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指导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政策指导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双减”政策指导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摘要】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过去那种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甚至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带来负面影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颁布的有关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降低作业数量和增加作业质量至为关键。因此可以说,“双减”是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时期教学模式变革的突破口。那么,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进行减负增效,是广大教师必须要思考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从如何优化作业设计这个维度入手,从基础性、选择性、实践性、创新性四个方面分析双减背景下如何保底和保质、激趣和分层、
2、融合和打通、形式多样和内容综合的策略,把优化设计从作业这个环节延伸至学习的全过程,浅谈自己的具体看法和做法。关键词:基础性选择性实践性创新性一、从基础性角度优化作业设计,做到保底和保质。作业是学生开拓思维,提升智力水平的经常性活动。在“双减”背景下,在设置作业上,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为依据,并坚持面对全体学生,要抓住重点知识点,突破重难点,立足基础性!如本学科作业只是停留于书本知识而没有根据知识点联系社会生活,以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那就会失去教育的真正意义。为了更好的将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在优化设计时,必须要回归我们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内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3、,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作业设计中,布置学生课下将自己近期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写下来,并结合课本知识谈谈自己近期生活怎么样,是如何战胜挫折的。通过组内和班内两种交流形式,探讨如何面对现实生活、如何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让学生从讨论中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体会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意义:等得生命的意义,明确挫折不仅仅是生活的绊脚石,更是人们成功的阶梯;只有敢于直面挫折,迎接挑战,才能够战胜挫折,建立信心,走向成熟!通过此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得到较为深刻的生命感知和情感体悟,养成了直面困难的胆识和坚强意志,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自主调节与修复关系的意识,从而发掘了呵护生命、善待生活的
4、能力!采用了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强调了课堂内外知识之间有机联系,把正确的价值导向蕴涵于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让学生课堂和学校生活之间有了密切联系,从而启迪了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活动,逐渐养成亲近社会行为;同时使学生把从书本所学知识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将课内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自身体验感悟外显为自觉行为,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获取丰富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的作业减量减负却不减质。二、从选择性角度优化作业设计,做到激趣和分层。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二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各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法、阶段性发展水平都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学科作业的设计
5、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储备与学习规律,体现教育导向,要因材设计、因生设计,强调选择性,讲究分层、弹性与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每次的作业设计中,都要认真思考、筛选。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差异,以及接受能力差异,所以我们不要忽视了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把一个班的作业全部设定为相同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统一要求。一定要优化设计成符合学生个体差异性分层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顺利完成作业,达到及时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效果。尽可能避免设计随意性,出现机械无效、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作业设计层次化的关键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当的题目中有所发现,有所进步。设计选择性作业,把作业分级提供,使学生按需要选择
6、,提高差异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兴趣,让开放性、多样化的作业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设计就能够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更多选择,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轨道上健康茁壮成长。如在布置作业时,可针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基础、分析理解、爱好兴趣、运用能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级:A层学生,基础薄弱、分析理解较弱、运用能力程度不高,需要教师的正面激励与指导;B层学生,基础较扎实、分析理解一般、缺少深度思维、对知识有一定的运用能力;C层学生,基础较坚实、分析理解强、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端正、运用能力很强。可针对学生的具体
7、实际情况,按作业总量与作业的难易程度划分,将学生作业分为三种层次,使学生自由选择程度,以实现学生作业量和作业难易度与学生学习力程度相匹配。也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完成更高级别的作业,并不断挖掘潜力、超越自我!三、从实践性角度优化作业设计,做到融合和打通。作业设计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贴近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时,不应以书面作业的形式为主,更应重视实践行为的优化设计。要善于运用学生所掌握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多与其他课程融合,让学生通过开展社会采访、问卷调查、研学旅行、兴趣运动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走向课堂、走入生活、走向大自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断拓宽视野
8、,从书本外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形式深入社会,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各种活动来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通过体验、感知并走进社会生活,加强学习者的亲身经历,逐步养成学习者乐于动手、勤奋探索、团队协作的良好意志与习惯,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勤动手、勤动脑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将个人的社会生存感受和当前政治、经济、人文、军事等社会生活问题密切地联系起来,通过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体会生活的重要意义,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通过社会实践磨砺自己,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理念和世界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因此,当我在教学七年级(上)第七课亲情之爱时,就优化设计了“五个一”的
9、活动:对父亲讲了几句感激话、给父亲洗一次脚、为父亲做一道菜、记住父亲的生日、为父亲买一个节日礼物。并且让学生用文字记录下当时的活动感受。批阅学生作业时,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父母的喜悦和孩子的惭愧。于是,我又让学生围绕”成长不忘感恩、“父母恩情似海深”德育作业,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做交流、探讨,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在生活体验和感悟中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家庭观;更好地加强了学生、家长、老师间情感上的共鸣、理解和沟通。又如,在教学九(下)第一课同住地球村时,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上分组派学生代表展示介绍中国、欧洲、美洲、非洲的各具特色的文化,让他们以导游解说的方式,来展示所掌握的知
10、识。通过营造表演情景,不仅让学生得以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增强了竞技意识,而且强化了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作业设计,让学生既“心动、又行动!不但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演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和行动力。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做作业的趣味性。四、从创新性角度优化作业设计,做到形式多样和内容综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和社会经济学、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搜集不同学科知识信息,揣摩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主动探索新的作
11、业设计思路,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的深度、广度。通过丰富与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向学生提出开放式、多样化作业模式,帮助学生在独立探究与协作互动中,达到了解与掌握本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实现形式多样和内容综合。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通过将不同知识的综合、学科间更加紧密的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视角才会越来越宽,才能在不同学科知识架构的比较和融合中受益。例如,我在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作业时,让学生课前明确分组分工,以小组合作调研的形式,将纪律、道德、法律等现实生活中的规则详细罗列出来,拟定一份书面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分组派学生代表讨论和解决涉及
12、到的社会规则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启发学生运用发散式思维方式去探讨现实的生活问题,并步步深入,从而形成对社会规则的更深层次地理解体会;为学生营造了展现听说读写和表演等综合能力的空间,为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较好的载体,帮助学生从多维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好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情,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其切实体会到学习本课程的快乐,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这样作业设计,不仅仅体现了跨学科之间的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也能够通过实践和观察的手段让学生跳出课本授课的框架,挖掘自身的兴趣点并深入研究分析,进而培养科学探索的良好品质。既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又实现了学科教学中知识传授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总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新一轮课改中,应通过合理科学的优化作业设计具体策略,让作业设计更加开放、多元、精彩!真正做到:既减负又高效!在作业设计中,既能强调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能教会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变为剖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本学科素养与能力的“四有”人才!参考文献:一、韩明河情景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师,2020(S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