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3-2024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3-2024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XX中学2023-2024学年度教学工作计戈IJ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规范管理提质量、特色发展强内涵”的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工作目标1.坚持立德树人信念,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培养其必须的学识修养。七年级要重点抓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力争做到严格、规范、科学,使学生真正做到重学、勤学、笃学、博学;八年级教学要确保扎实、规范、科学,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力戒两极分化,确保全面提高;九年级的教学要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以中考为目标,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确保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年级的整体优势和老师们的潜质,力争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2 .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五项管理”,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充分利用有效作业设计、创新和课后服务,以高质量的教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证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3 .推进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各学科教学要将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等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4 .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提升教师自我本领,在培训、学习、交流中共同进步,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备课
3、、作业1.教师备课(1)创新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以电子备课为主,50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每周备一课时的间周)辅以一课时的纸质备课;备课组或教研组(成员少的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学情、教材、教法、重难点等,按章节或单元统一分工,安排主备人进行备课;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对集体备课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更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2)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积累下来,从深层次上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评比)5 .作业设计贯彻中央“双减”工作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山东
4、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日照高新区中学学生作业管理办法,加强作业教研,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1)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各学科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双减”政策及作业改革相关文件的学习,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专题培训、学科组教研、项目学习等活动,学习教育法规和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政策,学习教学基本规范有关文件,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深刻理解“双减”政策的重大意义和工作要求,充分认识作业的内涵与价值。反思现有作业存在的问题,明确作业改革目标任务。(2)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设计作业,
5、先周组织作业设计交流研讨。教师要明确作业目标,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准确把握作业难度,合理设计作业内容。(3)推进作业规范实施。按照日照高新区中学作业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对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同等重视,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作业布置实行学科组、年级组、教导处三级审批,每月进行一次作业质量反馈调查。(4)鼓励使用活页作业,以题库建设为依托,分层设计,重点抓课课练(课堂达标训练)、单元测试,注重批阅,看实效。(二)课堂教学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向课堂45分钟教学要效率、要质量。对课程开设、课堂教学、课业负
6、担与考试评价等关键育人环节强化管理。2 .根据学科教学需要,推行使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分层达标。通常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题”(基础在线),“提升题”或叫“拔高题”,以及“拓展题”。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 .实施强课提质行动,分学科制定优质课堂评价标准,探索
7、轻负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学生主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多元互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理念,加强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评价落实和教学活动设计,构建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实施精准教学。5 .规范实验教学实施,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管理规程和校本教研,分年级、分学科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管理,保障实验教学条件;根据教学进度,理、化、生实验教学要如期进行,逐步完善相关材料。6 ,提升“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研”的研究与应用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推动深度教研。开展主题式、项目式研究,构建“学科+”课程实施模式,遴选并推广一批精品课例。(三)
8、教学管理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教师提前两分钟候课;上课期间要维持好课堂秩序,不出现早退、接打电话、玩手机等现象。7 .加强课堂教学督查力度,每天不定时督查不少于两次。8 .各学科通过课课练、单元测试等不同形式的阶段性质量监控,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9 .积极落实教学工作过程检查制度。在抓好备课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期中和期末教导处组织进行两次业务检查;拟在各年级开展一次作业展评活动。(四)教学教研活动1.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围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和作业设计展开活动。主要内容为:研新课标、研检测题,明确教学方向;研教材、研教
9、法,提升教学技艺;研学生、研学法,激活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座谈交流、线上研讨、专题会议等。10 以课后服务和兴趣社团为依托,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拟举行学生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学习经验交流活动,以活动促学习。11 积极做好十四五的课题研究工作。12 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评课活动。教研组认真组织教研课、示范课和汇报课,以才宝平台为依托,利用录播室讲课,采用线下、线上听评课方式,开展听评课活动。13 各学科要结合年级学生特点,探究适合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
10、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方法。(举行相关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五)教师专业发展1.强化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积极撰写读书心得,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2 .强化教研意识,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参加省市课题研究的老师要结合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其他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惑,以小课题的形式开展实验研究,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适时撰写研究论文,用心参加各类比赛和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3 .继续推进青蓝工程建设。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继续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究、说课交流及上好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教
11、研活动,促进新聘教师尽快适应岗位基本要求,实现教师品德、教育能力、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快速提高。4 .依托教师培训计划和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强化对青年教师和学校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六)教学资源建设1.建立优秀作业设计库。通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比赛等活动,各学科分年级尽快建设学科作业库。5 .进一步完善试题库。各学科根据教学实际,以知识点、课、单元、章节为单位,针对性精选题目,逐步完善试题库。6 .建设教学视频库。一是依托线上教学资源,下载以教学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进行筛选整理,组建教学微课库;二是共享线上教学资源,下载以学科课程课堂教学为主的精品课、优质课,进
12、行筛选整理,组建教学视频精品库;三是鼓励教研组组织教师自己录制优质教学视频,充实到以上两个视频库。由教研组负责组织建设,教导处汇总,统一管理,暂时向初中部任课教师开放。各任课教师根据个人教学实际,适时选用以上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四、工作安排二月1.总结上学期工作,备齐教学用品;2 .及时分发课本、教辅、作业本,保证开学正常上课;3 .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各年级教学工作会议;4 .制订、收缴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5 .教师寒假作业设计、学生寒假作业收缴评比。三月1.课本发放余缺统计、调换,免费教材发放登记;6 .各学科组开展听评课教研活动;7 .各学科开展作业设计研讨活动;8 .
13、召开九年级教师会商会;9 .开展本月优秀作业设计评比及本月学生优秀作业展评。四月1.组织七八年级期中考试、九年级一模考试;2 .安排理化生实验教学;3 .协助做好信息技术、英语人机对话考试工作;4 .各学科组继续开展听评课教研活动;5 .教学业务过程检查;6 .召开各年级考试分析会;7 .核对八、九年级学生学籍信息、更新学籍照片;8 .开展本月优秀作业设计评比及本月学生优秀作业展评。五月1 .举办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2 .做好体育考试准备工作;3 .以“劳动美”为主题开展学生劳动教育;4 .开展本月优秀作业设计评比及本月学生优秀作业展评。六月1.对初三学生进行应考教育;5 .初一、初二开展听评课活动;6 .开展本月优秀作业设计评比及本月学生优秀作业展评。7 .期末复习安排;8 .组织期末考试;9 .召开教研组长会,进行期末业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