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8141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良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一、表皮痣表皮痣又称线状表皮痣、疣状痣。本病是表皮细胞发育过度致表皮局限性发育异常所致的良性肿瘤。常在婴幼儿时发病,男性多见。【主诉】患者多因头部、躯干或四肢部位的斑块就诊。【临床特点】(一)主要症状1 .多发于四肢及躯干部的某一部位或对称分布。2 .皮损表现为淡黄色至棕黑色疣状损害,边界清楚,其大小、形态及分布各不相同。多为单侧发生,有的呈线状排列,如在躯干者则沿肋间神经分布或呈弧形排列,亦可为双侧性,甚至广泛分布于全身。(二)次要症状L可侵犯黏膜,呈乳头状隆起,易误诊为尖锐湿疣。3 ,有少数患者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三)误诊分析L线状苔葬患者大多为儿童,但亦

2、可发生于成人,女性略多于男性。由苔葬样小丘疹组成,呈多角形或圆形,顶部扁平,红色或灰白,发亮,表面附有少量鳞屑。丘疹迅速增多,群集后便互相融合,呈连续或断续的线状排列。本病发疹突然,进展迅速,多数在数日或数周内可达最高峰。多在1年内自愈。2.线状扁平苔葬线状皮损可单独发生,或作为全身泛发性损害的一部分。皮损多分布在一侧肢体上,尤以下肢后侧多见,也可见于胸部。3.带状银屑病皮疹为附有银白色云母状鳞屑的红斑,刮去鳞屑后常有点状出血。组织病理检查变化有助于诊断。【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示乳头瘤样增生。【治疗要点】L具体治疗方法皮损小而不多者可采用冷冻、激光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也可考虑采用皮肤磨削术。

3、2.治疗注意事项注意局部皮肤护理,避免摩擦。对特殊易摩擦部位的疣状角化性皮损最好作预防性彻底治疗,以防恶变。二、黑头粉刺痣黑头粉刺痣又名座疮样痣、毛囊角化痣,为毛囊局部发育异常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10岁以前儿童或生时即有。【主诉】患者常因身体某部位群集的黑点而就诊。【临床特点】L临床症状(1)好发于颜面部、颈中、上臂、胸前和腹部,有时泛发,累及掌、跖。(2)皮损为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大小一致,针头大或稍大,顶部中央有黑色硬韧而角化过度的角质栓,类似黑头粉刺,数目不定,常密集存在。有时可形成脓疱、脓疡,愈后遗留瘢痕,酷似团簇性座疮。(3)皮损常单发,单侧分布,排列成线形,偶或双侧或零乱分布,

4、直径约2cm,甚至累及半侧躯干。2.误诊分析(1)线状表皮痣:当粉刺样痣损害呈线状分布时,应与线状表皮痣相鉴别,线状表皮痣无黑头粉刺。(2)寻常座疮:当黑头粉刺痣在面部发生时应与寻常座疮相鉴别。寻常座疮为后天性短时间的病变,有明显的炎症症状,损害多,皮损常散在。(3)萎缩性毛周角化病:本病的角质栓小而不明显,大都对称分布于颊部。【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示一宽而深的表皮凹陷,其内充满角蛋白,类似扩张的毛囊。底部偶有一根或数根毛干(残留毛囊)。较下部可见有皮脂腺小叶的开口。【临床要点】L全身治疗一般无须全身治疗。有继发感染时适当选用抗生素。2.局部治疗有些病例进行手术切除后即可痊愈,但也有复发者。

5、小范围者可行激光、冷冻及高频电刀治疗。三、脂溢性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又名脂溢性疣、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是一种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良性表皮内肿瘤。大多发生于老人,男性多见,常发生在50岁以后。【主诉】患者因身体某部位黑斑或黑色斑块就诊。【临床要点】(一)主要症状L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颗部,其次为头皮、手背部、躯干及四肢,但也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2.早期皮损为圆形、椭圆形,淡黄色至黑褐色扁平丘疹,边界清楚,表面粗糙,上覆以油腻性鳞屑,鳞屑刮去后仍可再生。(二)次要症状L本病可单发,但通常多发,病损数目较多。2.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三)误诊分析1 .光化性角化病好发于老年人(户外工

6、作者多见)的面、颈和手背。皮损质地较硬,表面干燥,覆以粘连较紧的鳞屑,鳞屑不易被刮去,如用力去除,基底容易出血。2 .线形表皮痣常生后即有,好发于躯干或肢体。皮损质地较硬,表面呈疣状,常呈条形排列。3,寻常疣好发于儿童或成人的手背或头面部。皮损表面呈疣状,常散在分布。【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示乳头状瘤样增生,表皮下端界限清楚,表皮突无向下生长倾向,两侧边缘清楚,好像贴在皮面一样。表皮增生的细胞主要为类似基底细胞的细胞。【治疗要点】(一)治疗原则一般无须治疗,必要时可用液氮冷冻治疗。(二)具体治疗方法1 .对早期可外用3%氢醍霜搽于患处。2 .必要时可采用激光、液氮冷冻、手术切除或外涂三氯醋酸。

