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4595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连平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22)121号)和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河府(2023)60号)精神,加快推进连平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

2、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连平气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连平提供坚实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重点区域气象监测基本无盲区,气象精密监测能力明显提高,气象预警信号细化到乡镇和主要影响区域,气象服务保障对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连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稳居先进水平。二、主要任务(一)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1.加强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高水平气象人

3、才引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连平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人员,完善我县气象防灾减灾人才保障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纳入人才政策享受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申报人才工程(计划)。建立健全适应本地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长期稳定专项支持机制,推动建设气象基础研究平台和设施,高水平开展连平县农业气象服务。加大气象人才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智慧农业气象大数据、物联网、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移动互联、智能网格预报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农业气象观测及服务中的应用。县气象局、县科学技术协会、县农业农村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二)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2,强化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观测站网,推进村村自动雨量(气象)站项目建设,强化国家气象观测站、相控阵天气雷达和天气雷达探测覆盖率。加快完善特色作物观测站、重要作物观测站、农田小气候站等观测站点。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志愿观测活动。(县气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连平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 .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聚

5、焦连平山区暴雨特点,提升分镇短临预警能力,强化对小尺度、短历时强降雨的监测预警,健全完善暴雨预警“叫应”机制。发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基于影响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模式,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灾害调查和敏感行业影响评估全流程业务。(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一步压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地方安全生产监管和基层网格化防灾减灾体系。贯彻落实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

6、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高级别灾害预警停课、停工等触发机制。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社会再传播机制,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和质量。(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 .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成果应用。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对城市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抽水蓄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对气库、油库、危险化学品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重点单位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配合上级落实气象保险理赔体系,细化基

7、于气象指数的巨灾保险、农业政策性保险等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增强社会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县气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强化气象服务供给,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6 .提升精细气象服务能力水平。推进智慧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研发农业、旅游、地质灾害、森林火险、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建设行业风险指标库和数据集,构建面向多领域的连平县专业气象智慧服务一体化平台。(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

8、、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7 .促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灯塔盆地(连平片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精细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提升粮食生产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鹰嘴蜜桃、大蒜、忠信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生态气候品牌创建,持续扩大连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县农业农村局、县气象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8 .提升经济发展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气象保障我县打造“两城三地”,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强化

9、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做好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调度精细化气象服务。加强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国道、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推进路网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项目实施,开展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气象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事务中心、县水务局、连平供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绿色发展保障,助力生态文明建设9 .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气候资源价值,开展生态气候标志品牌体系创建。围绕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气象综合观测数据库,为森林环境气象条件影响提供科学

10、支撑,使连平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提升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光伏、风能发电功率预报能力。(县气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连平分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连平供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0 .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围绕保障粮食生产、生态湿地涵养、水体藻类防控应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流域水库增容等重点服务需求,优化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点布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完善统一协调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和作业指挥体系。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纳入地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安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县气象局、县公安局、县农业

11、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连平分局、县水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加强法治保障。推进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雷电灾害防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灾害防御等气象法规规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气象高质量发展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执行体系,强化气象法律法规监督执法和重点工作督查督办。(三)加强政策支持。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保障体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支持保障气象科技人才建设和气象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促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公开方式:主动公开抄送:县纪委监委,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委工作部门,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群团组织,省、市驻连平单位。连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0月8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