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惯性思维阻碍激励干部的脚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让惯性思维阻碍激励干部的脚步.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莫让惯性思维阻碍激励干部的脚步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后,各地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在现实中受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影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激励效果,打击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所谓惯性思维主要有四。一是识人用人不看主流。有的地方喜欢用排除法识别干部,把那些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干部排除在外,让那些存在短板弱项缺点的干部坐“领板凳”。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缺工作经历不等于缺能力素质,有弱点缺项不等于说一无是处。汉高祖刘邦之所以成就王业,关键在于他用人如使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我们看干部不能求全责备,要看重潜力,看主流,注重挖掘和发挥干部
2、的优势和长处,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二是工作考核不科学。有的地方开展工作考核,往往是盯住那些未完成之事,进行扣分,直到把分数扣完为止,而不是用加分手段,不以累计完成任务计算得分。久而久之,基层产生一种病态心理,不积极主动争取得分,而又怕被扣分。这就好比在赛场上,没有进攻,只有防守;在战场上,没有冲锋,只有逃避,那是永远掌握不了主动权、永远打不了胜仗的。开展工作考核,一方面,要注意看干部干成了哪些事,做好加分题;另一方面,要综合分析没干成事情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经过改进得以完成的酌情加分。三是追责问责不严肃。有的地方对基层干部过于严苛,问责一律从严从重,“一有错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个别班
3、子成员甚至轮流“坐庄”受问责。有的干部不理解,为什么拼命干活,没有“功劳”,只有“苦劳”,还要挨“板子”。正因为个别地区在执纪问责中存在泛化、简单化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问责的严肃性、权威性,容易让基层干部把干事创业同受问责对立起来,影响了干部担当干事的积极性。四是关心关爱有待强化。有的地方对那些敢于斗争、改革创新、冲锋在前的干部,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劲,特别是没有提供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的“定心丸”。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反映,我若冲锋在前,万一出错受问责,评先评优、提拔使用都将受到影响,还可能影响整个单位,必然会增加心理负担。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曾受到处分的干部,容易受到各界“有色”眼镜的看待,组织上如果没有及时澄清正名、重新启用,这些干部往往会逐渐消沉,造成干部资源的浪费。只有打破考核、选拔干部的不良惯性思维,才能切实解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让每一名干部都能成为新时代一往无前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