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散文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散文 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部编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散文学案授课主题课外文言文+散文教学内容课外文言文秀才年将五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J因名曰“笑话J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J课外文言文批判否定肯定赞扬寓言类人物类人+事主旨情感1、应该/不应该、事件启示道理转化人物形象2、人+事2、分析结果3、人物对话4、关键词一、道理启示类解题步骤:道理启示类1.先抓住标题:一般讲,如果有标题的寓言故事,我们要特别注意标题对我们的启示作用。2.梳理事
2、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看看哪一部分比较特殊,就尽量抓住展开。特别是寓言,抓住故事中最夸张、最不可能的部分,思考短文要借此讽刺什么。最后,逆向思考总结出要告诫人们的道理二、人物形象或分析类解题步骤1.寻找标题或文中直接评价人物的词语或句子。2.概括人物形象:(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2)抓住人物描写;(3)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加以分析;(4)注意人物之间的对比。课外文言文题目设置分析:(教学建议:一定要注意四道题设置的关系,此处重点讲翻译和技巧注意事项)实词积累。2.句子理解及翻译。(教学建议:重点讲翻译方法的(3)、(4)和(6)具体方式方法-留、删、补、
3、调、换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法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1)留-一保留不需要翻译的固定内容留,即留住不用翻译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师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2)删-一删掉不需要翻译的语气助词、发语词等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天时不如地利)既
4、而百千人大呼(口技)(3)补-一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补,即把省略的主语、宾语、介词、谓语等补充完成。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4)调一-注意倒装语序的调整调,即注意倒装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例如:”何陋之有?”翻译的时候要翻译成“有什么简陋的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5)换一-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再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6)掌握6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之、其、而、以、何、于【注意工总而言之、做到字字落实。3.内容理解。常见的题型是信
5、息筛选,分为直接筛选和理解性筛选两种形式。直接筛选一般是直接用原文词句回答。理解性筛选要么是先找到信息点然后翻译,要么是多个信息点不在一起,需要整合。(一定要注意是直接筛选还是理解性筛选。)4.思想主旨的把握。主要分为两类:(1)启示、道理类;(2)人物形象分析类。基于第三题对“人”和“事”把握,再结合文章有无总说的句子,就可以正确把握文章的启示或者人物形象了。1.概览全文,整体把握。首先,一定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即使碰到个别词义或句意一时把握不准的情况,也应毫不犹豫地读下去,原先的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2.内容梳理。明确文中主要人物,看作者的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然后分析事件,了解事
6、情的前因后果。3.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首先,是检索性筛选。其次,是理解性筛选。4.读懂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意从选文的标题、开头句、中心句、结尾句入手,把作者对原文中的人、事、物的评价或事理的分析的句子找出来,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例一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J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注释】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
7、中外亲:表兄弟。坏冢:荒墓。卓:同“桌”。韩魏公: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有中外亲:有中表兄弟。云:说耕:耕地冢:坟墓。表里:里里外外。纤:纤细。瑕:瑕疵。盖:原来是。以:用。答:答谢。尤:特别。为:当做。乃:于是,就。开燕:开设宴席。酌:倒。俄:忽然。醇:味道浓厚的美酒。漕使:负责水运粮食的差使。卓:同“桌二且将用之将酒:并准备用它来进酒。吏将:指差役人员中的统领。曰:说俱:全都得:得到汝:你愕然:惊讶的样子韩琦在担任北都的知州期间,他的中表亲戚曾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由农人从坟墓中得到的,那玉盏的内外,找不出丝毫瑕疵,真是绝世之宝,为此他答谢了表亲一百两银子,也就格外珍爱这只玉盏。有次他在家
8、中摆宴,请来了负责漕运的大官们,并特别设置了一桌,上面铺盖著锦缎,将那玉盏放在桌子上,准备用来为座上的嘉宾酌酒。谁知在忽然之间,一个差役领班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盏全被摔碎了,在座的来宾无不惊愕,那领班也赶忙趴在地上等候发落。这时韩琦不动神色地,先笑着对座上的客人说:“东西也总会有破的时候J随即再对那领班说:“你是不小心的,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云耕者入坏冢而得云得公以百金答之答(3)笑谓坐客曰谓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非故也,何罪之有?3.“吏将伏地待
9、罪”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4分)1.(1)说。获得,得到。(2)答谢。(3)对说。2.(1)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劝说所有客人饮酒。(2)不一会儿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3)(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3.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待人宽厚,能宽容别人的过错等。例二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
10、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J上日:“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注释】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布:昭示。【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J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
11、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L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未几,有诈冒事觉者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6分)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卿欲守法而使 朕失信乎?此乃忍小忿而 存大信也O3.结合分).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O(4参考答案:1.觉:(被)发现忿:
12、愤恨故:所以狱:案件2.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例三于令仪诲人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
13、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J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淹水燕谈录)【注释】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市井人:做生意的人。长厚:为人忠厚。忤:触犯。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十千:即一万铜钱。【译文】于令仪,是个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J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
14、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L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如其欲与之既去乃邻舍子也恐为人所诘2.翻译下列句子。(6分)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盗大感惭,卒为良民。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4分)参考答案:L给离开竟然或原来追问2.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或不触犯法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为人小心谨慎,很少做错事的),(如今)为什么做起小偷来了呢?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3.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用宽大的胸
15、怀挽救失足者。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意思对即可)散文例一荔枝肖复兴(1)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2)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剂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3)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如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一一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