伤怀,悲从心生!在这里,诗人慨叹着身之悲,悲情到达了了顶峰。登高中惨淡的悲情,体现在对自身形象细腻的刻画。在前三联的激昂苍劲后,尾联的笔调骤然转为悲戚:山河破碎,生活艰难,使两鬓渐白;穷困潦倒之中,又不得不放下用来消愁的酒杯。诗人沦落至此,似乎念叨着生活琐事,却凝聚着愁绪与凄楚。若是他继续大开大合地描绘愁,固然可行,但正是因为刻画了自已痛苦悲吟的形象,才便读者仿佛觉得前文所述的一切飘零坎坷都千钓般压在诗人肩头。无限的时空与渺小的个人形成反差,悲怀愁绪只能由自己默默咽
5、下,此处所流露出的情感也就不似先前,而是饱浸着惨淡二字。此时诗歌戛然而止,只留下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总之,这是杠甫的一首沉雄劲健、博大顿挫的悲歌。诗人完美地将自己浩大、沉痛、惨淡的悲情融入诗中,不愧为古今七律之冠。浅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想象手法镇安中学高一(6)班康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遭排挤后写作的一首诗。这也是他留给友人的名篇。全诗以飘逸浪漫的风格,描绘神奇意境,借想象依托抒发内心之情,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首诗全篇想象丰富,以梦境的方式行文,堪谓诗界的独树一帜。诗人在梦中游历天姥山,从飞至刻溪写起,写了登山过程、山中游玩,迷路遇险,观仙人出驾等场景,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诗人诗人还在
6、梦境中诉情。从静谧幽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曲折迷离、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战栗震惊的深林、山峰,从闪电交错间的万钧雷霆到仙人出驾的盛大场面,无一不刻画出天姥老山的神奇飘逸,从而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神奇瑰丽的意境,诗人的感情便融汇贯通在诗句里了。最后梦醒,标志想象结束。丰富的想象让读者耳目一新。它以梦取道,以绝无仅有的手法鬼斧神工意境描绘,给读者扑朔迷离、身临其境之感,可谓诗界之创举。诗人为何一定要借助想象写诗?想象之精妙,绝不只有表面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剥去外壳后的果实。李白作为“诗仙,他的想象手法决不跟在人后亦步亦趋,而是别具一格地仅映了他的超脱世俗。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7、。有什么人能够在梦境中观仙人呢?恐怕也唯有李白的思绪能与仙之人相接了。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壮丽光明的仙境,是李白的理想归宿。从恐怖幽暗景象到明丽的仙人聚集,表明诗人也想飞升仙界。每句想象的意境中,我们都能看到看到李白的影子。他深受道教思想的熏陶,不愿意走世俗的科举之路,总想平交王侯,平步青云,直达人生的理想境界。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无情。他受到了皇帝的器重,却也看清了世俗的泥潭深不见底,他的理想在赐金放还的圣旨中破灭。那美好的仙境只是一场幻梦。在此时,李白忽然梦想醒,梦里的一切都烟消云散。李白重新隐居东鲁,心中失意的波澜依旧起起伏伏,他要留别,
8、更要绵里藏针,借想象描绘梦境,不为想象而想象,也不为留别而留别,而是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万钧情感的倾泻!借梦抒怀,以想象寄托,由飘逸瑰丽的梦境写到现实,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或许这就是这首诗出类拔萃的主要原因。描绘瑰丽的意境,借梦抒怀,借想象抒情。在遭排挤后仍就洒脱飘逸,这是属于诗仙”的独特魅力。2、引导:以上两篇文章各自选择了什么角度进行评价?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要点:A、选一点B、分层次(这是写作中最难的。注意第一篇文章采用并列结构,第二篇文章采用层进是结构。两篇作文都能通过分析表达效果,突出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内容赏析。)C、析作品(不要架空的结论,需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述。)D、语言美四、当堂练习。根据自己刚才选的评论方向,结合上面两篇文章的思路,说说自己的如何展开分析论证,并列出简要提纲,小组展示,看看层次合理吗?角度新颖吗?选出优秀思路班级展示。五、课后作业。完成一篇“诗词之美”的文学短评,注意做到课堂提出的四点要求。字数不少于850(作文本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