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调护.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4342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医饮食调护.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饮食调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饮食调护.ppt(3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中医饮食护理的概念v中医饮食护理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 “养生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种护理方法。二、中医饮食护理源流二、中医饮食护理源流v春秋战国: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岁乃去。”v强调了饮食调养在人类养生,确保健康长寿中的作用。v东汉:伤寒杂病论桂枝汤的煎服法中指出“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且药力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等物。”金匮要略还进一步明确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v唐代 孙思邈 千金药方“安

2、身之本,必资于食”,强调一般情况下,应把食疗放在首位。v元代 食疗有了新发展,忽思慧饮膳正要 注意日常食物的合理调配和添加适当的药物,以达到健康强身、防病治病的目的。三、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观点v整体观念v辨证施膳v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天地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的相对统一,因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饮食护理就有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等原则。其次是指把人体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人体是由心、肝、肺、脾、肾等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等六腑,皮、脉、肉、筋、骨等五体,以及眼、耳、鼻

3、、口、舌、前阴和肛门等到诸窍共同组成的。并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将五脏、六腑及五体等有机联系起来,所以就有了食物对脏腑的“所生”、“所克”、“所制”、“所化”等不同。辨证施膳v辨证施膳分为辨证和施膳两个阶段v辨证主要是指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及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内外因)、性质(寒热)、部位(表里、脏腑、经络)及邪正关系(虚实)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某个证型。v施膳主要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膳食宜忌。四、食物的四性五味v“四性”主要是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v寒凉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如小米、高梁米、苡仁、赤小豆、绿豆等;v温热性的食物,具有温中、祛

4、寒之功效,如:糯米、小麦等甘温食物.v“五味”主要是指食物的酸、苦、甘、辛、咸;v辛味,有宣散、行气血的功效,对于表寒证及气血阻滞病症应注意选用。v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在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任何一方虚症时可选用甘味。v酸味,有收敛固涩之效,适用于气虚、阳虚而致的多汗症,以及泄泻不止、尿频等病症。v苦味,有清热、燥湿、降逆的作用,多用于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v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用治热结、痰核、瘰疬等病症。v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

5、哪一脏,就会对该脏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米谷品v糯米 味甘苦,平,无毒。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不可多食。v粳米 味甘苦,平,无毒。益气,止烦,止泄,和胃气,长肌肉。v粟米 味咸,微寒,无毒。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良,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止痢。v绿豆 味甘寒,无毒。丹毒,风疹,烦热,和五脏,行经脉。v赤小豆 味甘酸,平,无毒。利水,排脓血,去热肿,止泻痢,通小便。v匾豆 味甘,微温。健脾和中。v小麦 味甘,微寒,无毒。除热,止烦躁,消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痛。禽品v鹅肉 味甘,平,无毒。利五脏,主消渴。v鸭肉 味甘,凉,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及治小儿热惊痫。v鸡肉 味甘,

6、性温,无毒。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益五脏,补虚损,强筋骨。兽品v牛肉 味甘,平,无毒。消渴,止泄泻,安中益气,补脾胃。v羊肉 味甘,大热,无毒。暖中,头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v猪肉 味苦,无毒。血脉闭,筋骨弱,体虚。v狗肉 味咸,温,无毒。安五脏,补劳伤,益阳道,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鱼品v鲤鱼 味甘,寒,有毒。咳逆上气,黄疸,止渴,安胎。治水肿,脚气。v鲫鱼 味甘,温平,无毒。调中,益五脏。v鳝鱼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v蟹 味咸,有毒。胸中邪热结痛,通胃气,调经脉v螺 味甘,大寒,无毒。治肝气热,止渴,解酒毒。果品v桃 味辛甘,无毒。利肺气,止咳逆,消心下坚积,止痛。v

7、梨 味甘,寒,无毒。热嗽,止渴,利小便,多食寒中。v柿 味甘,寒,无毒。补虚劳,肠澼不足,厚脾胃。v木瓜 味酸,温,无毒。湿痹邪气,霍乱吐下,转筋不止。v李子 味苦,平,无毒。瘀血,骨痛,除痼热,调中。v石榴 味甘酸,无毒。咽渴,不可多食,损人肺,止泄泻。v杏 味酸。不可多食,伤筋骨。杏仁有毒,主咳逆上气。v橘子 味甘酸,温,无毒。止呕,下气,利水道。v橙子 味甘酸,无毒。去恶心。多食伤肝气。v枣 味甘,无毒。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经脉,生津液。v葡萄 味甘,无毒。筋骨湿痹,益气强志,令人肥健。v莲子 味甘,平,无毒。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轻身不老。v荔枝 味甘,平,无毒。止渴生津,益人颜色

