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 第5单元 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 第5单元 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部分第12讲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主题概览】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出现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朝,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华法系。中国古代侧重于以德治为主的教化。梳理归纳必备知识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 .早期社会治理思想(1)夏商: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2)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的思想,有定的进步性。I概念阐释“敬天保民”“敬天保民”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思想和治国方针,其内涵认为“上天”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实质是人文主义思想,对儒家民本思想产生重要影
2、响。2 .先秦时期的法治思想(1)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2)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3 .德治与法治之争学派主张代表思想儒家人性善,主张孔子统治者要“,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人性恶,主张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了i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评价(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I概念阐释德治与法治(1)德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
3、论,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法治: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和“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时期特点表现秦汉律令合一(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2)汉朝制成。(3)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魏晋律令儒家化(1)原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设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作为量刑原则。(3)目
4、的:维护儒家提倡的唐朝礼法结合(1)撰成,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2)对“孝”特别重视,强化基层教化。(3)提倡礼治,颁行【图解历史】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 .法律制定时期概况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以唐律为制定蓝本,如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的体例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思维点拨】宋代一天理、人情、国法宋代司法官兼顾法理情三者的关系,判案时不仅依据法律文本,还依据经义、天理、人情等,更注重社会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刑罚要区别对待,实行“以严为本,而
5、以宽济之”的司法原则。2 .基层教化宋朝北宋吕大钧兄弟创造了乡约,吕大钧撰写了明朝(1)明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2)六谕主劝谕,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3)明朝儒学士人常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清朝乡约基本延续明朝模式,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也常引用大清律例I概念阐释乡约乡约是宋代地主阶级士大夫阶层在社会变迁面前提出的挽救社会危机的基本建制,它是通过士大夫自发地在乡村建立起开展思想教化的制度。北宋的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成文乡约,它的诞生对后世的社会教化和乡村治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明代是乡约发展的鼎盛时期,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发
6、展了宋代的乡约,使乡约得到大力提倡,让这一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教化、救助、法律等职能。I重点探究A材料时代概况先秦荀子:“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礼”赋予“法”的刚性,才能确保“礼”规范社会秩序和人行为的功能充分发挥汉代春秋决狱,“志善而违于法者,兔;志恶而合于法者,诛”唐朝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宋刑统将“八十以上及笃疾的死罪”改为“不死”,将其移到偏远小郡,并宋朝“给驴发遣”,免其老疾之苦大清律例:“以德教化,以刑弼教”,要求立法用刑宽严适中根据材料表格内容提取主旨,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试答:易错提醒I
7、易错提醒1 .“德主刑辅”,“德主”即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采取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措施来争取民众拥护支持;“刑辅”即以法家思想为指导,采取法律等强制性措施来强迫服从、实现控制。2 .性善论与性恶论(1)“性善论”强调扩充自己固有的善性以完善人格;(2)“性恶论”强调用礼乐规范自己,通过后天接受教育以完善人格。3 .儒家的法律观,儒家主张“刑不上大夫”,目的在于维护贵贱有序的统治秩序;法家主张“一断于法”“法不阿贵”。4 .“以礼入法”: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相结合,宗法伦理与法律制定相结合。5 .唐朝时期唐律疏议的颁布,标志着礼法结合的全面完成。.律的纂修比较慎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例则因时制宜,随
8、时增删和修改,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法律形式。1.帮准读背1 .先秦时期的法治思想(1) “不法古,不循今”的进化史观。法家认为人类社会是发展运动的,法律制度因势而立。(2)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在法家看来,“趋利避害”是古往今来人人固有的本性。治理国家不能靠道德说教,倡导用赏罚和“法治”。(3) “废私立公”的公法观。法家把“法”和“礼”对立起来。为了“兴公利”,必须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法治”。(4)民富国强的功利主义。法家把“趋利避害”的人性与国家的富强结合起来,用赏赐和刑罚诱使、驱使人们耕、战、告奸。2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国家社会治理中的“礼法结合,儒法并用”(1)积极:推动中华法
9、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儒家传统道德伦理;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2)消极: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及随意性;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人民法治意识淡薄。3 .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1)刑罚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3)法有等级,法外
10、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4 .全面认识乡约制度变化(1)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2)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特点(1)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2)成文法则: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向来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契约。(3)以乡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从小处着手,易收功效。(4)自愿加入,民主选举。(5)以聚会为主要形
11、式,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作用(1)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有利于发展生产。(3)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重温高考1. (2021.全国乙卷)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2. (2020山东卷)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
12、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3. (2021天津卷)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4. (2020海南卷)下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汉唐宋元明上劳动者中官吏下贵族妇女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C.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5. 阅读表格中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条文出处“子告父母,妇告威公(
13、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唐律疏议斗讼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大明律“亲属相为容隐”大清律例刑律诉讼A.法律强化封建伦理道德B.封建法律对家庭关系的干预C.各个朝代的法律太过严酷D.古代法律内容没有多大变化6. 下面为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块石碑摘录。这反映出当时该地区()生员王炳南于同治三年春,邀集当时同人叶金山,监生闫光祖,乡耆张声闻等,以乡约十二班,公商议举,领帖文,起麻市。酌定章程。迄今十余年间,市价无伪,童叟莫欺,客来云集,货积山堆;闲人归市,村无游民,隙地植麻,野无旷土。A.经济结构实现转型B.民间乡约具有强制力C.政府扶持农村市场D.乡绅推动了商业发展