7、3 .如诊断尚未明确,治疗前最好先做-活检,以免误诊。(三)治疗注意事项L注意不要滥用外涂药物,以防损伤皮肤,尤以颜面部更需慎重。2 .注意局部护理,避免摩擦。3 .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症患者,应避免强烈日光照晒。四、表皮囊肿表皮囊肿又名角质囊肿、角质蛋白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其壁由表皮构成。好发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主诉】患者常因身体某部位皮下结节,感染后有红肿、疼痛而就诊。【临床特点】1 .主要瘟状(1)好发于颜面部、头皮、颈部及躯干,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常为单发。(2)为呈半球形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结节,直径为0.55cm,柔韧而富有弹性,皮色正常或淡黄、淡青色,常与皮肤粘连而基

8、底活动。2 .次要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在面部可继发感染,出现红斑、疼痛、变硬、化脓破溃,流出黏稠粥样物。3 .误诊分析(1)多发性脂囊瘤:往往有家族史。多见于IO多岁的男孩或青年。好发于前胸中下部,也可侵犯面、额、耳、眼睑、头皮及臂等处,少则数个,多者达数百个,直径数毫米甚至12cm。肤色正常,通常隆起,可移动。(2)脂肪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肿瘤可单发或多发,通常质地柔软,可以移动,基底较宽,呈圆形或分叶状。主要见于颈、肩、背及腹部的皮下组织。表面皮肤正常,多无自觉症状。【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见囊壁由表皮构成,从内向外可见颗粒细胞、棘细胞及基底细胞。晚期囊壁常可见部分或完全萎缩,

9、仅有12层扁平细胞组成。囊内充满多层排列的角质。【治疗要点】L治疗原则本病以手术切除为原则,要争取全切除。4 .具体治疗方法(1)若合并有感染时,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及头泡菌素类抗生素等;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螺旋霉素及罗红霉素等。(2)局部治疗:早期行手术切除,手术时必须将囊壁完全剥出;若合并有感染,先用抗生素,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3治疗注意事项注意保护好皮肤,防止外伤,预防囊肿的发生。五、票丘疹粟丘疹是一种发生在表皮或其附属器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性别。【主诉】患者常因面部白色小丘疹来就诊。【临床特点】L临床症状(1)原发性粟丘疹好发于青年妇女,常见于面部,尤其是

10、眼睑、颊及额部,也可发生于生殖器。婴儿通常好发于眼睑及颈部。继发性粟丘疹往往发生在擦伤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及类天疱疮。(2)皮疹为直径l4mm的坚实的丘疹,色白或黄白色,表面光滑,甚似粟粒埋于皮内。不溃破,不会自然消失,不相融合。(3)患者多无自觉症状。2.误诊分析表皮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的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为055cm,可以移动。好发于头皮、面部、颈部及躯干。需注意与粟丘疹鉴别。【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示类似表皮基底癌细胞组成,边缘部分癌细胞呈栅状排列。【治疗要点】1 .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2 .具体治疗方法可用激光或高频电针烧灼。六、皮脂腺痣皮脂腺痣又称先天性皮脂腺增

11、生、皮脂腺错构瘤,是一种头皮和面部边缘清楚的淡黄色疣性痣。【主诉】患者多因头面部或其他部位黄色斑块就诊。【临床特点】1 .主要症状(1)本病少见。生时即有或在生后不久发生,偶在成年期发生。(2)好发于头皮或面部。(3)皮损常为单个,偶为多发,表现为略高出皮面的淡黄至黄色蜡样、圆形、卵圆形或带状斑块,边缘不整齐,表面平滑或呈颗粒状,无毛发。至发育期时,明显隆起,因皮脂腺成分增加而黄色愈明显。成年期后,变成疣状或乳头状,质地坚实。2 .次要症状可并发眼畸形和动眼神经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并发其他新生物,最常见者为基底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皮脂腺上皮瘤、透明细胞汗腺癌及汗管瘤等。3 .误诊分

12、析(1)汗管瘤:好发于两下眼睑、胸及外阴部。女性多见。常于青年期发病。皮损为针头至豌豆大小、半球形丘疹,皮肤色或淡棕色,表面常有蜡样光泽,质地中等。自数个至数百个,常密集而不融合。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上部有细胞素和囊状导管。(2)大汗腺囊腺瘤:最常见于面部及头皮。多发于成年男性,无自觉症状。皮损单发,呈半球状、单叶或分叶状半透明结节,表面光滑,淡灰色或暗蓝色,色素仅限于肿瘤本身。病理组织检查示大汗腺作囊性腺瘤状增生,囊壁为高柱状大汗腺分泌上皮组成,并作乳头瘤样增生突入腔内。囊腺瘤周围有纤维间质包裹。【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有大量皮脂腺,毛囊发育不成熟或缺如。【治疗方法】皮脂腺痣以早期激光、电切或手术切除为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