8、。v龙眼 味甘,平,无毒。五脏邪气,安志,厌食。v橄榄 味酸甘,温,无毒。消酒,开胃,下气,止渴。v杨梅 味酸甘,温,无毒。祛痰,止呕,消食,下酒。v西瓜 味甘,平,无毒。消渴,治心烦,解酒毒。菜品v芫荽 味辛,温,微毒。消谷,补五藏不足,通利小便。v葱 味辛,温,无毒。明目,补不足,治伤寒发汗。v蒜 味辛,温,有毒。散痈肿,除风邪,杀毒气。v韭 味辛,温,无毒。安五脏,除胃热,下气,补虚。v冬瓜 味甘,平、微寒,无毒。益气,悦泽驻颜,令人不饥。v萝卜 味甘,温,无毒。下气消谷,去痰癖,治渴。v胡萝卜 味甘,平,无毒。下气,调利肠胃。v藕 味甘,平,无毒。补中,养神,益气,消热渴,散血。v山药

9、 味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止腰痛,壮筋骨。v白菜 味甘,温,无毒。通行肠胃,除胸中烦,解酒。五、饮食的相宜v海带和芝麻:两者同食可美容、抗衰老,并对血液有净化的功效;v豆腐和韭菜:两者同食对阳痿、早衰、早泄、遗精、妇女阳气不足、大便干燥、癌症患者有一定疗效。v草莓和牛奶:两者同食清凉解渴,增加营养,养心安神;v红枣和核桃:两者同食有补血、益智、抗衰老的功效;v鸡肉和冬瓜:两者同食有清热利尿、清肿轻身的作用;v鸡肉和人参:有填精补髓、活血调经的功效六、饮食的禁忌v饮食与病证的禁忌:阴虚热盛患者忌食辛辣温热之品;虚寒泄泻患者忌食生冷、寒凉之品;气滞胃脘患者忌食柿子;皮肤斑疹患者忌食发散之品,如鱼

10、虾、大葱、香菜;温病高热忌食辛辣荤腥;肺痨、痔疮、痈疖忌食燥性食物;产后、经期忌食寒凉食品等。v饮食之间的禁忌:芥菜与鲫鱼:同食会引起水肿;茄子与螃蟹:同食会引起腹泻;牛奶与巧克力:可造成头发干枯、腹泻、出现缺钙和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七、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1、“三因”制宜2、辨证施膳3食量适宜 软硬适宜1、“三因”制宜v“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饮食。因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地有东、南、西、北之分;人有胖、瘦、盛、弱之别,所以饮食也应“辨因”施膳。因时制宜 夏季气候炎热,阳热偏盛,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属性的食物

11、如羊肉、狗肉等;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选用能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外环境相对平衡。因地制宜 东南地区气温偏高,湿气重,宜食清淡、渗湿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食物。因人制宜v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食物。v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补气助阳或养血滋阴之品。v成年体质壮实的外感风寒患者,可选用发散作用较强的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等;v对老年体虚而外感风寒者,食疗时宜配补益 食品,如人参桂枝粥等。v体质属寒者,宜食热性食物;v体质属热者,宜食凉性食物,忌热性食物以及辛辣烟酒等;v女子以血为本,饮食应以补阴补血为主,尽量选择多汁多液食物;v体质过敏

12、的人,不宜吃海鲜腥发之物。2、辨证施膳v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饮食护理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对于患者的饮食,须根据具体病证加以调配,即辨证配膳。饮食护理与用药治疗同法,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v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宜食温热之品;v热证应忌辛辣、醇酒、灸烤等热性食物,宜食凉性之品;v阳虚者忌寒凉,宜厚味温补;v阴虚者忌温热,宜甘寒滋养。3食量适宜 软硬适宜v食量要因人因证而宜,勿太过或不足。v食量太过,运化不及,反损伤脾胃,对健康不利。v食量不足,机体得不到水谷精微之品,导致正气不足,无以驱邪,久之气血亏损而病生。v食物的软硬应根据病人脾胃功能酌定。大多数病人,脾胃功能低下,应给以软、精、细的食物为原则,即使与病证相宜的,也应适当控制,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而使余邪难清或愈而复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