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暨基层协商民主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暨基层协商民主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暨基层协商民主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同志们: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近年来,各县(市、区)纷纷进行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创新实践,积极回应基层治理难题,寻求基层治理共识和可行性解决方案,探索出“屋场恳谈会”“小院议事厅“板凳议事会”等多种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机制,组织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治理,通过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激活了基层治理活力,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然而,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机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民主协商议事主体积极性不高、协商议事能力
2、不够,协商议事程序不够规范、议事决议难落地、议事结果缺乏监督等方面的困境和难题。一是协商议事主体参与程度不高,基层协商议事面临议难成”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群众对村(社区)公共事务治理还不够重视,存在群众弱参与”和集体“搭便车”现象。二是协商共识形成机制不健全,基层协商议事面临“议难决”困境。在涉及村(社区)集体利益和非普惠性公共治理问题时,存在协商组织者效率秩序控制”难题,具体表现为协商议事决策程序缺失、协商议事共识难达成、集体利益聚合难等。三是协商议事结果执行不力,面临“决难行”困境。在达成协商共识前提下,由于决议执行的资源缺乏、跟踪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集体决策难以落地。四是协商决定执行监督
3、不到位,面临行难管困境。协商议事执行监督具有明显的利益驱动特点,由于前期协商议事并未解决多元利益聚合的问题,执行监督过程也受个人利益偏好的严重影响,即监督人员根据具体事务与自身的利益关系来实施监督,可能会出现无序无效监督的问题。那么,如何完善基层民主协商议事运行的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效能?可以从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主体、内容、程序、能力等方面发力。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有序协商,让群众做自己的主心骨”。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协商应当坚持党建引领的基本原则,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始终确保基层治理创新保持正确的方向。一方面,在基层协商中
4、增强党组织的思想引导和组织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群众为立足点,抓实用好民主协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动社会有序参与。另一方面,群众广泛参与是民主协商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协商议事应注重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把问题反映在基层、协商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形成有序参与、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良好局面。群众有地方议事理事,有地方解决问题,能有效提高各类基层社会矛盾调处解决效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搭建有地方特色的协商议事平台,夯实真情协商主阵地。有事好商量,商量成好事。基层治理应当通过搭建好协商议事平台,把群众议事习惯从“议论纷纷”转变为“纷纷议事。民主协商并没有固定的实践形
5、式,要根据不同主题、不同主体、不同条件、不同环境创设不同的协商形式,所有的协商形式都要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在选择协商形式时要充分考虑参与主体的规模、协商的实践条件等问题,使各协商参与者能够及时、方便地参与到协商过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村(社区)可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民情党群服务驿站等,进一步完善服务阵地、丰富服务功能,探索具有本地特色、彰显本地文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主协商议事形式,开展支部说事、屋场共治、网格管事、“圆桌”调事、群众
6、议事等各类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活动,针对不同的基层协商议事主体、协商议事主题等探索不同的协商议事平台和载体。基层民主协商议事规范化运行,畅通群众诉求主渠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推进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中,首先,要拓宽协商议题创设渠道,形成自下而上的议题设置机制,强化基层治理公共性,把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建议固定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场所、时间、人员等,让群众自己的规则自己制定。例如,为确保村级协商议事实效,一些地方的“屋场会”按照“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总结出了屋场会五定”工作法
7、,即定主事、定议题、定议程、定会纪、定结果,引导群众通过协商议事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的地方还探索形成了“六步协商工作法(广泛征集知事、深入调查明事、多元参与议事、集体研究决事、分层分类办事、公示办理结果),社区协商议事越来越规范化、常态化,解决了以往社区协商临时性、松散性等问题。汇聚基层协商议事的社会资源,增加民主协商“新动能”。方面,多渠道整合基层治理“碎片化的各种社会资源。强化社会网络节点间的利益联结、结合传统文化与资源优势,着力培育社会资本,构建基层协商议事的社会情境。另一方面,建强村(社区)协商议事队伍。围绕品德素质好、群众认可高、
8、自愿有激情、议事能力强等要求,组建村级协商议事队伍,构建协商民主专家人才库,为基层协商议事、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人才短缺的瓶颈问题。强化基层协商议事的民主监督,添置民主协商打分器。协商过程是否能经受住人民群众监督,不仅体现了协商效果,也关系到公众参与协商的积极性。一方面,健全协商议事评估体系。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议题调研论证、组织开展协商会议、协商成果报送落实、协商工作探索创新等,可将其细化分解为若干个核心项目、多项具体细化指标。采取量化计分的方法,设定相应分值,重点环节重点赋分,并针对工作创新和成果转化设置加分项,对得分、扣分、加分情形都有详细条目备注,确保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及时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查找协商议事活动的共性问题及普遍存在的短板,深入分析导致问题的关键症结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为协商议事工作总结经验、规范提升提供方向和助力。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