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11938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溧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漂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制造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麋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漂政规2022)3号)文件精神,设立制造经济专项资金。为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充分体现政府的目标导向,遵循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分类支持、专款专用,科学安排、注重绩效”的原则。第三条专项资金由市级财政设立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由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共同管理。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市财政局会同市工信局制定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市组织部工

2、信局共同管理。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一)安排专项资金年度预算;(二)依法及时拨付资金;(三)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开展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市工信局主要负责:(一)依据我市年度工业企业展规划,负责确定年度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提出年度制造经济发展的重点,组织项目申报,负责审核项目的真实性、必要性、可行性和项目材料的完整性;(二)下达专项资金,监督项目实施单位按批复执行项目;(三)按照有关规定具体实施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监督、跟踪服务与绩效评估。专项资金申报单位主要职责:(一)根据项目申报指南和相关规定申报项目;(二)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实施日常

3、管理;(三)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并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四)项目实施完成后,按照规定需要实施项目验收的,向本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交项目验收申请;(五)配合相关部门对项目开展监督检查、考核验收、绩效管理以及项目资金清算等工作;(六)对各环节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落实信用承诺;(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三章使用范围和标准第五条专项资金支持对象是本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第六条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一)鼓励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建设2+2+X产业集群目标,紧盯行业风口和技术前沿,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创新招商模式,围

4、绕2+2+X”产业集群,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深化以商招商”模式,激发链式效应,让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导力量,对以企业为主体招引上下游企业落地的,经认定对链主企业以一事一议”政策予以重点奖励。(二)鼓励企业集约化发展。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效。(三)鼓励提升智能化水平和新基建应用。围绕争创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构建智能制造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对关键工序实施机器换人”,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化设备和

5、软件投入。第七条专项资金奖励标准:(一)鼓励工业设备投入,经认定为先进制造业新建项目,当年设备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每增加1000万元设备,奖励标准增加0.5个百分点;对苏皖合作示范区社渚先导区或其它跨区域(不含市本级)合作园区内的先进制造业新建项目、符合X”新产业集群培育的先进制造项目,设备补贴比例上浮2个百分点;对入驻省级以上孵化器(加速器)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设备投资低于500万元的,可由孵化器主体打包申报,用于孵化器(加速器)的运行服务与对企业的设备补贴。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的技改扩能项目(不新增用地及厂房),当年设备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

6、资额的3%给予奖励,每增加100万元设备,奖励标准增加0.5个百分点。所有涉及奖补的工业企业,当年度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为A类的,则设备投入奖励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T类企业参照B类企业执行,评价为C类、D类的企业,不享受上述所有奖励政策。以上所有设备奖励上限原则上不超过10%0对设备投资比例高、拥有国际先进设备、技术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企业,经认定后以一事一议”政策可予以突破设备奖励上限。(二)对符合2+2+X产业集群且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为A类的企业,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2元/平方米的资金补贴(以实际参评面积为准);亩均税收分别达到100、80、50万元以上,亩均销售达到2000、15

7、00、800万元以上,亩均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达到50、30、1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认定分别奖励100万元、70万元、30万元。以上政策同一企业就高享受。(三)对企业实施的机器换人”项目,经认定符合条件的高端智能装备成套价值100万元以上、单台50万元以上的给予设备投资额20%的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企业管理软件及技术服务投入超过50万元的按投资额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于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升级达到规范级、场景级、领域级能力的企业给予不超过30万元奖励;对企业智能化设备投资额超过300万元的,经认定符合智能车间(工厂)标准的,按设备投资额的20%予以补助。其他智

8、改数转、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创新产品首购首试首用等项目在享受常州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比例资金奖励基础上,漂阳市本级参照常州政策执行并给予满额奖励。对新认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鼓励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和分布式储能项目,对业内知名企业来源投资,经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储能项目,给予投资主体0二元/千瓦时补助,补贴项目一年发电量,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于实际投运的分布式储能项目,按照实际放电量给予储能运营主体08元/千瓦时补助,补贴2年放电量,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9、第四章申报条件和程序第八条申请专项资金补助的企业,应具备健全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项目实施单位须正常经营满一年以上。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申报条件必须满足上述第六条、第七条要求。第九条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及审查程序:(一)项目申请单位按当年申报通知要求,经属地镇(区,街道)政府初审后,向市工信局报送申请报告,并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等项目所需的其他材料和相关凭证。(二)市工信局组织第三方审计(核)机构分别开展项目实施情况专项审计并出具项目专项审计报告。(三)市工信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报的项目进行资料评审,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依据专家评审意见集体研究提出审核意见;对拟支持项目在漂阳市政府网站上公

10、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经市政府同意后下达项目资金。第五章审计(核)机构管理第十条市工信局应根据相关规定公开选聘第三方审计、审核机构。第十一条第三方审计、审核机构在接受审计、审核工作委托后,独立开展现场审计、审核工作,并对现场审计、审核过程和出具的审计、审核报告承担全部责任,同时接受社会各方监督。第六章绩效管理与财政监督第十二条市财政局根据年度预算和拨款依据,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规定下达专项资金。第十三条市财政、工信局将适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开展检查,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检查和评价结果将作为以后年度资金安排的依据。第十四条项目单位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主

11、管部门的专项检查,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第十五条专项资金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或撤销时,需报经市工信局和市财政局同意。第十六条项目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追回已经取得的专项资金,在今后年度不再受理其申报的市级财政支持项目,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一)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资金的;(二)违反专项资金使用原则,挪用或擅自改变使用范围的;(三)有偷、漏税行为被查处的。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工信局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23年XX月XX日起施行。附件2:关于漂阳市制造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一、管理办法制定的必要性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制造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制定管理办法的主要依据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漂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裸政规(2022)3号)文件精神。三、管理办法主要内容管理办法共七章十八条。主要包括总则、管理职责、使用范围和标准、申报条件和程序、审计(核)机构管理、绩效管理与财政监督、附则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