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心理距离.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63698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美的心理距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的心理距离.ppt(2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审美的心理距离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审美感受 19世纪和20世纪大部分时期里主导性的美学术语。审美感受着重于“感受”二字,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感性器官或证据。如我们欣赏一场歌剧,如果歌剧带给我们快感,那么不论别人对其喜欢与否,都与我们个人的审美体验无关。如果某人的判断力不符合趣味标准的话,其趣味或许是不良趣味,但审美感受仅涉及情感本身。可能有不良的趣味,但没有不良的审美感受。怎样区别审美感受与其他感受?1.审美感受是自在目的(end in itself),并不满足其它欲求。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说:“既不是实用性的,也不是理论性的。”2.从性质上来鉴别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不同

2、。在19世纪的浪漫诗人和批评家们看来,这些升华了的感受正是让艺术不同于实用世界的东西。描述审美感受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其说成一种直观或直觉。直觉是体验的第一印象(experiential first impression)。通常,当体验以同步的方式介入我们所接纳、并通过潜意识组成的世界观时,直觉也就消融在里面。当我们看到一堵高墙似的海水向我们迎面扑来,我们的直觉就是恐惧。但是艺术家正是要捕捉这种人类与大自然的交往活动,艺术品也许会再现那堵水墙。艺术家想要捕捉的东西便是审美感受本身。审美的心理距离 20世纪初,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E.Bullough)提出“心理距离”一词,并将其应用于审美分析。

3、我们通常所说的距离有两种:一种是空间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由于空间的距离造成的。一种是时间的。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我们常常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年代久远的事物。童话故事通常都以“从前”二字开头,年代久远的事往往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联想。布洛所谓的“距离”,既不是“空间的”,也不是“时间的”,而是心理上的。就是“介于我们自身与我们感受之间”的距离。审美与非审美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距离。布洛著名的例子雾海行船 船在起了大雾的海上行驶,船上既有不黯航海的陆上居民,也有惯于海上生活的水手。此时他们看不见远方,听不到声音,判别不出信号的方位。他们感到情绪紧张,为自己的安危担忧。换

4、一种态度 海雾便形成了一种奇观。雾好似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将手伸出去,仿佛可以摸到远处的能歌善舞的女怪;平滑柔润的水面并不预示着危险。可以在这种与世隔绝的情境中进行审美体验。正如布洛所说:“这种经历把宁静与恐怖离奇地揉和在一起,人们可以从中尝到一种浓烈的痛楚与欢快混同起来的滋味。”“就好像所有那些兴高采烈地登山的人们并不计较体力上的劳累及其危险性一样,你就会同样可以暂时摆脱海雾的上述情景。”面对海雾,人们之所以会有以上两种不同的感受,是由于布洛所说的“审美的心理距离”造成的。当你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周围景色的时候,你就会沉醉在这一片朦胧飘渺的美感中,而那潜在的危险、生命的威胁全部被

5、抛在九霄云外。这种心理距离随着美感的强度而扩大,美感愈强,心理距离愈大。有审美,必有心理距离。形成审美心理距离的条件 1.使主客体的关系由对立转向统一,使之互相一致“雾海行船”驾驶的是不堪一击的旧船,没有先进的导航设备,驾驶技术不太熟练。只能关注航行的安危、生命的存亡,无法欣赏美景。驾驶的是现代化大轮船,有不怕触礁的坚硬外壳,完善的自动导航设备,驾驶技术娴熟自如。就可以优哉游哉的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能否使主客体的关系由对立转向统一,使之互相一致。如果你已取得了驾驭大自然的能力,它就不再有害于你,而是有利于你,你同时也就获得了审美的自由。2.审美主体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有鉴赏

6、的兴趣和心境 罗丹说过:“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这是因为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力比一般人敏锐得多。他们善于把事物放在审美的角度来观察,并用艺术的手段把他们再现出来。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人们才会发现这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美。审美主体还要有鉴赏的兴趣 矿石商人的兴趣在于矿石的货币价值而不在于矿石的美,因此他也就无法形成审美的心理距离。审美主体的心境也是非常重要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歌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状也。”意思是说,无我之境,诗人只有在感情平静时才能够得到。有我之境,在从激动转向平静时得到。所以一

7、种境界优美,一种境界壮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便是“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所有外物都染上了我的感情色彩。“有我之境”,是诗人存在功利的观念,且以此关照外物,从而使得外物的感情色彩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此时获得的情感体验在诗人事后情绪由动及静时被记录了下来。之所以被称作“壮美”,是因为它是诗人在受到外物压迫却又难以抗拒所造成的凄怆痛苦的感情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便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所以分不清什么是我,什么是物。“无我之境”,它是诗人完全超脱功利之时,真切地感受客观自然。诗人

8、在审美时对外物采取的是一种静观的态度,完全沉浸于外物之中,不觉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是诗人在心境宁静时所领略到的外物之美,因此称之为“优美”。王国维还谈到:“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这也说明了诗人要有适宜的审美心境,要做到不为物役。诗人要敢于驾驭自然之物,主动发挥自由创造的能力。同时又必须把情感倾注于自然之物中,以自然之物为依托,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审美心理距离的作用 1.审美中的心理距离是使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区别于其他各种关系的一个要素 建立审美关系的标志就在于有没有心理距离 面对一幅世界名画,如果人们只考虑它的价值,可

9、以卖多少钱,那就不是在审美。因为人们没有与画建立起审美关系。审美关系的建立必须要越过实用的阶段,跳出功利的圈子,把目光专注于对象的审美特性。2.审美的心理距离使审美客体各方面的审美审美特性得以充分显现,并扩展审美对象的范范围。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自然景物的山林河川,原本并不是作为人的审美对象而设置的,它们只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地理学者的眼中,它们只是科学认知的的对象,因此山林河川并未能进入他们的审审美范围。在山水诗人看来,山林河川是审美对象象。那是因为审美的心理距离使他们超越了自了自然的物质功用。因此他们从中发现了美,美,也就进入了审美范

10、围。3.审美的心理距离使审美主体调动起各种心理功能,并达到高度的兴奋,获得最大的审美满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里的“出”,便是设置心理距离,对生活进行审美的关照,并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诗人必须有一种超然的眼光,必须能够俯瞰世间万物,这样才能把握深刻并且具有永恒意义的美。4.审美的心理距离促使主客体之间由物我对立到物我同一、互相交流的变化。物我同一的境界亦即王国维所说的“入”。诗人必须能够忘却自己的身份,拥有平视和内省的眼光,真切地体会世间万物,与它们融合无间,这样才

11、能够使美变得真实而且细腻。王国维还谈到:“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谓“写真景物、真感情”,即要求作者在创作时要完全融入自然景物之中,真切地体会世界万物,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两句诗的作者便达到了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结论 心理距离有审美与非审美之分,它不能保证处于注意中心的必定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因此心理距离是审美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我国少数学者虽然对布洛的这一观点进行过一些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它还没有引起我国美学界的广泛重视,甚至一度简单地将其斥之为唯心主义的美学观加以批判。布洛把“距离”视作美的本质,过分贬斥实用功利的观点,虽然有某些不合理的成分,但他把“距离”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出来,促进了审美研究的深化,还是有很大功劳的。参考文献 1.美学导论(美)达布尼汤森德 著 2.美学经典选读英文影印版(美)达布尼汤森德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美学译文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4.审美心理研究潘智彪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年 5.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万卷出版公司 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