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促进我县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服务水平,保障重度残疾、多重残疾等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切实做到“零拒绝、全覆盖”,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权利,努力实现零距离办学,积极探索重度残疾、多重残疾等适龄儿童少年居家接受教育的工作办法,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社会。二、目标任务通过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让应该入学的一个都不能少,全面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健全送教机制,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
2、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送教质量,全面提升送教对象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三、工作内容(一)明确送教对象每年7-8月,各镇(乡、街道)学区办根据县残联提供的信息,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各类适龄(6T6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数量和受教育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并对其进行入学安置评估,将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及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确定为“送教上门”学生。(二)组建送教队伍由服务区域中小学教师共同组成“送教上门”工作队伍。(三)明确送教内容“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课程方式。送教内容一般为“五送”,即送教育、送康复、送艺术、送技能、送温暖。送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学科类知识,运用家庭资源及其他
3、本土资源进行认知教学。送康复的主要内容为:认知、言语、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等缺陷领域的补偿,对残疾儿童进行体检、前测、康复指导、康复评估,对家长进行保健知识和专业康复指导,进行生活自理训练。送艺术的主要内容为:挖掘送教学生的艺术潜能,用艺术展现残疾儿童的自信、坚毅。送技能的主要内容为:帮助其掌握生存技能,以摆脱过度依赖他人的困境,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送温暖的主要内容为:充分用好民政兜底和民生政策,用好各部门扶贫政策,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企业、组织为残疾学生送上物资或现金,传递温暖,帮助其树立信心。(四)实施送教服务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
4、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做到每学期有“送教上门”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和“送教上门”具体的时间安排表。“送教上门”工作每个月至少开展2次。(五)加强档案建设送教对象学籍纳入就近普通学校学籍管理。送教教师要为送教残疾儿童少年建立档案,落实“一人一案”,对学生基本情况、学期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过程、训练记录等资料列入档案,并妥善保管,学期结束后存放于各学区办。四、保障措施(一)强化机制保障各镇(乡、街道)学区办要加大对“送教上门”工作的统筹力度,将“送教上门”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整体部署,全面安排。学校要加强“送教上门”工作管理,将“送教上门”
5、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提上议事日程,明确分管校长和责任人。(二)加大经费保障每年按不少于6000元的标准落实“送教上门”学生生均公用经费。“送教上门”人员的工作量由所在学校核定,按照规定据实发放交通、生活补贴。送教学校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尽力为“送教上门”工作提供必需的教学用品、康复器材和其他资源服务等。(三)加强过程督导县教育局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工作督查,督查结果作为拨付“送教上门”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的重要依据。(四)重视师资保障各学校要加强“送教上门”队伍的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能。(五)营造良好氛围各镇(乡、街道)学区办、各学校要增强宣传意识,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广播、公共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对“送教上门”工作的认识。要重视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对“送教上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的表扬表彰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弱势群体、关爱残疾学生、关心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