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输注无效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输注无效管理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血液输注无效管理制度I目的为保障输血质量,提高输血效率,减少血液浪费,合理高效用血。Il范围适用于本医院临床用血科室医护人员、输血科及业务部门对输注无效快速诊断及处理的管理。III制度血液输注无效主要指输注的血液成分对机体不起作用,如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升高或者降低。输注红细胞后,血色素升高达不到预期,这种现象统称为输注无效。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在连续两次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改善;血小板计数未见明显增高,有时反而会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和PPR(血小板回收率)未能达标等。CCI=(输血后血
2、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X体表面积(m2)/输入的血小板总数(I(H1),CCl210输注有效,CCl(10提示输注无效。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为输血后1小时测定值。PPR(%)=(输血后血小板计数-输血前血小板计数)W(kg)0.07/输入血小板总数XF,输注后IhPPR30%,24hPPR20%,则考虑输注无效。(F:血小板通过脾脏后实际进入循环血液的矫正系数,脾脏功能正常者F=O.62,无脾患者F=O.91,脾肿大患者F=O.23)(一)原因1.非免疫因素:(1)血小板的质量(2)发热感染(3)脾肿大(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药物(6)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7)自身抗体2.免疫因素
3、(1)血小板相关抗原(HLA-类抗原和ABH抗原)(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3)ABO血型不合(4)血浆蛋白同种免疫和免疫复合物(二)对策1.积极治疗原发病2.停用可疑药物3.输注ABO同型的非库存血小板4.血小板交叉配型5.使用去白细胞血小板6.血浆置换7.免疫抑制剂8.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三)持续性无效的处理原则1.小量、多次输注血小板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3.使用抗纤溶药物4.使用重组FVIIa二、红细胞输注无效输注红细胞后24小时应该复查患者Hb值并计算血红蛋白恢复率,以评估红细胞输注的疗效。血红蛋白恢复率=W(kg)V(输血后Hb值-输血前Hb值)/输入Hb总量,血红蛋白恢复
4、率20%则考虑无效。(V:每公斤体重的血容量,成人0.07L/kg体重,婴幼儿0.08L/kg体重;每单位红细胞Hb总量按24g计)(一)原因1.多次输血或妊娠2.发热、感染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药物5.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相关因素6.恶性肿瘤性疾病及其相关放、化疗7.失血8.肝脾大(二)对策1.多次输血患者或自身免疫性贫血者:应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2.活动性出血灶:控制出血灶;3.贫血病因未除:加强病因治疗。三、血液输注无效管理措施临床医师一旦发现血液输注无效,要分析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科学的输血方案,并在病程记录中祥细记录。如在病程记录中未对血液输注无效进行原因分析、相关处理措施及下一步输血方案制定的,一经查出将在院内网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中予以公示并按相关制度给予处罚。IV参考依据:1.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